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

中国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选择对外开放,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更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出一个更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式的对外开放与东亚其他国家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式的渐进式的改革与东欧国家的休克疗法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并导致了二种不同的结局。与中国相比,东亚其他经济体的对外开放更多地强调了对于国外创新成果的引入,它们在吸收与再创新方面与中国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

与东亚其他经济体相似,中国同样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漫长历程,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中国政府选择了脱离西方主要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分工体系的道路。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与原苏联等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也划开了距离,在对外政策选择上也就表现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分工协作都没有能够得到大的发展,最终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在1978年中国选择改革开放之前,作为东亚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远远滞后于东亚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

改革开放最大的贡献就在于,舍弃了中国长期所选择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传统道路,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改革的推进,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有企业的活力,提升了它们的经济效率,从而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内部动力。

选择对外开放,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更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出一个更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国际经济形势。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以及为数众多的经济开发区的成立,通过逐步推进的开放战略,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人民提供了了解世界、融入世界的窗口与机会。

中国式的对外开放与东亚其他国家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政府就选择了逐步开放的政策选择,大规模地引入海外资本以弥补国内建设资本不足的缺陷;积极引入外国的先进技术与生产设备,以缩小中外在工业发展基础方面的巨大差距;努力引进外国人才、管理经验、知识以及制度设计,通过制度上的创新设计,以提高国民素质和管理效率。同时,通过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战略,在中国很多区域特别是沿海区域,广泛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通过多层次的渐进性的开放,不仅减缓外国资源与外国商品对于中国产业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在中国形成了阶梯式发展的经济布局。在这些方面,中国的经验与东亚其他经济体,特别是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并不存在大的差异。通过积极引进、模仿与学习、逐步开放,以达到在动员国内资源投身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大量地引入国外资源,以弥补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积累不足的缺陷。同时,通过开放程度的差异,引导国外资源在本国的配置,从而实现经济的阶梯式发展和战略性的布局。

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式的渐进式的改革与东欧国家的休克疗法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并导致了二种不同的结局。由于前文所分析的计划经济中政府对于经济管得过死、管得过严,从而导致僵化与效率低下,中国与同属社会主义阵容的东欧各国都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压力。东欧各国在西方新自由主义学者的倡导下,选择了萨克斯(Jeffrey Sachs)所设计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把经济从僵化的计划经济剧烈转向排斥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在对外方面,从封闭转向完全的自由化。这种发展轨迹上的根本性的变化,给东欧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振荡,从而给这些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与混乱。与东欧的转型经济不同,中国在选择对外开放时,选择了层次性的阶梯性的逐步开放的策略,这样的策略避免在开放初期,由于外国商品、外国资本、外国企业的过快涌入,而给仍然处于幼稚期的本国企业造成过大的冲击。逐步地推行开放,把众多国内企业纳入全球分工体系,引入国际市场,让它们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实现自身的发展,又避免了像拉美企业那样,长期在缺乏竞争压力的环境中成长而影响其发展能力。(www.daowen.com)

正如拉莫在“北京共识”中指出的那样,中国模式与东亚模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在开放的同时,始终把加强创新、推动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现代经济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的单纯依赖资源禀赋的持续投入的发展模式,转向更为关注创新能力的提升,依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所带来的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国际竞争优势的确立。在现代的全球竞争中,决定每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增长速度与角色转变的将是由创新能力所带来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从“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确定,中国政府就把提升全社会的教育水平与国民素质确立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而长期的对外开放,又保证了中国对于国外先进创新成果的持续引入,从而为进一步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单纯的满足于对于现成的国外创新成果的引入,把创新发展与竞争力提升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外国,而是更为强调在引进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成的创新成果的吸收与再创新,通过持续的创新发展,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与中国相比,东亚其他经济体的对外开放更多地强调了对于国外创新成果的引入,它们在吸收与再创新方面与中国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东亚经济的发展仍然是像克鲁格曼所说的那样,过于强调生产要素的积累,却缺乏创新能力的提升,当然,其生产要素的积累很多是来源于国际市场的,尤其是对于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投资资本与创新科技成果,在东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这种传统的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式,其优势更多的来源于其低廉的劳动成本与其他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其国际竞争力优势很容易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起而逐渐的丧失,因此其竞争力水平是不够稳定的。而中国模式中,以创新为根本动力的战略选择,却可以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不断创造出新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优势将更为持久,更为稳定。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到对外开放,中国走出了一条漫长而布满荆棘的成长道路,然而,中国渐进式、阶梯式的对外开放策略,避免了东欧转型经济的休克疗法所推行的激进改革带来的剧烈的社会振荡。而关注创新能力提升,关注国际竞争力发展的战略思想,更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创造出持续的国际竞争优势,从而保证了中国创造出长达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