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种博弈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即信息是不完全的,双方都有一些信息对方不知道,而且行动有先后。
我们再假设博弈双方已经打过多次交道,对于对手的类型(即什么样的人)已经很清楚,不像静态博弈那样只知道类型的概率分布。这时,做决策相对容易,并且可以有确定的结果。
空城计,就是一个著名的“案例”。
空城计说的是,诸葛亮错用马谡,丢了街亭,正在西城县苦恼下一步怎么办。他没有想到司马懿的大军已经神速地到了城外,此时,诸葛亮已经把人马悉数派出,身边没兵可调遣,形势万分危急。
这时候,他想出了一个“妙计”,三国演义中说他“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非常镇定自若。
司马懿到了城下,看到诸葛亮如此做派,吓坏了,急令撤军。诸葛亮用一座空城,就把司马懿的大军击退了,成为千古美谈。这事纯粹瞎编,但我们姑且认为这件事是真的,编造故事的人,一定是想通过这个传奇故事来歌颂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反衬司马懿的无能。
那么,这个目的达到了吗?好像是达到了,因为老百姓对此津津乐道,对诸葛亮佩服至极,对司马懿嘲笑有加。
可是仔细想来,却并非如此。用博弈论来分析一下。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诸葛亮与司马懿长期打交道,比如诸葛亮六出祁山,多次跟司马懿过招。而实际上,两个人只打过一次交道。
我们不计较这些,假定两人真的打过多次交道。两个人西城的对峙是一场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因为司马懿不知道诸葛亮在城里有重兵,还是像司马昭说的那样,只是空城;诸葛亮也不知道司马懿是否会上当。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司马懿只能凭概率行事。
他需要判断这是不是一座空城,他们两人既然已经打过多次交道,司马懿应该已经形成诸葛亮是什么类型的人的印象,当然就是广为人知的“诸葛一生唯谨慎”,否则诸葛亮早就走子午谷,直取长安了。
所以,这是一座空城的可能性非常小,而有重兵把守的可能性非常大,司马懿应该退兵,伺机再动,而不能贸然入城,招致重大损失。要知道诸葛亮惯会以多击少的。
司马懿做了正确的决策,即退兵。表面上看是上了诸葛亮的当,而实际上,司马懿的决策是正确的,因为风险太大,必须按照一般规律出牌。(www.daowen.com)
反过来说,这个编造的故事,也反衬了诸葛亮的虑事不周,狼狈至极——他既然能掐会算,为什么没有算到司马懿的大兵从天而降?既然他平生不敢弄险,从来不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为什么这一次,就把自己弄到如此凶险的地步?
我还要说,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远不如司马懿,《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他的评价是很中肯的:“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不少军事家和历史学家,都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给予较低的评价。
实际上,正是司马懿最后把诸葛亮彻底击垮,诸葛亮的命就丧在司马懿手里。
我们看到,用博弈论去观照过往,有助于匡正长期以来的似是而非,可以把事情的本质揭露得更清晰。
纳什
约翰·纳什(John Nash),1928年出生,性格孤僻,但是成绩极佳,特别是数学,堪称天才。他23岁就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就是有关博弈论的,这篇论文奠定了非合作博弈的理论基础。
不幸的是,不到30岁,纳什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他曾经好多年都没发表过一篇论文。但这些,都得到了校方最大的宽容,他始终是最高级别的教授。
爱心呵护着天才,在朋友的关爱下,纳什终于走出了疾病的困扰,并且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纳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家,而是数学家,博弈论本质上也只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但是因为他的非合作博弈论方法在分析经济问题上非常有力,也因为非合作博弈坚持了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即经济人假定,因此,诺贝尔奖委员会决定授予他经济学奖。
纳什的学术之路充满坎坷,他曾经把自己关于非合作博弈的想法,与冯·诺依曼以及爱因斯坦当面谈论过,但是两位大师都对此没有兴趣,这给了他极大打击。但是他仍然义无反顾,终于迎来了成功的伟大时刻。
以纳什的名字命名的“纳什均衡”已经成为经济学最核心的概念之一;纳什的故事被好莱坞拍成电影,这就是2001年获8项奥斯卡提名的《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