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意大利的产业发展限制与研发情况优化建议

意大利的产业发展限制与研发情况优化建议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大利的环境具有推动产业努力向前的条件,但是同样也存在妨碍产业发展的限制。意大利的经济问题来自于欧洲单一市场与自由化的趋势。因此,意大利的研发情形,尤其是大学方面的研发能力迫切需要加强。与意大利相比,美国民间研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高出2.6倍,德国、瑞典高出3倍,而日本更高出4倍。

意大利的产业发展限制与研发情况优化建议

意大利的经济在短短几十年间,从依赖廉价工资、普遍补贴、广泛保护,发展到挺进创新导向阶段,不少产业甚至还具有独特、活跃的动力。转变的媒介来自工资上涨与员工解雇不易所激发的创新压力,以及政府停止里拉贬值的政策。意大利的产业是在逆势的环境下,被迫在产品和流程上努力发展,而且如愿以偿。

在产业创新和精密制造等技术能力上,意大利的中小企业威力十足。国内精细而高级的客户与世界级的供应商更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加上企业对企业的长期忠诚度,对产业的快速变革提供了宝贵的动能。更重要的是,由于意大利的环境有利于新企业滋长,产业因此在开发新产业环节与延伸相关产业的表现上很有成效。

意大利的环境具有推动产业努力向前的条件,但是同样也存在妨碍产业发展的限制。这些限制不但会影响到已成型产业的未来竞争优势,还将使已在国际上成功的产业类型受到限制。意大利的经济体制本身缺乏生产力和竞争优势,这也会限制它的繁荣,并消耗民间的资本。其比重过高的失业率如果不解决,生产力如果不能提升,这个国家的竞争地位要想更上一层楼是很困难的。

意大利的经济问题来自于欧洲单一市场与自由化的趋势。自由化的浪潮会使不少意大利产业受惠,但是其他依赖保护、缺少竞争优势的产业,却将面临严重的威胁。在自由化的浪潮下,过去存在于意大利大企业、员工和政治人物之间的相互包容气氛将难以维持。因此虽然欧洲市场的自由化将为意大利带来机会,并将产生新的产业秩序,但问题是,意大利的产业政策尚未开始有应对措施。

意大利的进步障碍反映出当一个国家的政府未尽到它应尽的责任时,该国企业必须更加辛苦地适应时局。如果意大利希望经济有更进一步的表现,以下的议题是从政府到企业都必须重视的。

发展人力资源 在意大利,成功产业的人力资源大多来自于非正式教育和培训体系。像纺织、成衣、家具机械等产业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大多来自企业家族的祖传秘方,或当地产业集群的技术扩散效应。

如果意大利要使现有的产业发展,它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如果意大利希望继续提高工作质量,它应该加强在数学电脑和其他基本领域的能力;特别是如果意大利产业要继续向新的产业环节推进,拥有更多受过正式教育的人力资源是先决条件。此外,像受过完整训练的工程师、科技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都是迫切的问题。

意大利想要让产业继续进步,它的公私立教育水平必须大幅提升,同时也可能需要像日本德国般鼓励创办私立大学。在大学与研究生院方面,意大利的教育体系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这个国家虽然有技术学校和科系,数量却不够多。大学开设的课程质量也良莠不齐,对新技术或新产业的反应也太慢。另外,在研究生院方面,硕士班的数目太少,博士班简直是凤毛麟角,而关键性技术的研究正处于严重短缺的状态中。

意大利要发展人力资源,不能只靠政府,企业也应该在公私立教育的投资或赞助上尽更多责任,企业更应该开始进行内部培训课程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一般而言,公立教育应是传授原理原则,企业内部培训与同业公会的活动则应重点针对产业需要传授技能。

重视研究发展 发达国家中,意大利的研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最低,远远落在德国、英国、瑞典、荷兰之后(见表13-1)。意大利表现突出的产业,大多是不需要大量研发经费的产业。但在改善现成技术方面,意大利企业表现得积极而成功。

假如意大利要持续提升竞争优势,并且在新的产业中有良好表现,企业和研究机构必须对正式的研发工作投下更多心力。一味改善外国技术只能使意大利产业的表现平平,业界更多需要的是基础领域的创新能力,以及带动新产业的新技术。

表13-1 1975~1987年各国(地区)研发总支出占该国生产的比例(%)

*1984年的资料**1986年的资料注:“全国生产”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而言是指其国内生产总值,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则指国民生产总值,实际上,两者差异不大,也不会影响各国(地区)之间的研究发展比较。资料来源:《最新国际科学与技术资料1988》、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科学基金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STIID数据库,1987年4月。

和其他发达国家比起来,意大利现有的研究能力无论是在经费还是发展上都严重不足。大学的研究方向不但零散、无规划,使用的设备也差世界水平一大截,而民间企业对研发的投资金额也大幅落后于其他国家。顶尖的意大利科技人才通常转往其他国家发展。

因此,意大利的研发情形,尤其是大学方面的研发能力迫切需要加强。有些意大利企业热衷于半导体、超级电脑、生物科技等所谓“高科技”的研发活动,但是把研发重点放在这些上面是不对的。因为它们不见得符合意大利的产业关联性,反而使意大利亦步亦趋地跟在其他国家之后。第12章提过,“泛欧大计划”并不是意大利企业提升研发能力的最好方式。

意大利要使经济有更好的表现,要普遍提升产业的水平和技术能力。可行做法之一是把焦点放在软件信息系统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跨行业的技术领域上。当大学积极发展这些领域的研究时,出来自组公司的教授和学生将刺激新企业的产生。意大利如果把研发重点放在与现有产业集群或已经成功产业的关联技术上,也会对产业发展产生催化的作用。像自动成衣机械、机床生产控制系统等类型的研究计划,对提升意大利产业的既有地位是有效的。

意大利企业如果希望达到更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更加投入研发工作。前面提过,意大利的研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但是意大利政府在研发预算的支出比例却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其间的差值就在于民间部门投入研发的表现太差(见表12-1)。与意大利相比,美国民间研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高出2.6倍,德国、瑞典高出3倍,而日本更高出4倍。意大利企业要确保现有地位,并和亚洲、西班牙等后起直追的竞争者抗衡,就必须拥有抢先发展新技术的能力。意大利的企业需要更多正式的研究计划,并且应该通过行业协会赞助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委托研究,而官方现有的对产业和学术研究机构合作的限制,更应赶快废除。

基础设施不足 落后的基础设施是很多意大利产业发展竞争优势的一大障碍。老旧的港口、机场、电信设备,以及跟不上时代的金融体系,已经使产业深受其害。另一方面,频频出现的罢工活动造成工厂无法正常运作,公司成本毫无理由地提高,而且产业成功所需的物流支持效率与其他基础设施也相当欠缺。

因此,意大利经济是否能继续进步,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是举国上下是否有改善基础设施水平的决心,而做法之一是增加投资。例如,在1989年,意大利政府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签订了一项数十亿美元的计划,分年全面淘汰意大利的电信系统,在改进基础建设上,这是一个很好的起步,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推广。如果意大利的硬件设施被快速改善,将会带来更多的竞争,因为新加入的企业会主动挑战,并带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使意大利的企业家很快出现另一种积极的面貌。开放电视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意大利的电视网对民营企业开放后,不但增加了消费者选择的机会,也促使国有电视台走上改革之路。

另一个形成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的可行途径是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这一点对意大利尤其重要。但是除非民营化能带来竞争,否则民营化不一定等于进步。

落后的资本市场 意大利的资金虽然充沛,但是资本市场却是未来意大利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米兰的证券市场既落后又无效率,几个大户或少数财团就能在股价上呼风唤雨。绝大多数的意大利企业家根本无法从大众化资本市场中取得资本,他们的企业也无法上市。由于海外投资、多元化发展相关产业都需要大笔资金,意大利现有的中型企业要延伸它们的竞争能力,看来是困难重重。(www.daowen.com)

资本市场的落伍对意大利的经济伤害很大。它不但限制现有产业的进步,还影响新的资本密集产业的发展。这种新的资本密集产业除具有吸收失业劳动力、提高生产率等效果外,还是意大利和快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国家竞争的主要战场。如果意大利只有国有单位或少数控股集团有能力进入这些新产业领域,在政府的保护伞下,它们或许能在国际上称霸,但绝不可能成为国际级的竞争者。

同样需要改善的是意大利的银行体系。绝大多数的意大利银行不得办理长期放款业务,它们主要的经营项目是短期贷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既有银行法规的约束、外国银行加入竞争的限制,以及公立银行的老大性格等,结果造成银行之间没有竞争,缺乏运作效率,更别提创新了。意大利银行在国际上的评价不高,如果再不出现国内市场竞争,它们的前景也不乐观。由于意大利银行害怕冒险,所以它们的资金多数流向政府计划或大型集团。这也使得大多数有活力并需要长期资金的意大利企业受到限制。

令人遗憾的还有意大利在风险基金方面的表现。风险资本市场虽然已经在意大利出现,但它的表现远不如英、美等国,只能算处在幼稚期。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意大利风险资本因为担心风险而未流向新企业。

意大利的菲亚特集团、De Benedetti集团和弗兹公司等大企业或控股公司,正逐渐出现财团的架势。然而,这些大企业在多元化过程中却发展出太多不相干的子公司。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时时玩弄着并购和出售的伎俩,一般股东却没有发言的权利。这些企业集团若继续如此发展下去,虽然在资金运作上很方便,但是对竞争优势却毫无帮助。

除非意大利能在金融市场的表现上有所进步,否则它想发展更精致的竞争优势使经济更上一层楼是很困难的。意大利的资金配置过程需要更合理、更广泛,而资金的获得层面也应该更开放,银行法规应该允许长期贷款。如果意大利希望保持现有的竞争能力,它必须在欧洲市场自由化时,刺激产业间的竞争。其股市也应该加快脚步,朝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并增加每天的交易服务。股市应该开放共同基金和其他有自由化效果的业务。证券交易委员会应该对内幕交易、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更严格的监督,以保障投资人和吸引更多企业上市。另外,风险性基金的适用范围应该扩大到民间投资人,而不是一味在政府计划中打转。

一个管理良好、开放,并具有自主性的债券市场,将为意大利新一波中大型企业带来生机。然而,这样的变革必须注意避免经营良好的企业被并购,并要鼓励大企业进行合理的多元化经营。欧洲市场的自由化虽然有助于意大利大型企业对外吸收资金,但是健全的本国资金市场将使中小企业受益无穷,而后者才是意大利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

资金成本过高 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过高,是意大利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意大利,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利率往往比大企业高很多。意大利如果开放资本市场,将会使产业的资金成本大幅降低。然而,如果意大利政府不努力降低财政赤字,也会破坏经济进步的成果。意大利的民间储蓄率虽然很高,但是它的效果却已经被财经法案中不断出现的赤字,或庞大的公共开支所抵消,而意大利合作基金的市场规模太小,又只有少数大企业可以自由进出。这种种情况显示,只有政府紧缩赤字以释放国内资金,使它们能理想地被配置在产业的生产力上。

降低国有事业比例 意大利产业的一个特殊现象是,不论哪一种产业,只要是政府在其中扮演供应商、客户或制造商角色的,几乎都缺乏国际竞争力。国有企业在意大利产业中占的比重不轻,前面已经提到它对意大利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所造成的问题,而意大利政府经营的制造业也鲜有国际竞争力的表现。这些国有制造业大多来自政府接收的无法经营的民营企业。后者之所以经营不善,往往是因为缺乏竞争优势。

国有企业为意大利产业竞争带来了三类问题。第一类问题是它的效率低,缺少活力,使经济生产率更加萧条;第二类问题是无效率的国有企业会把相关民营产业拖下水;第三类问题是政府所扮演的客户角色表现并不佳。意大利的国有企业如医疗保健、运输设备、电力和传输系统,以及电信和国防等,并未成为国际级的竞争者,原因在于它们常常违反好客户应有的原则。它们的创新速度太慢,在专业化和需求水平上落后于其他国家,每笔采购案的背后都有大量政治干预,而大多数采购案更是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进行的。

意大利的经济要快速进步,必须降低产业中国有企业的比重。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也应该朝创造良性的国内竞争方向发展,而不是将国有企业让给大财团,形成另一波的民间垄断。这也意味着,意大利政府不能再把国有企业卖给它们在市场上的竞争者,或是会造成它们丧失竞争力的对象。如果意大利有意维持它的国有企业,第12章所列的政府采购原则将有助于它与民间产业进行良性互动。

法规:产业创新的障碍 国家法规是意大利产业另一个不必要的成本,它甚至形成产业创新的障碍。令人觉得讽刺的是,意大利的法规虽然多如牛毛,产品却并未因此而更安全,环境也没有受到更多保护,消费者也没有得到更好的服务或选择。意大利的法规只是降低了产业的竞争力,并养成产业的依赖心理。

为了社会整体的利益,意大利的法规应修正得更有效率,以诱导企业开始行动,并减少政府对企业行为的直接干预,如此才会产生更高的效率。法规如果要反映国家利益,不应该只是成为现有产品或企业的保障,而是应该对创新、竞争等行为进行松绑。意大利的立法部门必须建立自己的权威,保留一些政治角力以外的空间,在法律的执行上也需要加把劲。

以国内竞争带动国际竞争 意大利是一个以国内竞争带动国际竞争成功的典型。它的瓷砖皮鞋、成衣、纺织、家具、餐具等产业,能够在国际上具有高度竞争优势,原因就在于它们在国内市场的竞争都非常激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有企业、银行业等缺乏国际竞争或受到政府保护的意大利产业,鲜有国际竞争的实力。这些产业在保护的环境中主导国内市场,收益率虽然很高,但是国际竞争能力却非常薄弱。

除非意大利的产业能够扩大竞争层面,否则要想迟一步发展将很困难。在发达国家中,意大利是极少数没有立法禁止托拉斯行为的国家之一。但是今天的意大利,其当务之急就是取消限制进入市场的资格或导致卡特尔形成的法规。除此之外,应该禁止产业龙头之间的相互并购,而国有事业民营化的目标也应该放在刺激全体产业发展而非淘汰竞争上。例如,菲亚特买下阿尔法·罗密欧,这种做法事实上是在伤害意大利汽车业的生命力。

当前意大利的产业政策将使产业发展趋于恶化。当产业全球化的趋势,以及欧洲市场的整合程度越来越高时,许多意大利企业振振有词地强调,要扩张产业规模才有利于竞争。意大利各种产业的龙头也在进行并购行动。由于国内市场的并购行动只会淘汰有效率的竞争,所以,意大利企业的做法是个重大的错误。事实上,意大利的企业要扩张它们的规模,比较好的做法是并购外国公司以打开国际市场。毕竟,当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上建立了竞争优势的基础,其在国际化过程中的竞争优势才能持续有力。

发展产业集群 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繁荣之后,出现城乡差距的问题。意大利也不例外。长期以来,意大利政府一直根据资源条件制定区域政策,试图借此缩短南北差距,但是效果一直不佳。问题主要是出在政府喜欢用补贴手段吸引企业到南部设厂,锁定的目标又放在汽车、化工、钢铁等大型产业上。然而,在当地缺少产业集群,及符合产业需求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以及供应商的情况下,光是靠一两家企业单打独斗就想产生竞争优势的机会,几乎是微乎其微。3

意大利政府如果要扩张并刺激产业在南部生根,更有效的做法是发展产业集群。成功的产业必须要有现成而集中的企业、技术以及相关产业。在意大利南部,具有发展成为产业集群的产业包括食品相关工业、旅游业等。虽然目前此地可能发展的产业只此两种,但若政府的协助朝设立专门性教育研究机构、当地大学和研究所、配合产业需求的基础设施以及出口促销等方面进行,一旦本地的产业成型,它自然会刺激供应商、相关产业等的发展。

还有一项能提高产业发展效率的做法是,意大利政府可以取消补贴政策,而以根据企业获利而定的减税措施替代,因为接受补贴的企业往往在发展效率上交白卷。

改变企业的战略和结构 如果意大利的企业要延续它们的竞争优势,它们在管理战略和做法上必须更进步,尤其是前面提过的人力资源和研发方面的管理。传统的意大利管理模式很适合中小企业,它的一些特色如强调对公司的高度忠诚、家族企业结构以及弹性等,至今仍应保留。不过,今天的意大利企业已经不能再依赖领导人的个人魅力,或由领导人掌握全局,今天的意大利企业需要引进受过职业培训的经理人,更优秀的管理技巧,以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应付更复杂的局面。如果意大利的企业在组织结构上缺少职业经理人,其核心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现代化的企业结构也将使意大利的企业家更有效率。

意大利的企业也需要应用更多的全球化战略。如果它们想要延续并扩展现有的竞争优势,很多企业需要发展健全的国际营销渠道,有时,它们也应该在国外设厂从事制造加工。由于资金不足,许多意大利企业在国际化时必须与外国公司联盟。不过就长期而言,这种做法不见得很有利。如果意大利的企业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从国内发展出攸关竞争优势的技术和资金,单靠借用外力并不能真正解决它们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意大利企业可以把联盟当成自己转型的一个过程,或是利用它达到更高层次的特定目标,但不能把联盟当成长期的战略。4

意大利的企业正在重复其他国家在多元化经营上的错误。企业在不相干的领域发展多元化经营,已被证明会导致长期的失败。今天的意大利虽然也有财团,但它们是在过去无效率的资本市场与人为的竞争限制下形成的。由于时代已经不同了,意大利的金融集团应该尽快把发展目标从财团转为少数紧密相关的核心事业,并在这些领域中扮演世界级的角色。它们必须认清,竞争优势与规模大小并不相干。在发展新企业方面,尽管有些新企业的成长速度很快,令人心动,可是如果与本业不相干的话,中等规模的意大利企业不应该盲目投入,而应集中力量守住本业和相关产业领域。在意大利企业多元化活动中,贝纳通走进金融服务业、贝卢斯科尼从制作电视节目转战零售业,都是有争议的做法。反过来说,弗兹公司从核心业务出发,逐步向周边进行多元化,并进军全球市场竞争的做法,则是比较理想的产业发展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