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姚江大闸:初心与历程

姚江大闸:初心与历程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当姚江咸潮上溯到丈亭,姚江沿岸农田受到威胁时,为阻止咸潮上溯,7月8日凌晨3点,中共余姚县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于丈亭三江口拦江筑坝,御咸蓄淡。这就是姚江大闸建闸的起因。经向省请示,省水利厅批复国家对姚江大闸不做投资,因此,地委决定通过群众自筹解决,除宁波市政规划经费补贴50万元外,其余160万元由余姚、鄞县、镇海、市郊按受益田亩分担。

姚江大闸:初心与历程

孔凡生

姚江,素称宁波的母亲河。其源头出自四明山夏家岭东北眠岗山上,流经余姚,至宁波市区三江口与奉化江汇合,再经甬江河段至镇海游山外入海,全长133公里。姚江属平原河道,河床平坦,逶迤曲折,比降小,流速缓慢。姚江原为潮汐河,连续晴20天至30天,咸潮即抵丈亭;连续晴40天,咸潮上溯至上虞通明。落潮时,水流湍急。江水含盐量高,沿岸土地盐渍化严重,蟹类滋生。若淫雨又逢潮水顶托,往往积涝成灾,两岸百姓苦于其害。为解决姚江的“潮、涝、旱、蟹、咸”五大灾害,早在1932年,时任鄞县县长陈宝麟即计划堵塞姚江原口,筹建新式碶闸。终因邻县意见不一,所需费用巨大,又适日寇入侵,未能付诸实施。1958年是个大旱年,那年自5月19日起各地陆续断雨,干梅连夏旱,至8月23日始雨,连续干旱96天,有134万亩早稻、60万亩棉花受旱。正当姚江咸潮上溯到丈亭,姚江沿岸农田受到威胁时,为阻止咸潮上溯,7月8日凌晨3点,中共余姚县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于丈亭三江口拦江筑坝,御咸蓄淡。下午1点开始,民工陆续进入现场,晚上10点,汇集3万多人和大量船只,人头攒动,红旗招展,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大办水利的壮观场面。但热情不能代替科学,解决近忧还需远虑,应付了当前的抗旱,还有今后排涝之虑,眼前堵了姚江,今后如何拆除?因此,一时意见分歧,省、地领导纷纷出面劝阻,工程遂告中止。为向热情高涨的群众有个交代,地、县委领导向群众宣布将丈亭堵江移到宁波建闸,以使蓄排两利、旱涝兼顾。当年8月,中共宁波地委决定,在距姚江河口3.5公里处利用弯道取直建闸。这就是姚江大闸建闸的 起因。

处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大跃进”时期,加之1958年的大旱,做出兴建姚江大闸的决定有其历史背景,但从科学决策角度审视,论证不够充分。当时并非没有异议,宁波市水利技术负责人施求臧副局长向省厅汇报时,省水利厅厅长徐赤文(兼任省农工民主党主委)以温州金清闸建闸后大量淤积为例,指出建姚江大闸后闸外有可能淤积,省、市部分工程师也提出过类似意见。但在那时,这些意见为火热的理想所掩盖。当时宏伟的水利规划是在兴建姚江大闸的同时,还要兴建曹娥江大闸及汤浦水库,曹娥江有大量径流,可引来进行冲淤,淤积问题可迎刃而解。因此,在这样美好的理想指引下,姚江大闸也就毅然上马了。

姚江大闸工程包括三个部分:大闸全长165.2米,闸门36孔,每孔宽3.3米,总净孔径118.8米;新开上下引河全长1240米,底宽190米,面宽220米;封堵湾头老江道坝长300米,坝顶宽12米。总需完成土方180万立方米,石方10万立方米,混凝土0.4万立方米,总投资210万元。由于老江封堵,新闸必须于次年汛期启用,施工期不足一年,工期紧张。当时,又值各条战线迅速掀起“大跃进”运动,资金、物资、技工全面紧张,因此兴建姚江大闸面临巨大压力,任务非常艰巨。

姚江大闸的兴建尽管困难重重,但“大跃进”时期激发出来的全民办水利的冲天干劲,地、县委领导的坚强决心,广大干部、技术人员、群众的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精神,奏起了一曲宏伟的劳动交响乐。尽管已过了40年,但当时红旗招展、人声鼎沸的施工壮观场面依然历历在目,自力更生、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和群众力量的伟大。没有这两条,水利事业将一事无成。

大闸于1958年9月11日动工,由宁波专区、余姚、慈溪、镇海及市郊组成宁波专区姚江建闸工程指挥部,由余姚县县长郭子栋任指挥,时亨起、孟祥禄任副指挥。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指挥部升帐,首先要解决的是资金、物资问题。经向省请示,省水利厅批复国家对姚江大闸不做投资,因此,地委决定通过群众自筹解决,除宁波市政规划经费补贴50万元外,其余160万元由余姚、鄞县、镇海、市郊按受益田亩分担。“三材”紧缺,千方百计自谋解决途径。钢筋不足,利用“大办钢铁”收集的废铜烂铁,去上海钢铁厂调换废品钢筋。换来的钢筋粗细不一,且有圆有扁,只得根据工程的重轻主次分类采用。最困难的是,36根闸门钢螺旋杆,必须要正规产品,终由地委领导通过省委书记处书记陈伟达向上海苏展同志(原宁波专区专员、时任上海市计委主任)请求支援得以解决。水泥全面紧张,由省水利电力厅和专署水利局绍兴办浙东水泥厂,利用绍兴钢铁厂的矿渣,制造矿渣硫酸盐水泥,始用石碾子后用土制球磨机粉磨。另有专署公安处在绍兴办兰亭水泥厂,制造矽酸盐水泥。造闸所需水泥主要由这两厂自制解决。对闸身重要受力构件所需的300吨高标号水泥,由铁道部门(时在姚江建青林渡大桥)支援解决。木材各县筹集,工具民工自备。资金和“三材”就这样勉强解决。

除资金和“三材”外,指挥部还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建闸和大坝总需块石、条石10万立方米,时值各地大搞建设,采石技工紧缺,能招雇技工开采的石方仅3万余立方米,缺口大,时间紧。经请示地委,决定采用分配有关县(市)发动群众收集解决,如余姚、慈城镇原有城墙墙基多系条石砌成,可大量挖取利用;各地平整土地、拆坟平地也有大量石方可供采用。因此,建成后的大闸,城墙壁垒,石碑林立,形成一种琳琅满目的景象。

姚江大闸底板浇筑现场

有了石源,还有运输问题,如依靠航运部门,一则运输船只不够,次则运费开支较大,因此,也采用群众运动的办法,决定向余姚、镇海、鄞县、宁波市按分配的石方吨位数抽调5吨以上农船,由指挥部组织运输大队统一调度运送。这充分显示了党的领导和群众运动的力量。

开挖河道及建闸民工高峰期间,日出勤人数近1.8万人,出工多、时间长、分布广,民工住宿颇费脑筋。决定采用就地租房的办法,民工散居于海曙、镇明两区,乡区遍及西郊、慈城、洪塘、乍山等地。一时间,街头巷尾话姚江,城乡交流建友谊,在水利事业上留下一段佳话。(www.daowen.com)

姚江大闸是在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情况下进行的,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难题是如何在软土地基上解决土壤承载力问题。传统上都采用基桩设计,如果采用这个方案,就需木材2200立方米,这样庞大数量的木材即使到山上去砍伐也需4个月时间,完成打桩则要5个月时间,那在汛期前建成大闸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由施求臧副局长率队两次赴江苏省学习取经,回来后大胆采用黄泥垫层、无桩设计并取消板桩,经过6个月紧张施工,情况基本正常,沉陷量25毫米,少于预计沉陷量,设计取得成功。这不但节省了大量木材,还缩短了工期,确保在汛期前建成大闸,发挥工程效益。

设备安装

姚江大闸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依靠地委的领导和支持,广大干部、技术人员和民工的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959年6月胜利建成,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艰苦创业凯歌。

姚江大闸建成后,姚江江道由潮汐河变成内江,江道槽蓄容积5200万立方米。因集水面积大,复蓄指数高,52万亩农田灌溉水量得到基本保证。两岸土壤盐渍化得到改良,蟹灾绝迹,农业产量逐年提高,从1958年的亩产500斤,提高到亩产1500斤左右。虽然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是水利条件的改善是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姚江除为农业服务外,也延展为工业和生活用水服务,目前在姚江湾头已设梅林水厂,供水规模为每年8万吨,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容。总之,就农业而言,姚江大闸达到了当时建闸的初衷,姚江两岸人民摆脱了贫困面貌,生活得到改善。

但姚江建闸后,原来进入姚江的1400万立方米潮量突然消失,甬江潮波变形,水沙关系失衡,引起甬江严重淤积。据建闸前后观测对比,建闸后落潮流速同涨潮流速比值相对减少;输沙量由建闸前的进少出多,改变为建闸后的进多出少,造成泥沙淤积。建闸后第一年淤积443万立方米,第二年淤积192万立方米,以后逐年减少,至1973年基本平衡,累计淤积量约2300万立方米。甬江淤积导致河道断面变化,1956年中潮位平均过水断面为2650平方米,1982年为1460平方米,减少约45%,平均河宽由408米减狭至355米,计减少约13%,平均水深由6.72米减浅到4.85米,减少约28%。

甬江是全流域排水孔道和宁波通航咽喉,大量淤积使宁波港区3000吨级客轮候潮进出,3000吨级货轮亏载进港,航运状况恶化。因此,自1961年起至1978年对江道进行大规模疏浚,1980年至1983年疏浚和建筑排水导流设施相结合,对镇海港区段航道进行综合整治,保证了3000吨级客轮自由出入甬江,万吨轮停泊镇海港。

姚江大闸建成以来,风风雨雨,一直持有争议,建闸前是建不建的问题,建闸后是存与废的问题。根据几十年的实践,比较公允的认识是:姚江建闸对农业利多弊少,对航运弊多利少。由于目前姚江两岸52万亩农田灌溉水尚无全面的替代措施,甬江淤积已趋稳定,航道建设规划初步定型,因此,姚江大闸暂时将维持现状。至于今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灌溉、城市防洪、航道建设等矛盾的演变和转化,大闸的命运作何安排,这将由后人去研究。我们相信大闸的命运变化都将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都是推进甬江流域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原载于《宁波水文化》,2014年第3期)

孔凡生 1934年生。历任宁波专署水利局水电勘测设计室主任,宁波市水利局局长,宁波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