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传统补品:炼奶与奶粉

传统补品:炼奶与奶粉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炼奶与奶粉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直被当做补品,而不是单纯的饮料。中国的食物疗养传统有着悠久且复杂的历史,以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影响最为深远,确立了“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指导原则,以及食疗的系统理论。[11]这些产品可以被视为早期的功能性食品,也是中国传统药膳的延续。不过,随着营养学的兴起,牛奶及其制品开始由传统补品变身现代营养学体系下的营养品。

传统补品:炼奶与奶粉

炼奶与奶粉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直被当做补品,而不是单纯的饮料。故在19世纪末,奶粉和炼奶多在药房销售。实际上,不少进口奶粉产品有着药企背景,如葛兰素奶粉所属的葛兰素药业就是北美知名药企,这也解释了为何奶粉和炼乳曾一度被纳入西药行业管理范畴[2]

从传统中医角度而言,宣传产品的滋补效果,必须结合辨证论治的特点,还要讲究四季时节的变化和体质的不同。中国的食物疗养传统有着悠久且复杂的历史,以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影响最为深远,确立了“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指导原则,以及食疗的系统理论。[3]古代医书上一般认为牛乳“补虚羸”。[4]如吴信法等民国农学家,也认为“饮用牛乳,最为滋补”。[5]

既然强调补身的功能,广告也就多作为冬令补品来宣传,话语便离不开“益气补血”“强筋健骨”之类的词语,如雀巢牌补身牛奶粉广告词云:“年老胃弱者不可不用雀巢牌牛奶粉,盖血乃生命之源,故所食养生之品必为血所吸收者,唯有雀巢牌牛奶粉,为即易消化又易血所消化者也”。[6]可见,其所宣传离不开传统中医的气血观念。

将牛奶作为补品来看就有了“性热”“宜冬不宜夏”的概念,于是上海市场牛奶消费量也呈现了冬多夏少的态势,“闻牛奶棚之营业系有季节性者,每年中以9月、10月、11月、12月4 个月为最佳,夏季最为清淡,余则平平”。[7]不少畜牧专家和营养学家对此提出纠正,认为四季皆可饮用牛奶。其实中医对牛乳的描述基本是“味甘微寒”,认为其主治“消渴”“热哕”和“劳损”,这三者都被看成是“热症”,足见牛奶的中医属性非温。[8](www.daowen.com)

作为补品的乳制品可以是多种食物的混合,并不仅仅由牛奶构成,类似今天的含乳饮品,如麦乳精就是由麦芽和牛奶组成。[9]更为奢华的配方还加入燕窝,或三种以上滋补品混合而成,如广英公司出品的“三乳燕珍粉”以牛乳、人乳和马乳混合,再配以海狗肾和燕窝。[10]此外,牛奶搭配其他食物、药物不仅做成粉状,也做成膏状,如此更符合中医“膏方滋补”的特点。1898年香港华安公司创制的“燕东参贝牛奶膏”不仅以“膏”来命名,而且在广告中强调“君臣佐使”的中医用药原则,声称“百病皆治”。[11]

这些产品可以被视为早期的功能性食品,也是中国传统药膳的延续。不过,随着营养学的兴起,牛奶及其制品开始由传统补品变身现代营养学体系下的营养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