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经济繁荣或萎缩的关键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经济繁荣或萎缩的关键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财政政策在执行中,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挤出效应”。一般来说,当经济中存在严重的失业和资源闲置,比如消费品和机器设备大量堆积卖不出去时,挤出效应是不存在的。当经济比较繁荣,就业良好,但尚未实现充分就业,同时资源利用率较高,但也有一部分闲置时,挤出效应就会出现。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经济繁荣或萎缩的关键

财政政策在执行中,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挤出效应”。当政府不断增发国债、增加支出时,经济中的储蓄就大都被政府吸收过来了。

企业的投资最终来自于家庭的储蓄,当政府拿走了储蓄的绝大部分,私人部门或者企业能够获得的份额就会减少,企业不得不争夺剩余的储蓄,这时利率就会迅速提高,而企业投资下降。

这就相当于政府用自己的支出和投资把企业的投资给挤出去了。如果发生了严重的挤出效应,比如说政府的100亿元支出可以挤出企业的100亿元投资,则政府支出增加的政策效果就等于零,因为它所增加的总需求与私人部门减少的总需求相当。如果政府不拿走这100亿元,企业也会增加100亿元的投资。

什么时候会发生挤出效应呢?很显然,当政府的扩张性支出引起利率提高的时候就会发生。一般来说,当经济中存在严重的失业和资源闲置,比如消费品和机器设备大量堆积卖不出去时,挤出效应是不存在的。因为此时企业的投资意愿很小,不会去争夺资金,利率也不会上升。(www.daowen.com)

当经济比较繁荣,就业良好,但尚未实现充分就业,同时资源利用率较高,但也有一部分闲置时,挤出效应就会出现。因为这时经济比较景气,企业对未来有信心,会有增加生产、增加投资的欲望,利率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政府支出会发生挤出效应,但是并不严重。通常是,均衡GDP增加,同时价格总水平也上升了。政府支出100亿元,也许只挤出了民间的10亿元,整个经济的总需求还是增加的。

如果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基本没有闲置资源(如机器和设备),这时候,即使企业增加投资,也不会增加产量,因为在充分就业和没有闲置资源的情况下,经济中的实际产出已经达到生产能力的极限,增加投资只能提高价格水平。此时,政府如果再增加财政支出,只能加剧资源紧张,造成价格水平上升,而不会增加产出。这时候的挤出效应就是100%了。

有人把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学叫作“萧条经济学”,因为凯恩斯写《就业、利息货币通论》的时候,是资本主义岌岌可危的时期,而他的赤字财政主张,就是要把资本主义从经济萧条的泥沼中奋力拽出。只有在经济萧条的时候,财政政策才没有挤出效应,效果才昭彰,财政政策是萧条经济的一根救命稻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