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颓废观念对汽车文化的危害

颓废观念对汽车文化的危害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道德风范以及行为观念。然而,纵观现今风靡一时的汽车文化情调,一些人所谓的汽车消费行为,却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崇尚的勤劳节俭、朴实无华、富而不奢的品行格格不入,同时,也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表明,在此种有害的汽车文化氛围毒害下,无辜的汽车简直是充当了畸形观念的载体。2010年,中国已取代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豪华车市场。

颓废观念对汽车文化的危害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仅对我国整体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于我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构建和谐汽车社会也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道德风范以及行为观念。然而,纵观现今风靡一时的汽车文化情调,一些人所谓的汽车消费行为,却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崇尚的勤劳节俭、朴实无华、富而不奢的品行格格不入,同时,也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886年,德国戴姆勒与本茨两位老先生共同发明汽车,其本意只不过是把它当成一种交通工具,使人们的出行更方便快捷,仅此而已。但令两位老先生未曾想到的是,后来有那么多“好事者”,给汽车添加了如此之多的、与技术毫不相干的东西——意识形态观念,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一种不良的拥有与使用汽车的文化氛围。在此种不健康的文化环境影响下,随着现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一个新的社会转型——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转变到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原本很“单纯”的汽车,被附加了太多的社会属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已沦为一种“炫(显)富”工具,慢慢变成消费社会中时髦(时尚)、冒险等行为举止的玩物;同时,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身份乃至社会地位的符号,代表着奢华、权贵、享乐等。在此消极甚至是亚健康状态的心理驱使下,一些人很容易把拥有与驾驶汽车当成自我膨胀和张扬的手段与行头,拼命欲借驾驶“豪车”吸引人们的关注乃至仰视,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丧失理智的情绪失控而造成交通事故。这表明,在此种有害的汽车文化氛围毒害下,无辜的汽车简直是充当了畸形观念的载体。当然,目前在我国,上述的情况还是很个别的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拥有与使用汽车(即所谓的汽车消费)方面,的确普遍存在“贪大求洋”(例如,以汽车的大与豪华为荣为美,非国外名牌不买等)、讲排场、摆阔气、相互攀比,高(或过度)消费等不良倾向。2011年8月10日,英国《金融时报》刊文尖刻地称:中国可能已经足够强大到在债务上训斥美国,但在购买高档车时,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还是信不过自己的汽车制造业。对全球高档车制造商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德国高档汽车制造商拥有独特的品牌,令它们成为车主在社会同龄人中彰显成功和展示成就的最好选择……在中国,许多人富裕起来,但他们没有多少经验,于是只能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如果他们的朋友有一辆宝马7系车而自己没有的话,就会觉得丢脸……这些人在选择车内配置时也是为了显摆,他们只选能看到的东西,如果看不到则就不买。在世界各个国家,跟朋友、同事和邻居攀比都是购买高档车的强大动机,但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严重(见2011年8月12日《参考消息》)。

按照纯粹字面上的解释,消费原本的意思,是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或需求而消耗物质财富。在经济学领域,有专家称,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生产是手段(或者说是工具),消费是目的。在笔者看来,这一说法,只有在一定前提条件下才成立。也就是说,如果说消费是正当、合理与科学的消费,是为了使人们将较差、水平较低的生活提高到较高、较好与较舒适的程度,或者是为了满足正常生产之需要的消费,那么在此情况下,消费就是目的,生产只不过是促进人们生活改善的最重要手段(或工具)之一;否则,就不能如此说。以此来理解,所谓汽车消费,就是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需求)而购买(拥有)和使用汽车,仅此而已。但在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这本来很单纯、中性的概念被赋予太多作为社会人(而非自然人)意识形态因素,使得市场上一些人拥有与使用汽车,只是受欲望而非客观需要所驱使。据国内有关研究机构的调查分析:近年来,我国众多大城市私人汽车的猛增与高档奢侈品消费之风的蔓延密切相关,拥有和开豪车,与穿名牌衣服、抽好烟、喝好酒、带名表、挎名牌包一样,成了许多人的时尚消费(或者说成了一种时尚、时髦):如今都市里的很多年轻人工作后,只要收入在中高层次,不管T作与生活是否需要或必要,只因赶时髦也得买辆汽车,并且档次越高越好,车子与房子、电脑一样,成了年轻人恋爱、结婚的必备条件之一。这种奢侈之风不仅在大城市弥漫,还传染到二三线城市.据说,宾利豪华汽车在中国有18家经销商,大部分在二三线城市。2010年,中国已取代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豪华车市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近年来汽车保有量与汽车市场销量的超高速增长,虽然主要是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生产和生活正当需要(求)而拉动的,但不可否认,其中有不合理、不必要的浪费式消费因素。一些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绝不应走美国汽车过度消费模式的老路,否则,不仅难以构建和谐汽车社会,还可能影响甚至阻碍现代化建设进程。(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