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球 陈 雁
慈溪筑塘围涂历史悠久,现境内面积775.4平方公里的三北平原,就是历代劳动人民在海涂北却后围塘、垦殖而成的。追溯历史,早在5000年前,三北平原尚为一片浅海,由于海洋退变和陆源供沙沉积,逐渐形成干潮滩。经过历朝历代的围塘开垦,到新中国成立前,所筑海塘全长258公里,共计围涂665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慈溪劳动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扩大开垦种植面积,除修筑加固七塘外,还先后增筑了八塘和九塘。到1987年,总计筑塘146公里,围海涂162454亩,给慈溪人民扩大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慈溪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
一
新中国成立前,全县现境内共有70多公里的第一线海塘,由于屡遭风潮袭击,加上塘身低窄,多年未修,塘身千疮百孔,破烂不堪。对此,国民党政府不管不问,农民无力修理,只得采取退守的消极办法来躲避灾害,加上排涝工程不配套,经常出现塘身溃决的情况,使海塘一带的人民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49年7月,一场强台风袭击我县,致使全县海堤多处发生塘溃,倒塘11公里,冲损20.7公里。潮水冲进,造成17人死亡,坍房312间,田地受淹面积达10.7万亩,损失原盐938吨、棉花5500吨、粮食4000吨。
新围海涂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全面加固、修筑海塘的工作。1950年春,县人民政府发动沿海群众,以工代赈,全线加固七塘,仅观城区就发放工赈大米10.79万余公斤。后来,七塘又被西部群众称为“解放塘”。之后,又对全县海塘普遍进行加高加宽,由原来2米左右加高到3米,有的地方达到4米;把原来很小的坡度,改建成1∶2;在危险地段还采取抛石护塘的办法;在整条海塘边种上茂密的塘草,巩固塘身,从而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形成一条比较坚固的海塘。
1958年1月,当时庵东区东一、东二、西一、西二、西三乡盐民围建八塘,庵东区机关和工商界职工、居民也积极支援,出工人数每天达八九千人,仅用23天就完成土方工程812037立方米,累计出工187530工。八塘自东二乡四灶浦始,至西三乡劳改场止,全长25450米,建塘投资85.4万元,建闸4座,投入资金28.5万元。后因潮水大,海塘驳石跟不上,多次出现险情,广大盐民纷纷捐出破盐板、草扇,甚至家中的大门,千方百计护塘。1960年起,塘外一律用水泥块石浆砌护坡,到1965年完工。时任县委第一书记鲍纯甫、书记处书记苏守山曾前往庵东八塘察看砌石工程。由于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指示,要把浙东海塘修好,因此省、县等各方面都加大了工程的资金投入。八塘总投资达900万元,时有“一步海塘一两金”之说。同时,1963年到1965年,西三公社、东三公社又围入部分海涂,投入土方14.8万立方米。经过8年的艰苦奋斗,到1965年,庵东八塘全部完工,全长38460米,围入的3块海涂面积达7.25万亩。这个了不起的工程,完全靠人工肩挑担扛完成,这在围塘史上是空前的。八塘的修筑,保证了盐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部分盐民在海塘外产盐和生活的局面。
八塘筑成后,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加固海塘,分期分批对第一线海塘进行大规模的抛石或砌石护坡,以逐步达到抵抗12级台风袭击的标准。在中央、省、宁波专署的领导下,尽管当时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但从1960年3月至1962年10月,仍根据“集中资金、力量,保证重点、择险先办”的原则,先后在庵东、观城、龙山、逍林等处险段进行抛石、砌石。3年共建成抛石护坡海塘长15051米,砌石护坡海塘长24352米,砌石加水泥注浆或勾缝海塘长6070米,砌石和水泥板覆盖海塘1007米,合计建成石塘46480米,占全线外塘总长85290米的54.5%,国家投资290余万元,发动群众投放劳力95万余工,完成土方69万立方米,石方24万余立方米。这条比较牢固的海塘被群众誉为“丰收塘、救命塘”。
九塘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分段兴筑,东起龙山镇大岙闸东30米,与镇海区海塘相连,西与余姚市泗门镇海涂水库外塘相接。到1987年已筑76.6公里,其中横塘62.5公里,直塘14.1公里。八塘、九塘的修筑使全县东西贯通,有效抵御了海潮的侵袭,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安全。
修筑海塘
1976年、1979年、1983年,因杭州湾潮流变化,周巷水库、长河水库和西三乡九塘外的海涂时涨时坍,有的地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坍涂,严重地段有时日内坍6.5米,最深处有10多米,最宽处有300米以上,对海塘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县里先后成立了海塘抢险领导小组和海塘抢险指挥部,县委书记高成裕、县委副书记华克明至海塘抢险现场察看指导,三次发动群众抢险保塘,共建造截流丁坝14条,长1528米。据不完全统计,投放劳力100多万工,投资293.26万元,完成石方36.96万立方米,使坍涂比较严重的海塘化险为夷,部分海涂逐步淤涨回升。1982年到1987年,按照省水利厅颁布的《1982年海塘工程技术规定》中的标准,我县又加高加固了第一线海塘,并建设标准化海塘26.3公里,占迎潮面海塘的34.32%,共完成土方62.68万立方米,石方30.66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68.42万元。
在修筑海塘的同时,我县还建造了一批向北排涝闸。至1987年,全县一线海塘所有排涝闸除配有大电网电力外,还自备了小型发电机、小型柴油机和人工启闭设施。全县第一线海塘共有向北排涝闸34座92孔,净孔径315.5米,设计总排水流量每秒1684.7立方米,实际排水流量每秒614立方米。此外,还有备塘闸51座126孔,净孔径365.65米;纳潮闸6座9孔,孔径23米,使9290亩盐田受益。
海塘修筑后,由于对建成工程的管理养护工作有所忽视,海塘上普遍发生放牛、割草的现象,有的甚至在修好的海塘上种植农作物,这严重影响了塘身的巩固,降低了抗灾能力,加上海潮的冲刷,各地海塘受到不同程度损坏。这一情况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1953年,为加强对海塘和海闸的日常管理,出海排涝闸分地段由区、乡管理。1956年后,以区为单位管理,配有海塘、海闸专管人员22人,兼管人员4人。1957年8月14日,县委办公室发出《关于切实做好海塘养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抓好海塘养护工作的落实,加大执法检查力度。1958年5月,县人民委员会发布了对海塘等水利工程的5条养护管理措施。1961年6月,县人民委员会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海塘、湖堤养护管理工作布告》。1962年10月23日,慈溪县委对工程养护管理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在不断总结中改进和提高对海塘建设的管理。首先,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加强具体指导,改进领导方法。其次,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向群众进行护塘教育,在海塘上刻石碑、出布告,禁止在塘上放牧、割塘草、垦塘种植等。再次,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到“乡乡有组织,处处有人管”。最后,总结群众性管理方法,丰富领导经验,改进工作作风,经常与群众进行座谈,接受群众合理化建议,把管理工作做细做实。1963年10月,县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了县海塘工务所,配专职干部、职工32人。“文革”期间,该组织一度瘫痪,1981年12月恢复,有干部、职工44人,各区以海闸为基点,建立管理小组,由他们负责全县沿海一线海塘和向北排涝闸的检查、加固、抢险、维修和管理等事项。为使我县的围塘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根据《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的精神,结合我县的具体情况,1979年8月制定《慈溪县海塘、涵闸管理守则》。守则共7条,规定了水利工作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必须贯彻“建管并重的方针”,强调管理中要有一个坚强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大搞科学实验,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并提出“保护工程,人人有责”的口号;制定了各种机械的操作规程,具体详细地说明了如何检查、观测、养护、修理等内容。之后,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使海塘的管理有章可循,为保护海塘的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www.daowen.com)
1952年,庵东盐民修筑横塘300米,直塘780米,围涂面积250亩。1955年,又修筑横塘8079亩,塘面宽4米,高3.5米,外坡1∶3,内坡1∶2,土方37万多立方米,投资27万元,围涂面积9000亩,拉开了新中国成立后围海涂造地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后,围海涂造地可分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在标高4.5米左右的高滩上围涂;20世纪60年代,一般在中滩上围涂,滩涂标高3.5—4米;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低滩上围涂,一般先建丁(顺)坝促淤,然后再筑塘围涂。
1966年,为加强对围涂工作的领导,县围垦海涂指挥部成立,对围涂工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安排,将全县划分为7个围垦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区采取群众围涂与专业队施工相结合的措施,成立开山采石专业队、运输专业队和施工专业队,第一线海塘的质量大大提高。在围涂造田过程中,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省的投资、最有效的办法来促低滩、扩中滩、围高滩,我县在不断科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最佳的路子,就是抓好促淤工程。20世纪50年代末,曾试用种植大米草来保滩促淤。1964年到1982年间,在华东水利学院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的帮助下,试验并推广了筑坝促淤的方法获得成功,而且效果显著。据分析,通过人工促淤扩大围涂面积32626亩,占21年固涂总面积的20.1%(其中,筑短丁坝与短丁坝群促淤23条,长2403米;筑长丁坝与顺坝促淤17条,长26270米,护坎保滩1条,146米;网坝促淤2条,1760米)。
至1987年,全县围涂面积达162454亩,使慈溪平原面积新增14.2%。除河流、道路、塘坝等基本建设用地外,实际可利用面积为111929亩,占新围涂总面积的68.9%。至1987年,通过大量劳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海涂被改造为可利用土地,已开发利用的有106346亩,占可利用面积的95.2%。
新围海涂用于开发种植业的达66324亩,占已利用面积的62.4%。其中,种植棉花60644亩,占57%;种植粮食2462亩,占2.3%;种植其他作物3218亩。由于土壤中含盐量较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广大农民通过开掘河道,建立排灌设施,搞好深沟高畦,增加地面覆盖,增施有机肥料,种植咸草、水稻等先锋作物等综合措施,使土壤的含盐量下降,从而适宜棉花作物生长。20世纪80年代,随着南棉北移,这里逐步成为慈溪北部的新棉仓,棉花病虫害少,株矮结铃多。1987年种植棉花6万多亩,占全县棉花种植面积的21%,亩产皮棉50公斤以上。
新围海涂用于鱼类养殖的达18054亩,占已利用面积的17%。1984年5月,我县开发沿海荒涂养鱼项目,获得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资助小麦2.16万吨、食油360吨,折514.85万美元,项目编号为“WFP-2700”,开发面积1万亩。7月,县人民代表大会做出开发“万亩鱼塘”的决定,县成立开发工程指挥部,并拨木材71立方米、钢材227吨、水泥5000吨支持工程建设。1984年11月开工,至1986年8月竣工,建成渔场面积1.07万亩。1987年,鱼塘扩大到1.4万亩,产鱼4872吨,占全县淡水产品总量的67.8%,慈溪因此成了“鱼棉之乡”。1985年1月18日、6月13日,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官员两次来慈溪检查。此后,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国家水产总局局长萧峰、省顾问委员会主任铁瑛都曾先后视察了万亩鱼塘。
新围海涂开发利用作盐田的12980亩,占已利用面积的12.1%。由于原盐田不断老化,杂草丛生,单产下降,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下滑,老盐田逐渐失去晒盐条件而有利于农耕。1979年后,老盐田逐步改农。至1987年,全县只剩下新围海涂的11636亩盐田,时年产盐11082吨,成为本县民用食盐的主要来源。
新围海涂用作建造“海涂水库”的9060亩,占已利用面积的8.5%。20世纪50年代末,我县西河地区主要靠曹娥江引水灌溉。由于引水渠道逐步淤塞,农业灌溉用水发生严重困难。为克服棉粮生产缺水困难问题,有人提出围海涂造水库的设想,丰水时把水灌入水库,夏秋抗旱时水库放水来灌溉农业。但不少人担心台风海潮袭击时,海塘保不牢,前功尽弃,劳民伤财。在此情况下,党和政府做出决策,支持群众建造“海涂水库”来克服缺水困难。周巷、长河、浒山发动群众,于1972年4月至1974年6月先后建成3座海涂水库,依靠社员投工,并投资145.2万元,面积达3.91平方公里,设计兴利库容量1236万立方米,现有库容量954万立方米,受益面积达21.4万亩,常年还有养鱼收益,一举两得。海涂水库是慈溪人民的创举,后来还被镇海炼油厂效仿,以克服缺水困难。此外,1977年到1978年,西一、东一、东二也在新围海涂上兴建3座纳咸水库,总库容量330万立方米,蓄海水制盐。
1987年全县新围海涂中还有5583亩未开发利用,占可利用面积的4.8%。当然并不是不想开发利用,而受当时的国家财力和群众财力所限。但我们完全可以乐观地预计到,这块沉睡的海涂在不久的将来终会被充分地开发利用起来,造福这一方土地的人民!
(原载于《社会主义时期慈溪党史专题集(一)》,2005年)
樊 球 1968年生。曾在慈溪市委党史办工作。现任慈溪市匡堰镇社会治安综治办副主任、信访办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