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牛奶消毒热度引发的争议

牛奶消毒热度引发的争议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牛乳消毒的热度。不少牧场开始以“A 字/甲等”作为卖点,甚至出现冒充A 等牛奶销售的案例。上海市卫生局取缔了这则虚伪宣传,并严令其不得再有此事发生。工部局卫生处发现后,立即予以警告,认为其不够资格称为A等牛奶,必须标示“复原”字样,以示区别,否则就是误导消费倾向。

牛奶消毒热度引发的争议

表3-3 1925年至1936年公共租界执照牛奶棚数量及牛只数量

(续表)

资料来源:Milk Supply,Annu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932,上档,U1-1-945。

图3-5 1932年至1937年甲乙两等执照牛奶棚每日平均产量

资料来源:Licensed Dairies—Summary,Annu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932~1937,上档,U1-1-945~950。

从上述图表中可知,等级制度实行之初,还很少有牧场能达到甲等,而随着牧场纷纷改善卫生条件、改进设备,甲等执照者增多。同时,因不少实力雄厚的牧场从国外进口奶牛,使得产奶量有所提高。甲等执照者虽然没有乙等多,但奶牛数量和每日产奶量都比乙等好。到了1934年,市场上已有66%的牛奶是由甲等牛奶场出产。[123]

如前文所述,乳场和乳制品按质各分等级。在官方行政命令中,从最初的饲育到最终的分送,每一步都极其“严苛”,所有甲等执照在牛奶处理过程中,都包括挤乳、消毒、冷却、保藏、装瓶、洗瓶这样一个完整流程,执照条件中还列明:不得用人工加热,而须使用巴氏消毒。也就是说,仅仅是煮沸,并不被认为是有效的消毒方式。[124]消毒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处理手段:

牛奶以铁管导入机械内,经净尘手续后,倾入大桶以蒸汽提高热度至一百四十五度,使奶内一切微生物死灭,然后抽上重叠之铁管内,使奶汁之温度降至四十五度而冷却之,始装入洁净之玻瓶中,玻瓶装奶亦用活动之机器管,分量适匀,流转自如,每瓶盛奶已满,随即加封塞以厚纸之盖,封置瓶盖亦以机器仅一二人在旁司理几件。而自蒸发以至装瓶,始终不经一手挤出奶汁,饮户自可放心取用。装瓶已竟,奶尚温热,又纳入冷气间,使温度降低,然后出厂应用。空瓶收回之后,须经一番洗刷手续,每一旧瓶,须经三盆水洗过并以毛刷洗之,毛刷之转动,亦以机器,而以一人司理之。洗刷已净,又须放入蒸汽间内,加热十分钟。为最后只消毒。空瓶经此洗净手续,已完全洁净,以供次日装奶之用。[125]

从上文可以看出,消毒过程是一个“不经人手”,完全机械化生产的流程,对温度的讲究和极高的卫生要求,也奠定了消毒牛奶的市场地位。在1932年的上海,1品脱(大约为今473毫升)消毒牛奶售价为0.35—0.42元(银元),而生奶则为1品脱0.2—0.3元(银元)。[126]

表3-4 1935年上海市场牛奶价格(银元)

资料来源:《沪市牛奶业近况调查》,《申时经济情报》1935年10月23日,上档,Q275-1-2007。

华商自由农场和蓄植公司于1928年获得A 级牛奶称号之后,只有不超过5家公司获得此“殊荣”。A.T.T.标准执行后,1937只有4家执照牧被评为A.T.T.等级,分别是上海牛奶公司、路皗牛奶场(Lucerne Dairy Farm)、最高牛奶公司和丽园农场,前三者都是外商投资经营,后者由广东人何丽园独资经营。结核菌素检验大大提高了牛只淘汰率,正如前文所述,可的公司就因此颇不愿意实行这项标准,认为这会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是故许多牛乳场并不愿意申请这项检查。这使得市场上A.T.T.牛奶极为稀少,从1937年至1942年,工部局记录中的A.T.T.牛奶场一直不超过5家。[127]

凡是获得A.T.T.级或A级的牛奶公司在广告中均特别强调这个荣誉。如最高牛奶公司在获得A.T.T.称号后,特别登报解释“何谓特级消毒牛奶”,文中称A.T.T.称号“无疑给予本公司牛奶饮户一种强有力的保证,即市上没有任何牛奶会比本公司的牛奶更为安全者,而本公司每一瓶牛奶,便是每一位饮户的健康保障,是每一位家长对子女们的健康投资”。[128]又如生生牧场也极为强调其A字牛奶的资格,曾在广告中宣传“牛奶不消毒,吃了也无益”。[129]此后在广告中更进一步具体解释:(www.daowen.com)

新鲜A字消毒牛奶。须从母牛乳房挤下消毒后,不满二十四小时者……

牛乳消毒的热度。是一四五度至一五〇度(注:这里所采用的是华氏温标,换算为摄氏温度是63 至65),须三十分时间,这是科学上来告诉我们的。若是不足一四五度,毒菌未能杀尽,若是超过一五〇度呢,牛乳内所具的滋养成分之生活素,受到毁损,滋养全失。

饮用注意事项。饮户不必再用火来煮沸,只要将牛乳倒入炖罐,在温水中炖热即可。且在热天最好冷饮。保证安全,而滋养特富。[130]

图3-6 蓄植公司牛奶出品程序

资料来源:《上海蓄植公司参观留影》,《良友画报》1932年第65期,第54页。

从以上广告内容和图3-6可知,甲等牛奶棚必须配备牛奶消毒机器及储藏牛奶的冷气间。而在当时,只有资金雄厚的商人才买得起这些进口设备,小奶棚根本无力负担。这也是华商总数虽多于外商,但高等级执照数量却不及外商的直接原因。

不少牧场开始以“A 字/甲等”作为卖点,甚至出现冒充A 等牛奶销售的案例。如1937年4月,上海市卫生局查获浦东朱家滩洽记乡村牧场印刷品启事二种,上面印有“敝场所售牛乳,素极纯良,本年份经上海市卫生局拔验已十五次,已获得甲等(即A 字)成绩”等语。然而卫生局发现这家牧场曾被抽检过11 次,有7 次都不合卫生局乙等牛奶的细菌标准,屡次收到卫生局要求改良的指示,仅有一次化验结果是符合A 等牛奶的细菌数标准。可见,这个牧场的广告“愚弄市民”“行为荒谬”“有碍卫生”。上海市卫生局取缔了这则虚伪宣传,并严令其不得再有此事发生。[131]

A等牛奶以官方政令为基础,价高质优,在消费者心目中已成为好牛奶的代名词,甚至奶粉公司也企图冠以A 等牛奶的名义,以利销售。中国标准牛奶豆乳公司(Newmilks Ltd.)是一家经营奶粉为主的英国公司,该公司将新西兰产的牛奶做成奶粉后,运往上海,再将其“还原”成牛奶,装瓶出售,并以鲜奶命名,称为“十全十美的A字牛奶”。工部局卫生处发现后,立即予以警告,认为其不够资格称为A等牛奶,必须标示“复原”字样,以示区别,否则就是误导消费倾向。[132]生生牧场也在广告中指出“若用泊来之奶粉,在打浆机上打成乳状,装入玻瓶中,看去虽似乎牛乳,其实质究为年日已久之奶粉所调制,其食味亦仍似奶粉,何能与真正新鲜牛乳媲美呢!既非新鲜牛乳,又非A字牛乳(盖领取A字牛乳执照,须有A字牛乳场之设备)。愿意欲饮新鲜牛乳者,务请加以注意”,可见厂商极力维护自己A等牛奶的名誉,唯恐消费者以为自己的牛奶不如前者。[1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