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坚持因地制宜的出发点:地方化发展策略

坚持因地制宜的出发点:地方化发展策略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江口县脱贫攻坚政策设计以此为出发点,充分调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消灭贫困。江口县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农村面貌实现了历史以来最大的变化,群众得到了历史以来最多的实惠,干部在脱贫工作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依法建立健全“村规民约”。

坚持因地制宜的出发点:地方化发展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精准扶贫既是完善社会资源分配、优化社会体制的一项行为举措,也是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促进团体间交流的一项广泛的社会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脱贫攻坚帮扶的主要对象是贫困群体,而“劳动是人的本质”,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每个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走上发展致富的道路。江口县脱贫攻坚政策设计以此为出发点,充分调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消灭贫困。既让群众腰包鼓起来,也让群众的思想先进起来;既带来经济上的富裕,也带来健康文明的社会氛围。

江口县通过“四个全覆盖”“四场大活动”“五个讲清楚”的工作,切实做深做透群众的思想工作,全面深化群众对政策的理解。第一,推行“四个全覆盖”。围绕做实群众工作,突出抓好干部培训、走访回访、政策宣传、利益联结、保障机制等工作,做到了干部培训全覆盖、走访回访全覆盖、政策宣传全覆盖、长效机制全覆盖,实现了干部会做群众工作、掌握群众情况,群众明白脱贫政策、稳定脱贫有保障。第二,开展“四场大活动”。围绕提升群众认可度,深入开展群众思想大动员、问题短板大整改、矛盾纠纷大化解、乡村环境大整治“四场大活动”,消除群众思想疙瘩,化解邻里矛盾纠纷,补齐农村基础短板,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引导群众革除陋习,养成爱干净、讲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第三,做好“五个讲清楚”。围绕提升群众精气神,认真做好“五个讲清楚”相关工作,由干部向群众讲清楚,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江口县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农村面貌实现了历史以来最大的变化,群众得到了历史以来最多的实惠,干部在脱贫工作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江口县脱贫摘帽是最值得全县人民骄傲的大事,让群众清清楚楚算账、明明白白脱贫。同时,彻底解决了群众思想跟不上的问题,全面提升了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可度,转变了群众思想观念,激发了群众主动支持、参与脱贫工作的内生动力,形成了干群心连心、同心战贫困的强大合力。(www.daowen.com)

江口县通过激发村民自治,健全村规民约,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大转变。一是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村寨环境整治,自觉做好房前屋后、家庭院落、厨房卧室等环境卫生,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大环境,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二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身脱贫致富,开展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纠正争当贫困户、骗取扶贫政策、不赡养老人等不良风气,增强感恩意识和“脱贫光荣”意识,调动贫困群众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实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在乡村大力兴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宣传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和脱贫攻坚政策,确保每个行政村有1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加强群众对政策的学习,武装群众的头脑。依法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按照“合法、民主、实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维护农村社会秩序、保护农村生活环境、树立良好家风、村风民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贫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