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董传根
整理/唐建中
董传根,一米七五的个头,尽管已是九十有一的高龄,但他的精神依然很好,记忆力强,对于发生在象山1956年8月1日的超强台风事件记忆犹新。
我出生于1928年7月23日,1956年8月1日超强台风发生的那年,我28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在宁波高级工业学校就读,之后经部队领导推荐,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政治思想学习班,随即被宁波地委工作组派往驻庄市小组工作。由于象山当地干部缺乏,而我是象山丹城人,就被调到象山墙头区做青年工作兼文书。1950年底“土改”运动开始,我又被调往象山县公安局任办事员,主要协助负责“肃反”工作,后派往丹西成为驻点干部。
丰收在望
1956年入夏以后,天气就显得有点怪,入梅提早了半个月,出梅又提前了20天。6月中旬进入酷暑,干旱高温持续了近20天,河塘干涸,稻田开裂,但是这一个夏季却是象山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喜人的丰收季节。站在田头上,一眼望去,那沉甸甸的稻谷如同金色的海洋,在风儿的吹拂下,掀起层层的波浪,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农民们都说,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1956年5月1日创办的象山县委机关报《象山报》从7月份起就不惜篇幅,大量报道稻谷丰收的景况,让人们深深感受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丰收喜悦之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要来台风了”的传言突然四起,但大家根本没把传言当回事。由于象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台风过境频繁,每年的这个季节象山都会经历台风,但都是风儿一过,一切照旧。而且大家对台风的到来还抱着欢迎的态度,因为台风的到来可以解除干旱闷热。
从7月下旬开始,情况似乎有点异常,大家纷纷传说这次来的台风比较强,而且有可能登陆象山,人们开始担心这次台风可能不同以往。特别是7月30日那天,我们从电台里收听到台风紧急警报,有12级(那时的最高级别,实际风力17级)强台风过境,大家开始紧张起来,碰面的问候话变成了“注意防台”。虽然我们县里有一个建于1955年10月的石浦气象站,但由于条件所限,所用的气象仪器性能比较差,如测风仪最大的测风能力只有每秒40米,测气压的气压计是苏联产的周转空盒气压计,测量范围只有955—1060百帕,几乎派不上用场,气象预报都是转发省里的。
没过多久,传言成为现实。7月31日上午,象山县委、县政府通过广播发布台风紧急警报,号召全县人民积极投入抗台斗争中去,并在门前涂村的龙王庙里成立了“抗台前线指挥部”。我们接到象山县委关于防御台风的紧急指示后,立即停止了“肃反”学习,投入抗台抢收工作,帮助农民抢收稻谷。
台风警报
8月1日上午,象山的天气开始大变,大块大块的跑马云不断从天空中飞越而过,时而红日当空,时而乌云翻滚,时而阵雨倾盆,风一阵紧似一阵,海面上传来“隆隆”的海啸声,江面上波浪骤起,内河也掀起阵阵浪涛,并且出现了反常现象。8月1日是农历六月廿五,理应是小水潮,但上午应退的潮水不但不退,反而比涨潮时还高了20厘米,塘岸边浮动着一批批鱼虾。一位70多岁的老人对我说:听这潮水的声音,今晚的风力一定很大、雨量也多,尽管是天文小潮,但现在从各种反应来看估计要出现“大风水”(象山人俗称台风为风水)。
8月1日上午9点左右,邮递员跌跌撞撞地推着自行车到乡里发送报纸,告诉我:现在风大了,骑车很困难。原先每五天出一期的《象山报》这天增出了《抗台快报》,刊登的内容全部有关台风。其中关于台风的动态是这样描述的:“据杭州气象台7月31日18点整发布的台风警报:今天下午2点钟台风的中心位置已经到达冲绳岛以南300公里的海面上。浙江沿海从今天晚上6点钟起,风力将增加到6 —7级,半夜以后,将增加到8—9级,8月1日到2日,风力将继续增加到10 —12级,并有暴风雨。”
村里的治安员开始拿着铁皮喇叭到村里挨家挨户喊话,告诫村民小心防台。我和大家立即到存在灾情隐患的地方进行抢修、防护,并紧急动员安排低洼地、草棚户、危房户群众转移到较安全的房屋落脚。
灾难降临(www.daowen.com)
傍晚6点左右,风更大了,雨也大了,眼见着一棵棵树被风儿刮倒,一间间茅草房被风儿吹坍。更让我惊骇的是,远处高塘岛上一座七八十米高的山岙瞬间就被汹涌而至的潮水淹没了。
晚上7点以后,天地间一片漆黑,撕人心肺的风声、海啸声越来越响,震得大家都心惊肉跳。台风刮得我睁不开眼睛,只得和大家一起躲进乡办公室里。凌晨2点半左右,狂风发作,大雨瓢泼,家畜不断地嘶叫,风声呜呜作响,大风和暴雨撞击着房子,撞得房屋摇摇欲坠,好像要坍塌似的。顷刻,听到外面瓦片到处飞舞的声音,屋内雨水倾泻。我和乡里的干部们一起紧紧挤在屋子的角落里,心里惦念着爱人和才两个月大的女儿的安危。我是1955年夏季结婚的,爱人是乡村教师,由于工作关系,我们每个月难得碰上几面,连当年6月份爱人做产我都没陪在她身边,只听爱人带信过来说生了一个女儿,寄养在东陈乡一户厚道人家里。
提心吊胆地待了2个多小时,天快亮了,风也开始减弱。我们蹚着齐腿深的洪水慢慢走出屋子,发现四周全是海水,许多村民站在被毁的房屋前,有的互相安慰着,有的难过地哭泣着,洪水上漂满了各种家什、树木和人畜尸体。当时我认为我们这里是遭受台风严重的地方,马上在乡办公室里打电话向县公安局领导汇报受灾情况。局领导告诉我,你们这里受灾算是轻的。隔了不到半小时,局领导来电叫我马上到丹城报到,说有特殊的任务要去完成。我立马往丹城方向赶。通往丹城的路要经过南庄,那一路的惨景现在回想起来都让我不寒而栗,只见沿途的茅草屋全被台风、暴雨刮淋得早已不见踪影,一棵有数百岁树龄的银杏树被连根拔起,一路上到处是人畜尸体和杂物。远远望去,南庄平原一片汪洋,除了几幢楼房还能看到屋顶,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浸泡在水里。仿佛是一瞬间,昔日号称象山粮仓的好地方已不复存在。
待我跌跌撞撞赶到丹城时,那里早已聚集了大量的领导干部和前来探听消息的群众。爱人嘶哑着嗓子、红着眼睛告诉我,我那个还没见上面的仅两个月大的女儿在东陈乡被台风夺去了生命,爱人那天刚好到其他村庄走访学生才幸免于难。我的心刹那间酸楚起来,眼泪夺眶而出。
1956年“八一”台风期间,军民突击抢修堤塘
齐心协力
公安局领导命令我们立即和群众着手救人救灾救粮食。在场的群众不待令下,早已积极主动地组织起来开始救灾行动。尽管由于超强台风的影响,海水一直漫到象山地势最高的丹城丹西街道,所有参与救灾的群众家里都是“水漫金山”,可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叫苦,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灾难面前,大家顽强地自救、互救,表现出了镇定、从容、团结和坚强。
象山“八一”台风纪念碑
后来得知,1956年8月1日的超强台风是“5612”台风,名为“温黛”,到达我县是午夜12点,就在南庄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23百帕,风速每秒60 —65米。这是象山建县1300年来风暴潮最高的台风,造成象山县损失惨重,死亡3402人,241户全家灭户,受伤5614人。
超强台风在我县登陆后,各级党委、政府非常关心。8月2日上午,浙江省副省长顾德欢乘坐军用飞机来到丹城了解灾情和慰问灾民。8月4日下午5点,浙江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彭瑞林乘坐飞机至丹城上空散发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致受灾人民慰问信》,同时空投6000斤面包和炒米。当时临时安置在丹城的群众奋挥双手,激动地高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事隔60多年后的今天,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依然让我感动如初,激情满怀。从那以后,民政部、省民政厅、省农业水利厅及各级有关部门向象山提供了大量救济款、食品、药品,有力保证了2万多名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伤病得到及时救治,使得受灾地区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得以迅速恢复。
在台风这种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人定胜天”不能成为金科玉律,事实上它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人是无法战胜自然的。这种感受也许只有像我这样亲历过的人才能真正领悟。
董传根 1928年生。历任象山县农水局工程股副股长,象山县水利局工程股长等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