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纯粹的学术角度而论,电并不算(一次)能源,只是一种能量,它必须通过或经由别的物质产生。由此,说电是能源并不严谨。当然,如果把此概念的衡量尺度放宽或扩大一些,以科普、大众的眼光看,那么电也可以权且称作能源。但电是否属于新能源的范畴,这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照上述新能源应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或属性)来评判,那就要看电的来源是什么。假若电的产生是靠化石能源(例如煤、石油等),就不能称作新能源;若电来自水力、风力、太阳能、(绿色)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那么它就算得上是新能源。有些人把核电也列为新能源,但仔细推敲起来,此论也不够严密,甚至难以成立。权且不谈核电站有可能发生的核污染、核辐射等甚为严重的事故危害,单就核发电不可缺少的铀而言,铀矿是不可再生的,并且地球上的资源据有关文献称仅够全人类再使用50年。因此,仅从这个角度上看,核电也不能算作真正意义(或狭义)上的新能源,最多只能称得上是广义新能源。如今,人们正在研究试验以可控式热核聚变方式发电,探测月球尝试开发其拥有的He3资源,以用作核发电的燃料(据称可供人类使用一万年)。只有这样的核电才能算作新能源。如此看来,笼统地说(纯)电动汽车就是新能源汽车,也并不完全正确,多多少少缺乏一些专业学术上的严谨性。只有像德国,以可再生的、清洁环保的风能、太阳能等为电之唯一来源的电动汽车,才算是真正(或狭义上)的新能源汽车。从长远的战略上讲,我国未来较大规模普及应用的也应是这种新能源汽车。
现今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使用的电力还主要是火电(占比约为70%~80%),燃用的仍是煤炭等化石燃料。以火电为驱动力的电动汽车(本书称之为广义新能源汽车),从能源的全寿命周期看,的确没有真正发挥节能减排的效用。业界也有人如此解释,称传统的汽柴油汽车多在人口密集的地域行驶,污染危害大,而电动汽车在使用阶段(过程中)基本无污染,其所用火电的污染在发电时可集中控制减排乃至完全消除。理论上是可以这么说,但如今在我国还基本上没有做到,煤洁净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绝非短期内能够实现。当然,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为攻克并最终掌握有关的核心技术和取得产业化的实践经验,作为策略适当发展(即以合适的规模普及应用)广义电动汽车也是必要的。(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