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新动力的市场与政府培育

创新动力的市场与政府培育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机制之所以具有激发创新动力这一功能核心就在于利益激励机制。所以,创新驱动需要好的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市场强化型的政府”[21],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社会有用的创新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过度创新也是值得注意的。此外,由单一的市场机制来调节发明,会导致基础理论的供给严重不足。

创新动力的市场与政府培育

创新是发明以及发明的商业化的有机统一。不管是基础型创新,还是改进型创新[15],均包含了两个有机统一的环节。所以,创新一方面是新知识的创新和开发,另一方面是新知识的应用和推广。创新和开发是基础,新知识的发现是源头,完整的创新的路线图包括三个环节:上游环节即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环节;中游环节,即科学发现和创新的知识孵化为新技术的环节;下游环节,即采用新技术的环节[16]

依据对创新的界定,我们需要从发明及发明的市场推广两个环节来探讨创新动力问题。首先,从发明的市场推广角度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的动力源于对利润的追求,这一点毋庸置疑。市场机制之所以具有激发创新动力这一功能核心就在于利益激励机制。由市场机制来引导创新驱动,是因为相较于既有的生产方式,创新驱动能够带来创新利益,科林·里德据此将创新定义为“一种对生产过程的改进,它使当前的经济参与者从中受益。”[17]如果创新者能够获得相应的报酬,就能够实现创新——回报——创新的良性循环,经济增长也就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的每一个企业和“企业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各种价格信号的引导下,为了追求和实现创新利益,各种生产要素持续不断流向创新领域微观经济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新力不断迸发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真正实现民富国强,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才能具备坚实的基础。

为了让市场机制在推动创新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许多学者都建议政府提供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从而确保创新者获得创新收益,这无疑是重要的,但仅有知识产权制度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还需要建设“好的市场经济”,构建一整套的财产权利制度,好的市场机制和健全的财产权利制度会激励“企业家”将资源配置到生产性的创新活动之中,“坏的市场经济”[18]和残缺的财产权利制度会激励“企业家”将资源更多地配置于非生产性(寻租)逐利行为之中[19][20]。所以,创新驱动需要好的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市场强化型的政府”[21],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社会有用的创新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

此外,如果仅有市场机制来调节创新,会出现创新供给不足或过度创新的问题。创新是需要大量成本的,不仅仅是巨大的持续研发投入成本,发明的市场推广也需要巨大的财务资源支撑,包括巨额的营销费用,花费成本确保产品符合安全质量等标准,建立分销体系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等。由于过度竞争、创新收益不确定、信息不对称、创新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原因,会导致创新的“市场失灵”,“企业家”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可能会在创新中采取更加保守的策略,导致创新动力的缺失,从而造成创新供给不足。

过度创新也是值得注意的。创新者基于自身成本收益的考虑,也可能将很多技术成果高度集成到创新产品中,其中的一部分功能或服务并非消费者需要的,或者至少是在特定的时间区间内消费者并不需要,如一些智能手机中高度集成的部分功能,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需要的,但消费者却不得不为此支付价格,创新者获得的高额甚至是超额回报,却是以消费者福利的损失为代价的。

创新供给不足和过度创新都需要政府伸出“有形的手”,以“努力取得一种平衡,它使得竞争足够充分以鼓励创新,又对竞争有所限制以使创新的厂商可以从它们的创新活动中得到足够的回报。”[22](www.daowen.com)

其次,从发明的角度来考察创新动力,从创新活动中获取经济回报是关键的,但发明通常是以相当规模的研发投入为基础的,而研发成功的概率并不高,也就是说,发明的预期收益是非常不确定的,当然由于竞争,研发预期收益也是不稳定的。这对发明的激励是非常不利的,研究表明,在现实经济的参数环境下,市场决定的R&D投资规模要比社会最优R&D投资规模小。这就需要政府伸出“扶持之手”,提供知识等创新公共产品,或者积极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降低创新成本,稳定创新收益预期,从而推动和拉动创新。

此外,由单一的市场机制来调节发明,会导致基础理论的供给严重不足。基础理论研究对一个国家而言具有战略意义,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基石。但其产出具有很大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会导致对其投入不足,根据《201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披露的数据,2013年我国R&D经费投入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经费占比分别为4.7%、10.7和84.6%[23],数据显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明显不足。

来自利益激励的外部动力对发明固然重要,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菲尔普斯更加看重来自创新者的内在动力。菲尔普斯引用哲学家杜威的“金钱文化”论剖析了对金钱和财富的追逐给创新造成的不利影响,认为追求财富与追求创新之间存在冲突,很多人因此离开了创新之路,而且投资人和经理人对挣快钱的兴趣提高了,金融业通过增加资金杠杆在其熟悉的领域投入巨额赌注(对居民家庭信贷、从事政府债券和外币交易等),并进入没有太多经验的领域(资产抵押证券和信用掉期交易等),大量资本也从产业部门转移到金融行业,实业部门的扩张和投资因此被挤压,由于可观的金钱回报,越来越多有天赋的年轻人选择投身金融业而非实业部门。无独有偶,很多学者,都发出了金融资本主义扼杀经济创新的担忧,认为金融资本主义削弱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长期发展动力,也损害了美国经济的创造性和增长动力。问题的实质是金钱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被强化,导致了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的错误配置。

创新的内在动力包括创新者根据自己独有的知识、判断和直觉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的自由,以及自我满足感和自我成就感。所以,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除了人们对利益和金钱的追逐外,还在于他们想创造不同的愿望:为社会做贡献,让自己青史留名或者参与激动人心的事业[24]。这些内在的动力更多的来自精神层面而非物质层面的激励,面对这一点,市场机制的作用是苍白无力的,政府如果能够主导形成一个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环境,将更加有利于激发创新动力和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