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王起同志对宁波水利建设的重大贡献

王起同志对宁波水利建设的重大贡献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起同志从1952年4月到1962年4月任宁波地委书记。一连串对农民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使王起同志坚定了大兴水利的决心。水利部门认为姚江堵塞后,会陷入不能排水的困境,遂向王起同志提出不能筑坝,只能建闸。经地委研究决定后,王起同志和余姚县委一起说服农民停止堵坝,并应允立即开始建闸。王起同志帮助姚江上游几代人实现了解决咸潮的梦想,极大地促进了宁波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王起同志对宁波水利建设的重大贡献

沈宏康

抓住水利这一农业命脉,可造福于宁波人民子孙后代。

王起同志从1952年4月到1962年4月任宁波地委书记。他在领导宁波地区工作的10年里,对宁波地区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一项就是兴修水利。

王起同志深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1953年,宁波地区遇旱,水稻严重减产,并发生农民争水械斗、请龙王求雨等事件。1954年,夏涝引起余姚慈溪农民的排水纠纷。1956年,“八一”强台风在象山登陆,沿海海塘倒塌殆尽,人畜伤亡,农业减产。一连串对农民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使王起同志坚定了大兴水利的决心。所以,他同我研究农业生产时,总是提到水利问题,在地委会议上,多次研究水利规划,下去检查工作时,也总要了解水利情况。他在任10年间,建成了大批水利工程,为子孙后代办了大好事,其中我记忆最深的是建造姚江大闸。

1958年干梅接伏旱、秋旱,早稻种不下,晚稻秧拔节,姚江咸潮迅速上溯。7月8日咸潮到丈亭时,沿江3万多名农民拦姚江筑坝,阻挡咸潮。水利部门认为姚江堵塞后,会陷入不能排水的困境,遂向王起同志提出不能筑坝,只能建闸。经地委研究决定后,王起同志和余姚县委一起说服农民停止堵坝,并应允立即开始建闸。接着王起同志召开与姚江有关的余姚、镇海、鄞县、宁波市等各县(市)委书记会议,商讨建闸事宜,决定设立建闸指挥部,由余姚县县长任指挥,镇海、宁波市各出一位负责同志任副指挥,所需劳力、资金、物资等由各县(市)按受益田亩多少分担。8月份基本准备就绪,9月份就边设计边动工了。施工高峰期间,日出勤人数多达1.8万人,连同后勤人员不下2万人,这么多人挤在工地附近食宿,市区较宽大的民房都“塞”满了人。当时正处在“大跃进”的高潮,资金、物资都很紧张。王起同志便号召各地自力更生,自筹资金160万元;清除平原坟滩,收集石料10万立方米;专署水利电力局与公安处办水泥厂,自制水泥;收集旧铁向上海调换钢筋;等等。连大闸启闭机所需的36根螺旋杆也是请省里的陈伟达同志托在上海工作的原宁波地区专员苏展同志办下来的。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建造这样大的工程(36孔拦江闸),动员这样多的民工,在短短10个月的时间里(1958年9月至1959年6月),完成这样多的工程量(180万立方米土方、10万立方米石料),可以说是宁波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如果没有王起同志的决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没有各县(市)委和广大群众的支持,肯定是办不了的。姚江大闸的建成,使沿江52万亩农田灌溉基本有了保证,咸水不进,蟹害绝迹,单季稻改成双季稻,产量成倍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十分显著。此闸一造,虽然一度引起甬江淤积,但实践证明这也不难解决。王起同志帮助姚江上游几代人实现了解决咸潮的梦想,极大地促进了宁波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www.daowen.com)

姚江大闸

(原载于《王起同志纪念文集》,2001年)

沈宏康(1922—2008) 1949年5月宁波解放后,历任镇海县委委员、县纪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宁波地委常委、农工部部长、宁波地委副书记、宁波专员公署专员等职。1989年12月离休后担任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顾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