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良奎
施求臧先生是宁波水利界的老前辈。20世纪20年代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自1929年起就在宁波工作,直到1986年病逝,整整55年专治水利。我有幸在施老领导下治水,获益匪浅,其中印象深刻的有几件事。
农民工程师训练班
1949年7月,强台风袭击宁波市,海潮漫溢塘顶,余姚、慈溪一带海塘被毁达50公里。为了恢复生产,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亟须修复海塘。但因塘线长,时间紧,对筑塘的技术指导仅靠地、县几个技术干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当时,施老等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将筑塘农民中稍有一点知识和经验的人召集起来,讲授量方计算、施工放样等知识,并让他们集中在一段塘线上进行实习。我当时在余姚工作,由施老等主讲,我们当辅导。这批农民骨干训练了3天、实习1天,就分到各段塘线工地充当技术员了。由于这批农民技术员来自群众,又不脱产,边指导边参加劳动,在群众中威信很高,群众尊称他们为“农民工程师”。这种速成培训法,很快在整个地区得到推广,培训的农民技术员先后有2000余人,其中的大多数具有独立施工的技术水平,成为县、区、乡水利队伍中的骨干。
工程师与“工程三”
宁波地区的平原地基多系软黏土,在这种地基上建造涵闸,多数采用多打松桩的办法,这样既要多花钱,又影响山林保护。1956年,施老获悉广东湛江地区有一种新的地基处理办法,就带队前去参观学习。湛江县水利局局长钟容是一个行政干部,他向施老介绍地基处理的黄泥垫层置换法,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使施老佩服不已。回来后,不但立即推广了他们的先进经验,并称这位钟局长是“工程三”。原来,宁波话中“师”与“四”同音,“三”和“四”都是记数的。施老口中的“工程三”,不但表示对“懂技术的人”的称呼,还包含了比工程师还高明的意思。施老虽身为高级技术人员,但对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的同志,总是虚心求教。他对我们局里一位在治水上有独到见解的局长,也是钦佩不已,在各种场合中,也称这位局长为“工程三”。由于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每到一处,总是先做调查,先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因此,由他确定的技术措施和结论,往往比较切合实际,行得通。
姚江大闸与甬申通航(www.daowen.com)
1958年,宁波遇特大干旱,当时姚江系潮汐河,咸潮可上溯余姚县城以上,两岸农田无法灌溉。干部、群众提出要在丈亭拦江筑坝,堵截咸水。当时在全国上下“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的形势下,余姚县领导决定顺应群众要求,一声令下,立即调集民工3万人,集中于丈亭,准备掘泥抛填筑坝。但是,这种做法不但不会成功,还会阻塞江道,造成洪涝。宁波地委、专署派施老前去劝阻。经再三说服,并请示宁波地区领导后,答应民工一定会建造姚江大闸,民工才散去。这是建造姚江大闸的由来。经一个冬春,1959年春,建成了姚江大闸,农田受益达40万亩。但由于将原纳潮河段截断,潮汐吞吐量骤减,自然生态平衡被破坏,引起甬江、奉化江和姚江出口处严重淤涨,不但因排水不畅而加重闸内地区渍涝,而且严重妨碍了甬申轮的通航。建闸前,甬申轮可以随时进出,而甬江淤涨后,轮船只能候潮进出,使得甬申两地旅客大为不便,于是责骂之声,遍及甬申。身为当地水利技术负责人的施老,其精神压力之大,心境之沉重,可想而知。事实上,在建闸前,省水利主管部门曾提出“会引起淤积”的劝告,施老也感到有这种可能,但鉴于当时对此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和领导决定建闸的态度坚决,而未能采纳。施老为此到处奔走,寻求补救之策。经交通部门大力疏浚,甬江淤积日趋稳定,终于在1984年,甬申轮恢复定时起航。这时施老虽已离休13年,还兴冲冲地跑到水利局去报喜,这也表现了施老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
20世纪70年代宁波港客运站
生命不息,治水不止
1968年,施老在查勘大塘港堵口工程途中,乘渡船过江,因渡船超载下沉而落水,幸被船老大救起。施老在庆幸自己“大难不死”之余,更致力于姚江流域分散排涝的实施,不顾七旬高龄,亲自带队去扬州参观学习。回来后,即参与其事。1971年离休后,还经常到水利局询问水利建设情况,提出解决宁波缺水的具体建议,即使在病重住院期间,仍念念不忘从钱塘江引水的黄湾工程。综观施老一生,真可说是“生命不息,治水不止”。
(原载于《新纪元漫录》,1996年)
余良奎 1930年生。历任宁波专署水利局水电勘测设计室主任,宁波地区(市)水利局副局长等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