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内产业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及联系

国内产业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及联系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性的国内市场竞争,支持性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又涉及本国必须具备发展活跃的新企业,这些先决条件及其相互联系缺一不可。7反过来说,当这些先决条件彼此联系不良时,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必然受到限制。如果国内市场竞争不够激烈、生产要素创造活动落后、创业动机低落、需求质量降低,都将削减产业改善和创新的速度,丹麦就是最好的例子。当丹麦的高端产业和产业环节丧失竞争地位时,它的工资和生活水平就会下降。

国内产业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及联系

国家的产业经历了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和创新导向三个阶段之后,还要看它是否具有推动产业往高层次竞争优势前进的动力。这股动力也就是产业的发展压力,它使企业奋力向前,进而促成系统化钻石体系的出现。

以下就是促使国家经济进步的几个重要条件:

·生产要素创造机制: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会限制经济的竞争潜能。由于经济发展的前三个阶段都需要高级而专业化的生产要素,一个功能正常、运作良好的生产要素创造机制,将为产业打下竞争优势的基础。

·动机:产业要由前一阶段迈入下一阶段,需要从员工到经理人的相互配合。他们必须愿意长时间工作以赚取更多工资、获取更大利润、成立新企业或扩大现有经营规模。这种工作动机的关键在于新的构想、认真工作的回报;企业的股东也是靠着这种信念而持续投资。

·国内市场竞争:经济创新和进步的力量,来自国内市场各类产业间的激烈竞争,竞争的心态会克服因为害怕失败而产生的惰性。本国企业的活跃竞争还会对其他关键要素形成正面的效应。

·国内需求的增加:需求的发展会促使产业朝专业化、高级化的方向发展。要求水平较高的客户,会让企业感受到改善的压力。当一个产业发展时,它就成为相关产业的挑剔型客户,进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牵动发展的因素还包括个人收入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更加忙碌。当大众日渐重视社会福利,增加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的投资时,也会刺激新产业的发生。

·不利因素的转换: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如果能转换成提高生产力的动力,也会形成国家从低层次竞争优势向高层次发展的契机。不利因素的转换,主要靠适当的工作动机和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

·发展新企业的能力:当经济要从一个阶段迈入下一个阶段时,会有新企业不断地出现。它们可能是新人新面孔,也可能是老字号分出来的新公司。新企业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从良性的产业竞争,到产业走向更新、更高水准的产业环节、推动其他支持性产业的发展,乃至于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等,无不与新企业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www.daowen.com)

这些先决条件的重要,不仅表现在它们对产业竞争力的个别影响,还在于它们具有彼此强化、相互影响的效果。产业发展不能缺少高级和专业化的生产要素,但是高级和专业化生产要素的出现,又与改善国内需求条件、不利因素的转换,以及专业化的支持性产业有关。同样,产业发展必须依赖强烈的投资意愿和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良性的国内市场竞争,支持性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又涉及本国必须具备发展活跃的新企业,这些先决条件及其相互联系缺一不可。7反过来说,当这些先决条件彼此联系不良时,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必然受到限制。

讨论国家的经济发展时,我们必须注意到每个国家的长处与能够持续的时间都不一样,这种特殊性与该国的环境有关。同样,对于制定政策的政府与拟定战略的企业而言,如果既定的政策或战略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步调,则将延误企业或国家的发展。

机会常推动国家经济的迅速前进。战争、币值大幅调整、零件价格改变、国内需求改变等,往往为有实力国家的经济发展开启方便之门。产业中断的危机也会让国内产业结构重组,并为企业或个人创造新的动机。对美国和德国而言,两次世界大战如同它们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参阅第7章);日本财阀的瓦解,又使日本产业的能量彻底解冻。

当这些先决条件的力量减弱时,国家的经济也开始摇摆,甚至倒退、衰弱。这种情形与政府政策的抑制或阻止相关条件的发展(例如抑制工资上涨、课税过重,造成企业无法再投资)有关。

同样,当人们对未来不抱希望、没有投资意愿,或是特殊利益当道无法突破时,刺激产业进步的有关条件也会减弱。

除非国内的收入、财富已积累到一定程度,不然经济发展不一定会走向富裕导向阶段,也有可能是开倒车的。如果国内市场竞争不够激烈、生产要素创造活动落后、创业动机低落、需求质量降低,都将削减产业改善和创新的速度,丹麦就是最好的例子。当丹麦的高端产业和产业环节丧失竞争地位时,它的工资和生活水平就会下降。由于经济的惯性和政府的介入等因素,这个国家的经济倒退现象,是在好几年后才明显出现的。

创业动机降低和竞争趋缓,同样也会使国家经济由繁荣状态走入富裕导向阶段。这类情形不但直接伤害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会误导个人或社会,将投资转移到与产业发展无关的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