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五大具体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一方面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一方面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最终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1.去产能,优化供给结构
可以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近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如果产能过剩得不到解决,工业品价格还会持续下降,企业效益就不可能提升,经济增长也就难以持续。通过“去产能”,逐步化解工业领域的过剩产能,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和工业品价格合理回归,扭转企业整体利润下滑的局面。目前,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些产品价格再怎么下降,消费总量也很难再扩大。比如钢铁和煤炭,虽然价格一直下跌,但消费总量却出现了净减少,原因就是产能过大,僵尸企业没有及时实现市场出清。在这种情况下,刺激需求、扩大投资,非但解决不了问题,长期下去还会拖垮优质企业。因此,必须坚定地处置僵尸企业,实现去产能,使产能和总需求大体均衡,遏制价格下跌趋势,使优质企业看到希望,增强信心。去产能的总原则是: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并做好职工安置。在此基础上,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在财税支持、不良资产的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等方面,对处置压力大的地区给予专项补贴,并积极探索在资本市场等层面进行支持。
去产能的重点是“两高一资”,即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消耗型产业。中国的国情是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今天已经变得无以为继。产业或产品对环境的破坏称为外部效应。目前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产品的外部效应内在化,如在产品销售定价时加入环境治理成本从而使产品价格上升、利润率下降。因此,仅仅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只能使“两高一资”产业的生存空间日渐狭小,加之其对环境的巨大破坏,缩减“两高一资”产能势在必行。
去产能的关键是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从2009年至今,中国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逐渐下降,低效率的部门拥有越来越多的要素,低效率的部门对高效率的部门的挤出效应造成了要素成本(资本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因此,去产能必须让低效率的部门占有的劳动力资源释放出来,同时用到更加有效的部门去,否则产能没有了,释放出来的要素不能用到更加有效的部门就达不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因此去产能的同时保证充分的就业至关重要。
去产能不能忽视产能转移。从中国市场容量来看,产能过剩往往是相对过剩,有些产能东部过剩了西部未必过剩,城市过剩了农村未必过剩,富人过剩了穷人未必过剩。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从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扩张需求来评价供给过剩,而要真正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来评价,因此对待过剩产能可能更多考虑的不是“消灭”,而是“转移”。一方面,充分挖掘内需潜力缓解产能过剩。中国市场是梯次化的,容量和潜力巨大,完全可以用梯次化的办法化解产能矛盾,带动产业结构有序调整转换,有步骤、可持续地实现转型升级。同时,产能转移和就业、创造就业、保持就业紧密联系,可以大大缓解去产能带来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外需缓解产能过剩。在贸易政策不存在过度扭曲的前提下,如果能够开辟足够的国际市场,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能过剩。然而,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依靠外需的不可控因素增大,效果未必显著。因此,充分调动内需转移产能将是中国当前去产能的重中之重。
2.去库存,清除供给冗余
在五大任务中,去库存与产能利用率的调整相关,是一个短期的环节。而去产能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一般而言,微观主体的行为先是去库存、再调整产能利用率、最后调整产能及其固定资产投资。对于产能过剩行业,最基础的环节就是去库存。库存一般分为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一般随着产成品库存的变化而调整,因此观察产成品库存的变化情况对于企业及行业去库存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去库存首先需要关注去库存的驱动力结构,即关注其上下游领域对库存产品的需求。如钢铁去库存,需要关注其下游基础设施(建筑业)、房地产、制造业(机械、汽车)等三大领域的变化情况。其次去库存与行业内在的产能利用率(或开工率)、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等紧密相关。如果需求平稳,行业内部产能利用率(或开工率)提高,则产量提高,库存可能重新累积。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行业价格上涨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及产能的扩张,去库存、去产能将面临新的压力。因此,如果产品需求回暖,需提防原材料库存增加过快、产品库存重新累积。
去库存的重点领域其中一个是房地产业。房地产业一直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房地产业增速只有3.6%,低于所有其他核算项,而且库存严重,空置住房可供2亿人口居住!这不仅影响了房地产投资,而且严重影响了地方财政。众所周知,中国很多地方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将近一半,同时地方债里一半以上也与土地出让收益相关,因此,房地产业成为去库存的重中之重。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库存相对于现有户籍人口必然是过剩的,但如果加上非户籍人口可能就不过剩。对此,中央明确2016年要在两个方面深化改革,即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制度要以满足市民的住房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为非户籍人口服务,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持包括非户籍人口在内的城镇居民购买产权房;支持租房,对难以承受市场化房租且符合条件的,给予租金补助,把公租房扩大到所有非户籍人口;支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现有的库存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等。总之,要取消一些过时的限制性措施,建立、完善多元化的住房主体,最终通过房地产去库存,发挥房地产业体量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作用,避免经济运行出现大的波动。
3.去杠杆,确保供给安全
去杠杆是发达国家政策术语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概念。杠杆率是衡量一个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负债的程度和企业偿债能力,同时杠杆率也是衡量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的指标之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杠杆率逐渐上升,尤其是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从2008年的98%上升到2014年的149%,因此当前中国去杠杆的重点领域必然是非金融企业。在中国,企业出问题意味着银行出问题,银行出问题则连带财政出问题,财政出问题一定意味着整体经济出问题。因此,降低企业的杠杆率,尤其是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至关重要。同时,虽然中国政府杠杆率的变化比较稳定,但也应充分关注,防范未来政府杠杆率的不断提高。(www.daowen.com)
去杠杆要注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是底线。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一些风险点会逐渐显现出来,要高度关注各类潜在的金融和债务风险,既守住底线,也要对信用违约依法处置。对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要做好存量置换,完善全口径的政府债务管理。对金融风险,要加强全方位的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抓紧开展金融风险的专项整治。
如何去杠杆?在保持一定水平的GDP增长速度的同时控制债务增长速度,是降低杠杆率的关键。在现代条件下,特别是在经济广泛类金融化等情况下,由于去杠杆和保持适当增长速度存在矛盾,寻求两者的平衡点将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经济危机的关键。由于中国经济下行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去杠杆必将是一个极为缓慢、曲折波动的长期过程。
4.降成本,提升供给能力
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50项重大改革新举措之一。降成本主要是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包括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这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看,中国作为中等收入国家,很多方面的成本偏高,呈现出未富先高的现象。中国的创新能力虽然不断提高,但也不足以弥补快速上升的成本。因此,要保持和延长竞争优势,必须降成本,否则长期下去很多企业都会被高成本压垮。只有微观主体有活力了,经济才有持久的发展动力。
企业降低成本不仅仅是全面的降低各项成本,还包括调整成本结构,即降低投资成本的同时必须增加研发成本。在中国,研发投入仍然是成本。因此,降成本的根本在于调整成本结构,否则只会为企业带来短期效益,无法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
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一大手段就是降税,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在中国,中小企业税收负担和社会保障负担普遍比较重。在中国现行税制中,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占税收的比重超过60%。不同于所得税,流转税不容易做到“多挣多交、少挣少交”。因此,全方位推行税制改革有助于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负担,激发中小企业市场活力,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从而为宏观总供求的平衡奠定微观基础。
5.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
短板源于“短板理论”(或称“短板效应”),指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都是在做减法,补短板则是在做加法,即补足供应短板,扩大有效供给,改善供给质量,让“木桶”盛足水量,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效力。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短板”,如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建设、民生建设、生态建设等。补短板具体包括:补上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中心城区地下管网老旧、水电暖及环卫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补上城乡统筹发展的短板,解决“三农”问题(包括新农村建设标准不高,现代农业规模不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城乡差别较大等问题。补上科技创新进步的短板,解决创新能力不强、活力不足,科研投入偏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等问题。补上人才队伍建设的短板,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各领域人才特别是企业科技、管理人才相对匮乏,各类人才待遇偏低等问题。补上民生建设的短板,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补上生态建设的短板,解决发展受土地、水等资源约束加剧,“城市病”突出,环境容量和承载力不足,环保基础设施欠缺等问题。只有补上这些短板,才能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补短板要求提高投资的针对性、有效性,针对短板重点投资。同时,补短板主要靠创新驱动,一方面要加大创新投入,另一方面政府在跨行业的关键性、共性技术研发方面,要为创新和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用自主创新能力弥补发展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现跨越式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