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的乳业市场,逐渐走出抗战后的混乱状态,慢慢得到复苏。在经过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通货膨胀和“二六轰炸”引发的一些生产困难后,从1950年6月开始,随着上海市财政情况的好转,同时由于政府禁止进口奶粉,乳业逐渐从恢复状态进入发展状态。
至1950年工商联调查时,上海牛乳场联谊会报告称,会员有25家,拥有2 048头牛,日产牛乳约27 025 磅,如果加上当时另外一个公会,即上海牛乳商业同业公会的会员和牛只数量,当时上海拥有4 127头的牛只,其中乳牛3 041 头。此后,由于上海市政府为保障副食品供应,大力扶植乳业生产,奶牛数量逐年增长,1952年为4 946 头,1953年相比1952年,增加了3%,为5 096 头,至1954年6月统计时,增加了11%,为5 679头。[61]
不是所有牧场的牛只都是自有的。个别养牛者,蓄有乳牛数头或数十头,自己没有牛棚,因此以牛只租给甲级牧场。有些乙级牧场,虽然自己有牛棚,也将牛只租给甲级牧场。这种情况最早是由可的公司开始的,后来自由农场因牛只患病,相继死亡,效法可的公司的做法。当奶源短缺时,牧场之间往往为争夺“下奶牛”,常以变相抬价的方式,招收奶牛,或者抬价折收牛奶。到了营业淡季(通常在一年的三月到九月),又互相跌价竞争。
租牛的报酬是以牛奶产量计算的,每月产奶多少,一般是根据公会议价而定,在旺季大约折合议价的三五折,在淡季时折合议价的三折。下奶户提供挤奶工人,牧场提供牛棚,水电清洁用具以及牛舍清洁工人。牧场与下奶户之间在价格上是有矛盾的。到20世纪50年代初,下奶牛计1 042 头,占本市牛只总数之23%。[62]至1954年时,甲级牧场的2 270 头牛种有1 297 头牛是属于下奶户的,占57%。有的牧场所有的牛只都来自下奶户。[63](www.daowen.com)
表6-2 1954年甲级牧场下奶牛比重表
资料来源:《上海市私营企业乳品工业调查研究报告》,上档,B163-1-135。
表6-2根据1954年行业情况统计,20世纪50年代的市场情况大致也是如此。由表6-2可知,17家牧场有下奶牛,其中的7家牧场,牛只全部来自下奶户,可谓“有棚无牛”;有5家牧场,牛只超过半数来自下奶户。虽然甲级牧场也想自己购买牛只,但缺乏流动资金,当时牛只价格昂贵,且自“五反”以后,牛价上涨,尤其是良种的荷斯坦牛,如购买50 头牛,需要人民币12 亿元。[64]甲级牧场除了以下奶方式租赁牛只保证产量外,在因气候变化向乙级牧场购买牛奶,经消毒后提供给消费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