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增强社群互动:交际越广,群体越紧密

增强社群互动:交际越广,群体越紧密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每一个社群中,普遍存在大量连接。增加社群中的连接,保持社群的高活跃度,是一个社群扩大规模的重要保证。2014年11月,张桓接触到一个新名词——社群。于是,张桓赋予群成员们极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协助她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建立微信群,并组织一些线下活动进行连接。正是疯蜜社群的参与感和对组织文化的信仰,紧密地连接了这些女性。通过活动,每个人的关系连接变得越来越多,这样关系的密集程度一旦达到临界点,就会形成信任感。

增强社群互动:交际越广,群体越紧密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人们,人对于社交的需求仅次于生理需求和对安全的需求。简单地说,只要一个人想要在这个社会活下来,就需要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中找到归属感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连接是人们关系的纽带,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每个人跟别人的连接有多有少,连接越多说明关系越紧密,是强连接,比如至亲、多年的同学、同事、朋友。连接越少说明关系越一般,是弱连接。

关系必然会通过媒介才能发生连接,所以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在进化,关系的连接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社群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每一个社群中,普遍存在大量连接。社群中的连接关系越多,社群的活跃度也就越高。

增加社群中的连接,保持社群的高活跃度,是一个社群扩大规模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增加社群中的连接,从而保持社群的高活跃度呢?

第一,为社群建立一定仪式感。

不论是宗教、政党、协会、家庭、公司等都有一套自己的仪式,比如入佛教之前需要给人剃度,之后要换行头,还要每天诵经,这些都属于仪式感。

具体而言,社群的仪式有以下几种:

1.社群的吉祥物。这就是社群的代言人,这个代言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这个吉祥物是社群的标志,能保持社群的辨识度,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个社群。

2.社群的旗帜。就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一样,社群的旗帜就是一个指向标,能增加号召力。

3.社群的手势。社群的手势,就是通过人的四肢行为,规范人的大脑和内心。很多组织都会有一些流行语,不同公司有不同文化、不同标语,比如党员之间见面会握手,佛教徒见面会双手合十。同理,做社群也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流行语,比如社群签到系统、社群表情包、交流方式。

4.入群仪式。在进入一个社群之前要有一定的流程,这个流程就是入群仪式。在做社群的时候一定要确立好入群流程,比如是否需要审核,是否需要人举荐,是否需要写作业,是否需要表决心,等等。

第二,提高社群的参与感。

很多人抱怨社群的活跃度越来越低,越来越不受关注,其实就是因为社群的参与感低,社群本身的流程设计有问题。其实,在社群中有很多促进参与感的方式,比如对于学习型社群,老师答疑就是增强参与感的方式。

提高社群参与度的方式有很多:

1.进行分享活动之时,尽可能邀请更多的人参与。这样老师做咨询答疑、解决个性化问题,才能有更积极的回应,对提高社群活跃度很有帮助。

2.晚上进行访谈活动。这也是增加社群成员参与感的重要方式,睡觉之前是人思想最集中、精神最放松的时候,此时进行访谈很容易聊到一个人的心坎里。(www.daowen.com)

3.发红包。发红包非常容易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一个人发,一群人抢,这种愉悦感、连接点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4.玩游戏。在社群中玩真心话大冒险一类的游戏,对提高群众活跃度、让每个人说出心里话是很有帮助的。

5.邀请大咖到群里进行分享。大咖的光环效应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有助于提高社群的活跃度。

6.多做一些线下活动,比如线下见面会。线下活动能提高每个人的参与感,从而带动线上的活跃度,这对提高社群的参与感很有帮助。

2014年4月,一位叫张桓的创业者与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杨守彬坐在了一起。一顿饭局后,他拿到了400万元的天使投资。

2014年11月,张桓接触到一个新名词——社群。商业敏感度极强的他,隐约意识到这或许就是他未来的事业。

当时报名的将近500人,张桓从中挑选了100人,这些人里有百万粉丝网络人气作家Ayawawa(杨冰阳),“80后”网络漫画家粥悦悦(《悦妈怀孕日记》作者)等知名女性。靠着粉丝们的人气,社群在2个月内从1个群扩张至10个群,吸引了大批女性加入。

在这些微信群里,诞生了“疯蜜”这个名词。

一开始,在中心化的运营方式下,这些微信群始终温温吞吞。偶然有一次,一位群成员在群里提议自拍电视剧,立即引来其他人的热烈回应,有人想当导演,有人要当编剧,有人申请做制片,还有人愿意提供经费……于是她们又新建了一个名为“疯狂美少妇”的电视剧群,两天时间吸引了180多位女性加入。通过这件事,张桓有点明白了,只要他把平台搭建好,帮助社群成员们实现梦想,疯蜜社群就能自己运转起来。于是,张桓赋予群成员们极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协助她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建立微信群,并组织一些线下活动进行连接。

可以说,“疯蜜”是一个自组织的社群,每个群成员都有高度的参与感,社群名字是粉丝们取的,社群商城里的东西是大家推荐的,线下活动也是自己组织的。因为共同参与,大家的关系更加紧密,逐渐成为社群的主人。

张桓表示:“我们所有的线下活动、我们的电影、我们的歌曲、我们的竖旗,甚至我们的名字都是疯蜜们共同创作的,所有环节都由她们自己设定。这个社区更像是众筹、众包、众享模式。”他认为,建立一个组织容易,但是让这个组织持续、有黏性却并不容易。正是疯蜜社群的参与感和对组织文化的信仰,紧密地连接了这些女性。

第三,提高社群的组织感。

每一次做活动都要有流程化的东西。如果没有章法,社群运营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大家就会推卸责任,造成管理混乱。很多社群做不起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在做社群的时候必须把社群当作产品来做,形成一个正规的标准流程。同时,在组织层面也要形成分工需求和时间标准,比如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完成,奖惩机制等都是关键的组织形式。

第四,是社群归属感。

归属感是成员对社群的认可,创造归属感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做一些活动,组织内部和外部活动、线上和线下活动。通过活动,每个人的关系连接变得越来越多,这样关系的密集程度一旦达到临界点,就会形成信任感。而信任感又会促进社群关系的进一步融合,增加社群的活跃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