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立新公会:打击对合并不理的乙级公会旧理事长

建立新公会:打击对合并不理的乙级公会旧理事长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向工商联提交的报告中,调查者指责其对合并问题,采取“不理”态度,在工商联成立大会时拒绝出席并将出席证退还,并挑动成员抵制合并,对此,应当“打击乙级公会旧理事长使其丧失威信,或能助甲乙两级公会合并也”。前六位为原联谊会成员,最后两位是国营方面代表,其余为原商业公会成员。原本联谊会要将新公会冠以“工业”名称,是因为他们得到消息说如果列入工业生产部门,将得到政府照顾,税收和电力方面亦会有所优惠。

两会合并既已势在必行,接下来就是制定筹委名单,工商联筹备会也在着手调查两会人事关系,以选定合适的筹委委员。

工商联方面早就属意让李伯龙来担任新公会的领导者,李氏是联谊会主席,源生牧场经理,民主建国会成员,曾参加过1950年上海人民代表大会,1949年前参加过中共外围组织蚁社,当时还是工商联执行委员。[107]对于商业公会领导人朱砚清,工商联调查人员认为他“思想落后”“把持会务”,是合并问题不能解决的主要原因。在向工商联提交的报告中,调查者指责其对合并问题,采取“不理”态度,在工商联成立大会时拒绝出席并将出席证退还,并挑动成员抵制合并,对此,应当“打击乙级公会旧理事长使其丧失威信,或能助甲乙两级公会合并也”。[108]

此后,两会经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27名备选筹委,其中联谊会推选了12名,商业公会推选了15 名,再由工商联向卫生局、国营牧场和各区有关部门征询意见,做全面了解。在1951年6月拟定的参考名单中,甲级以李伯龙为首,有6 名,分别是:李伯龙、黄文樵、奚钧平、尢志迈、马少聪和苏经森。乙级方面,有7 名:萧寿南、滕凤声、徐根涛、顾海涛、张道生、龚海泉和姚方琦。另外,还包括两名国营厂的代表:上海牛乳场的刘仁富和益民食品厂的严琦。作为商业公会主席的朱砚清没有出现在名单中。[109]

综合意见主要考虑行业内威望、群众基础、业务水平和政治认识。一般优先考虑群众基础。如乙级里徐根涛、顾海涛、滕凤声都是表现积极,在业内起一定作用,被视为“灵魂人物”。顾海涛虽然文化水平低,但群众基础很好;姚方琦,虽然“有些自高自大”,但很有群众基础。而同样表现积极、文化水平较高、政治认识较清楚的丁伟忠,却因为在业内表现不积极、群众基础较差而被排除在筹委名单外。又如,甲级推选名单中的瞿云龙和蓝以襄都是联谊会中的积极分子。但是卫生局认为瞿云龙有地痞流氓作风,当地居民对其印象很差;对蓝以襄则一致认为其将私人利益看得太重,国营牧场直接建议“最好不要把他选入”。而同样有些“流氓”和“旧商人”作风的黄文樵,在国营牧场、卫生局和区工商联及税务局看来,因其有群众基础,对区内公益事业,颇为热心,表现算“尚好”。[110]

在这次推选过程中,考虑到合并事宜的复杂性,工商联要求对乙级牧场照顾得“全面”些,考虑可以争取的对象。以萧寿南为例,此人原本并未被商业公会会员推选,而是由工商联饮食组工作人员把他单独提名出来,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萧本人有些群众基础,对会务奔走颇为热心,有些领导能力,是可以争取的对象。此次未被商业公会成员提名的原因,是因为商业公会杨秘书和萧寿南本人都以为工商联对商业公会一些“老人”不满,应当换一批新的积极分子,事实上工商联并未这么想过,反而是从一开始就很想争取萧寿南参加筹委会。工商联工作人员认为商业公会成员对联谊会有很多思想顾虑,对于合并后的协商和业务矛盾的解决,寄予很大希望,如果筹委代表性格不是很“积极”,那么会员们的思想上会有顾虑。再者,商业公会成员们多文化水平低,思想单纯,如果能将萧寿南聘为筹委,一方面可以通过他来“控制”一些落后分子,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工商联“对真正落后的顽固分子,是打击的,对一些有群众基础,可以争取的,还是照顾的”。[111]

这份筹委名单在汇报给上级部门后,又重新做了调整,这次从会务工作方面考虑较多。苏经森和马少聪虽有群众基础,但还是因“对会务不关心,很少联系”而以杨竹卿和蓝以襄代替,蓝虽然此前被认为群众基础差,但因其对会务工作颇多协助,工作起来“不苟且敷衍”,再加上其“尚有群众威信”,也就纳入筹委名单;杨竹卿也是因为其在民评时,担任查账队长,工作认真负责,表现尚好,虽然群众基础差,有时表现出个人英雄主义,但还是将其列入筹委名单。在此之外,工商联还参考了个人“历史”,如尢志迈因其曾在日伪时期担任过伪职,而替换以同场的尤敦恕;姚方琦参加过国民党分党委,加之最近不来公会,很少联系,就将他撤换下来。至于工商联极力想争取的萧寿南,因为他本人不愿参加,工商联也不能勉强,将此看成是“乙级会员一大损失”。[112](www.daowen.com)

最后,筹委名单定为:李伯龙、黄文樵、奚钧平、蓝以襄、尤敦恕、杨竹卿、张道生、徐根涛、顾海涛、龚海泉、徐云龙、张信奎、李葆樑、刘仁富和严琦。前六位为原联谊会成员,最后两位是国营方面代表,其余为原商业公会成员。在这其中,又选定以李伯龙为主委,刘仁富、张道生、黄文樵和徐根涛为副主委。[113]

在筹备过程中,两公会和有关部门召开协商会议,主要讨论公会名称问题和牛奶等级问题。[114]

对于“乳品工业”的名称。原本联谊会要将新公会冠以“工业”名称,是因为他们得到消息说如果列入工业生产部门,将得到政府照顾,税收电力方面亦会有所优惠。而商业公会成员认为自己属于农业性质,与工业无关。在会议讨论中,农林部、工商局等有关代表,认为目前情况下,乳品业尚不够“工业”的资格。[115]在1951年7月的第一次协商座谈会上,乳品业筹备会、国营上海牛奶厂、卫生局、益民食品厂、华东农林部、工商局和工商联都派代表出席。虽然乳业筹备会希望,参照其他先进国家命名方式,结合本业发展方向,还是保留“工”字为善。但牛乳商业代表随即提出,大部分会员没有消毒设备,不够工业条件,如果有“工”字,唯恐将来会被淘汰。工商联则考虑到合并后的“团结”问题,同意后者的要求,取消名称中的“工”字。农林部则表示,目前该行业内还有商业性质,也不适合称为“工业”。最后,会议决定,还是取消“工”字。

牛奶等级问题一直是争论焦点。在第一次协商会议时,讨论结果就是消毒牛奶是必然的趋势,政府考虑以联营方式,帮助小牧场生产消毒牛奶,也考虑设立消毒站,现出于经济问题,尚未展开。在两会合并的问题上,希望两会尽早合并,对改良技术,发展生产,有很大的帮助。[116]第二次协商会议中,商业公会代表希望牛奶不应分甲乙等级,而改为“消毒奶”与“生奶”两种。对此,卫生局代表坚持原规定之等级:“完全有科学的根据,按照科学的标准”,并声称,“即使同样的消毒牛奶或生奶,因其牛种、所含细菌多寡,牧场管理方法,消毒设备之不同,在品质上也有区别”,而且还要考虑到某一等级的牧场,经检验不合格时,要予以降级处分,如果废除等级后,牛奶品质就无法分辨了,牧场改良和改善消毒的奖励措施也没有了。农林部则支持卫生局的说法,称“等级实为科学技术标准问题”。最后,这个问题因要考虑成本等各种复杂因素,会议决定由乙级代表书面收集资料后,再行协商。[117]

最后,在上海市工商联筹备会的指示下,1952年2月1日,新公会改名为“上海乳品业同业公会”,[118]成为“政府向私营企业贯彻政策的助手”。[1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