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2016年1月7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触颇深。32岁的张冬伟,在液化天然气船上焊钢板,能使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严丝合缝;60岁的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顾秋亮,能把密封效果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精度;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无一次品;故宫文物修复青铜组的王有亮、陶瓷组的王五胜、钟表组的王津、书画组的杨泽华……首次完整地为我们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他们执着于各自的热爱与信仰,其专注令人心生敬畏。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甘愿用自身的生命与追求去诠释产品的生命,这份执着于本心,顺信仰而前行的坚定,恰恰就是工匠精神。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中国,改变着世界:木匠鼻祖鲁班、“蔡侯纸”发明者蔡伦、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景德镇瓷器祖师赵慨、造桥匠师李春、棉纺织专家黄道婆、苏绣大师沈寿、内画画师马少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匠大国”,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种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众所周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底线,而质量就是和工匠精神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工匠精神,缺少工匠文化,是会带来巨大灾难的。正如战场上的军人,一旦出现纰漏,不会再有什么第二次机会,失去生命和尊严事小,国体崩溃乃至民族蒙难事大——“一个马掌钉葬送一个国家”的故事闻者足戒。
事实上,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庄子》中就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和音律的。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会高超到如此水平呢?”厨师回答说,他靠的是精神与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十多年用心解牛的经历,沉淀下来,使得他解牛后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www.daowen.com)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才有可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但是,如今的中国缺乏尊重工匠精神的文化,甚至是缺乏对中国制造的信心,这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的国家形象都是非常致命的。尽管中国也有受到世界尊重的工匠型企业家,但泱泱大国,我们所渴求的工匠不怕太多,而嫌太少。要使“中国造”真正一步一步得到世界的认可,中国的企业就应当携手并肩,将工匠精神彻底融入企业的血脉中,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上。
古人云:“凡事宜内求,不宜外求。”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不乏张冬伟、顾秋亮、胡双钱、王有亮、王五胜、王津、杨泽华等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也不乏王老吉、全聚德、吴裕泰、同仁堂等返璞归真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更不缺圣象、德胜洋楼、华为、格力、美的、小米等秉承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的“新锐企业”,然而我们很多人提起工匠精神,言必称“德日”,这本身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贬斥。正如一句经典励志名言所说:“别人看不起你,很不幸;自己看不起自己,更不幸。”
中国工匠精神的回归与复兴,需要厚植工匠精神的土壤,需要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奉上自己的一抔土。前行是脚步的积累,我们已在前行的路上,我们渴求更多的志同道合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