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匠精神:努力不等于重复与蛮干

工匠精神:努力不等于重复与蛮干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作后,还会看到一些人特别“努力”,从不迟到早退,做事一丝不苟,可几年下来,和他一同进入公司的人都升职了,他却还在原地不动。工匠的努力,不是机械地重复与蛮干。周围人看得出来,年轻人的确很努力地在做事,每天加班加点的忙活,就连周末休息的时间都搭上了。然而,很多事情,并非努力就能代表一切,就能让人忽略一切。简单而朴实的话,道出了一个真理,做事得讲究方法,不能机械地重复和蛮干。

工匠精神:努力不等于重复与蛮干

读书时,总会发现身边有些人特别“用功”,每天起得比谁都早,睡得比谁都晚,做题比谁都多,可成绩却总是不理想。工作后,还会看到一些人特别“努力”,从不迟到早退,做事一丝不苟,可几年下来,和他一同进入公司的人都升职了,他却还在原地不动。

这样的结局,的确令人遗憾。为此,也有当事人会发出怨叹:“看来,这辈子就不是读书的材料!”“看来,我是一辈子劳碌的命!”抱怨的时候,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己会这样?为什么自己明明付出了,却没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工匠的努力,不是机械地重复与蛮干。

学习和工作都一样,要讲究方法。看书时间再长,若东西没有真正入脑子,那无疑是在做无用功;做的题再多,若没有突破自己的弱项,攻克没有掌握的知识,那也是徒劳。工作何尝不是如此?每天跟别人一样忙忙碌碌,可始终没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那么再忙再累,又怎么样呢?只有苦劳,没有功劳。

曾在一次座谈会上,听到一年轻人倾诉自己在工作上的烦恼。年轻人毕业后就进入一家杂志社做编辑,虽然自身文笔不错,但经验上有所欠缺,最初的半年里,只是跟着老编辑学习,职位是编辑,可做的工作相当于助理。等熟悉了流程,领导才让他独立负责一个版块。

按理说,年轻人跟随老编辑的半年里,看到的、学到的已经不少,应当知道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更应该知道做栏目要讲求新意。可真到了实际运用上,年轻人却显得很被动,总是照搬老编辑的思路,交上去的任务乍一看是挺“符合要求”的,可细细品读,却发现是“换汤不换药”,选取的内容平淡无奇,角度不新颖,读者的反应都很一般。(www.daowen.com)

周围人看得出来,年轻人的确很努力地在做事,每天加班加点的忙活,就连周末休息的时间都搭上了。然而,很多事情,并非努力就能代表一切,就能让人忽略一切。领导对他的工作态度很满意,可对他的业绩却不敢恭维。一年下来,年轻人因为自己的业绩不佳,主动提出了辞职。

俄罗斯有句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简单而朴实的话,道出了一个真理,做事得讲究方法,不能机械地重复和蛮干。一丝不苟地执行领导交代的事情,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要攀登到职业的高峰,只知道麻木地干活还远远不够。效率和业绩,一个也不能少,为了忙而忙,终究不是可行的办法。

用心用脑子去读书,纵然只读一遍,可书中所云你也能了然于胸。如果只是习惯重复,重复已经看过无数遍的单词、无数遍的公式,却丝毫没有让那些知识化为实际的应用,那么不管看了多少遍、背得多熟悉,也还是不会用,解不开难题。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一台麻木的机器,只知道流程,不讲求技巧。再简单的工作,也可以从中发现新意;再复杂的工作,也不是非要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加班加点熬着,完全可以通过思考找到提升效率的办法,记住这不是偷懒,而是智慧。

不要再让自己扮演呕心沥血的黄牛角色了,企业需要的是灵活的人才。抓住最佳的地方,巧妙地用力;抓住最佳的时机,巧妙地拨动,就完全可以实现“四两拨千斤”的境界。如此,才不会让自己赔了时间和精力,瞎忙活一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