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沈宏康:余姚转型的奋斗与成就

沈宏康:余姚转型的奋斗与成就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秉炎沈宏康同志是1960年12月调至余姚任地委常委兼余姚县委第一书记的。时任浙江省副省长王起同志发现余姚这个典型,主持召开全省现场会议,介绍推广余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推动灾后重建的经验。沈宏康同志在余姚经过几年的努力,到1966年沈书记重回地委工作前,余姚终于从原来的重灾区一跃成为全省首批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目标的县市之一。这可以说是沈书记在余姚工作期间做出的一大贡献,余姚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项秉炎

沈宏康同志是1960年12月调至余姚任地委常委兼余姚县委第一书记的。那时,国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而余姚1962年又来了一场“九三”大水,更是雪上加霜。面对这样困难的局面,沈书记一上任,首要任务就是带领全县人民开展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生产。为此,他同县委一班人,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措施之一,是进行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增强干部群众克服困难的信心。县委党校分期举办基层干部培训班,沈书记亲自做报告,向学员宣讲中央颁布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还常常引用生动的群众语言“不要灯笼千只眼,只要蜡烛一条心”等,以此激励大家要战胜困难,必须做到上下一条心。措施之二,是认真贯彻调整政策,理顺生产关系。在沈书记的主持下,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联系余姚实际,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近百条具体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全县范围内普遍推广划小核算单位的做法。后来了解到像余姚生产大队或生产队这样的规模,在全省、全区算是最合理的。实践证明,这样做了以后,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了生产力水平,有利于加强民主管理,对调动群众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措施之三,是全面贯彻“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生产方针,实现“农业减产副业补”。沈书记在各种场合大声疾呼要恢复灾后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务必做到千方百计、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广开门路,切忌生产单一、吊死在一棵树上。为此,县里专门成立多种经营办公室,由一位副县长负责。同时按照全稻、全棉、半稻半棉和山区四种类型,选定丰北梁家堰大队、双河同光大队、城北永丰大队、郑巷沈利漕大队、临山任家大队和大岚柿林大队作为试点单位,由县委常委带队,组织机关干部蹲点,摸索经验。在试点工作过程中,沈书记一有时间就到试点单位,与工作组同志一起研究商量,进行具体指导。在此基础上,全县总结了十个先进典型的经验,由他逐个审查定稿,汇编成册,铅印发至每个生产队,县委同时正式做出决定,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学习十面红旗的赶帮超活动,有力推动了全县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运输业和社队工业的发展。时任浙江省副省长王起同志发现余姚这个典型,主持召开全省现场会议,介绍推广余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推动灾后重建的经验。

沈宏康同志在余姚

经过几年的努力,到1966年沈书记重回地委工作前,余姚终于从原来的重灾区一跃成为全省首批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目标的县市之一。这可以说是沈书记在余姚工作期间做出的一大贡献,余姚人民永远不会忘记。(www.daowen.com)

(原载于《沈宏康同志纪念文集》,2009年)

项秉炎 1933 年生。历任余姚县副县长,宁波市委副书记,台州地委书记,宁波市委书记,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