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学派的诞生建立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面对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经济衰退,供给学派、货币主义学派、新古典综合学派、新剑桥学派、卡尔多学说、二元系统说、两种价格体系说等学派都在自己的理论立场上对“滞胀”产生的原因和对策进行探究,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大分支。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思想最终因其有效性以及在政治层面满足决策者诉求等多重原因而在国家宏观政策实践中得以脱颖而出,成为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执政以及英国撒切尔“去国有化”的重要指导思想。1981—1982年,美国经济陷入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是里根总统执政时期,里根将供给学派理论作为“御用”经济理论,提出著名的“经济复兴计划”,声明要与过去美国政府以需求学派为指导思想的宏观政策决裂,而改以供给学派理论为主导思想,这使得供给学派的理论思想在实践中对美国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空前的影响,真正让供给学派威名远扬,供给学派同时也得到“里根经济学(Reaganomics)”这一冠称。
1.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
供给学派的主流观点以拉弗为代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供给侧”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所在。供给学派否定了凯恩斯主义在宏观调控中以“需求侧”作为主要视角的认识,重新肯定了“萨伊定律”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供给侧”并非是由需求派生的次要因素,而是更为主要的因素,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二是增加供给的途径是以投资刺激经济。供给学派认为,增加生产和供给必须通过增加投资来实现,而投资是储蓄的转化,因此储蓄是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产量的增长、生产率的增长甚至是经济发展都间接决定于储蓄量的高低。除储蓄之外,企业家精神也是决定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主张用大幅度降低税率的手段对经济进行刺激。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增长决定于供给,供给决定于刺激,刺激决定于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包括征税、政府收支、货币供应量、各项规章制度等。其中,减税是增加刺激最有效的手段,减税能够刺激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可以增加储蓄,可以让劳动者、储蓄者和投资者尽可能地获得最大收益。特别是对累进税制高税率的削减是最重要的减税政策之一。四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供给学派特别强调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而反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包括政府过度的社会福利支出、过多的规章制度以及对货币发行量的控制。
费尔德斯坦是供给学派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一些理论观点虽然与拉弗存在分歧,但并不存在学派本质上的差异,却使供给学派理论更加充实、完善。从理论的内容来看,二者都反对凯恩斯主义而重视“供给侧”的作用。他们都认为消费过多会影响储蓄削减经济增长的动力,都认同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都认同减税能够刺激投资,增加供给,进而带动经济增长。然而,在理论的实践应用方面,二者存在一定的分歧。一是关于减税政策的应用。拉弗的“拉弗曲线”认为税收收入并不一定随税率的上升而上升,只有合理的税率才能带来最大的税收收入。减税是增加供给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实行大规模减税可以刺激储蓄和投资,使生产和税收急剧增加,以此减少失业、增加生产、解决通胀问题,从而促使经济繁荣。可以说“拉弗曲线”仅是为解决“滞胀”问题而描述的长期经济条件下税率对税收和经济的影响。费尔德斯坦却并不孤立地考察税收问题,而是将税收置于众多影响经济的因素之中。费尔德斯坦认为在减税的基础上必须消减政府预算,而且还要削减那些使私人部门的财力物力得不到有效使用的各种障碍。二是对于货币政策。拉弗主张恢复金本位制,认为这才是反通货膨胀的根本政策。而费尔德斯坦则不赞成金本位制,认为应当通过减缓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来抑制通货膨胀。三是关于对需求管理的应用。拉弗肯定供给的重要地位,对古典自由主义推崇备至。而费尔德斯坦则认为,供给学派仅仅有能力应对经济危机,却无法控制商业周期,一旦供给过剩,经济出现衰退,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2.供给学派的典型实践——里根经济学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陷入了自二战以后的首次大规模衰退,企业关门、失业增加、通货膨胀同时发生,美国面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从未有过的经济大萧条。1980年,里根就任总统,在供给学派的基础上,里根经济学应运而生。里根经济学的实质是,通过降低税收和公共开支、放松政府管制、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支持市场自由竞争等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减少赤字,以解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问题。里根的施政纲领主张,被社会各界认为反映了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通过这些有效举措,美国“滞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从1982年12月起,美国经济逐渐走出衰退,开始全面复苏,势头比战后历次经济复苏都强劲有力。1984年美国GDP全年增长了7.19%,GDP占世界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25.75%上升到1984年的33.58%;新增加350万个就业岗位;通货膨胀率明显降低(从1980年的13.52%下降到1982年底的6.13%)。至1988年5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65个月,成为战后和平时期经济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并且这一时期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硅谷为代表的“新经济”技术革命的孕育期,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里根经济学的主要手段:一是减税。此举措的理论来源就是供给学派著名的“拉弗曲线”:随着税率的提高,政府税收也会相应增加,但当税率超过一定限度后,税收收入反而会随着税率的提高而减少。即政府的税收与税率的关系存在着一个关键转折点,政府必须保持适当的税率,才能保证较好的财政收入。除此之外,高税率还会带来其他问题:高税率影响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因为高税率使税后工资降低,改变了劳动对闲暇的相对价格,促使人们更愿意用闲暇替代劳动,从而降低了劳动的积极性;高税率降低了税后的投资收益水平,使企业减少在厂房设备等方面的投资,个人减少在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的投资,进而降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高税率挫伤了人们的储蓄积极性,导致资本外流。因此,只有适当降低税率,才能使经济复兴。里根上台后,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实施了两次重要的减税(1981年和1986年),对企业和纳税人实施了大规模减税,进行了“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当时的美国,企业主和中产阶级的确被高额的税率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里根的降税主张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二是放松政府管制。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美国政府管制的高峰。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政府对经济的管制不断加强,出台了很多管制经济的法案。里根对政府管制深恶痛绝,他认为市场会解决一切,政府的作用仅仅是在很小的范围内,不应对经济运行设置太多规则。《剑桥美国经济史》中提道:放松管制作为缩减联邦政府作用的一部分,是里根竞选纲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里根上任后确实冻结了所有悬而未决的管制方案,消减了管制预算。三是收紧银根,通过大幅提高银行利率来达到缩减货币供应量的目的。为了解决通货膨胀问题,里根采用了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不管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即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是货币发行量过大。实践证明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容易使人们简单地把物价上涨完全等同于货币过多、通货膨胀,进而在应对之策上,将收紧银根作为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同样在经济面临通货紧缩时,则采用放松银根)。(www.daowen.com)
里根经济学的实践效果:众所周知,至1988年,美国经济迎来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美国经济的复苏真的是依靠里根的三大政策、依靠市场的内生动力吗?实际上,美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像预期那样顺利,里根的经济政策带来了一些明显的负面影响。其一,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并没有使税收大量增加,也没有减少一项政府开支,反而因为与苏联的军备竞赛而急剧扩张了军费开支,使得里根执政时期联邦财政连年出现巨额赤字,累计高达13382亿美元,比此前的历届美国总统所累积的财政赤字总额还要多。财政赤字从一度平衡走向失衡,激增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严重影响了美国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其二,在放松政府管制方面,里根政府没有提出过任何如何放松管制的全面计划,而且在里根任期内,联邦管制人员的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政府预算也增加了18%,其中增加最多的是环境保护、银行和融资方面的管制。为什么里根政府关于减少政府管制的主张最终无疾而终?是因为在罗斯福执政期间通过的众多的管制法案恰恰是规范市场的有效手段!可见,里根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有很大不同。
3.供给管理
一方面,里根经济实践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供给学派又逐渐丧失信任,为20世纪80年代末凯恩斯主义的复辟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经济”时代到来,美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业、高科技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供给学派当时的宏观经济政策并没有将这些新动力加以充分考虑,因而很快脱离了经济发展的重心,成为宏观经济发展的制约。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20世纪90年代凯恩斯主义复辟。这一阶段的凯恩斯主义虽然仍然主要从“需求侧”来刺激经济增长,但更多采取了需求侧和供给侧调节双管齐下的过渡性财政政策,一方面并不否定通过减税来刺激供给,另一方面又注重通过节支来控制需求,从而限制财政赤字的不断增长。
凯恩斯主义复辟浪潮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人物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保罗·萨缪尔森。他倡导的侧重于需求侧调节的“反周期”宏观调控指导思想,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对全球经济体特别是以中国为主的新兴经济体的宏观经济调控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直至2008年美国金融系统爆发“次贷危机”,引发了百年一遇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直接导致经济学界对凯恩斯主义的再次质疑。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明确地对本国宏观经济进行了强有力的“供给管理”,进行了足以影响全局的结构性调整而不限于需求侧调节。
综上所述,“供给侧”学派经历了从“萨伊定律”到“供给学派”再到“供给管理”的不断发展历程,期间出现了两次凯恩斯主义的复辟浪潮,也正是如此使得“供给侧”学派理论不断发展成熟,也使经济学理论不断向前发展。一是“供给侧”研究内容的不断发展。萨伊等古典自由主义者对供给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究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上,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是围绕三大要素(即劳动、土地和资本)。供给学派在原有对三大要素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已经开始分析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减税等来刺激经济发展。发展到供给管理阶段,研究内容更加全面,不再局限于对管理手段的研究,而是发展为更有高度的制度安排及转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二是对政策的认识不断进步。萨伊的理论认为供给自身能够创造需求,因此不应对市场进行强加管束,强调的是一种完全自由的经济。供给学派的理论则开始强调一定的宏观调控,已认识到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内能够刺激经济发展,长期往往是无效的,已明显具有宏观经济学的认知框架。发展到供给管理阶段,其理论已带有明显的制度经济学色彩,更加强调在宏观调控中注重运用制度等供给管理手段来调整经济结构、化解经济危机、谋求长期发展。三是“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思想的融合发展。“供给侧”学派理论发展到供给管理阶段,“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而且管理的机制和手段开始向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更宽广的领域创新。因此,“供给侧”学派的发展历程表明,供给学派早已不是萨伊定律的简单重复,供给管理也不是供给学派的简单复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