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华商牧场:实业救国的代表

华商牧场:实业救国的代表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7]实力雄厚、规模较大的华商牧场在国货运动期间,俨然成为实业救国的代表。除了投放硬广告,以自由农场为代表的华商牧场,也乐于接待各界人士,通过参观牧场,甚至鼓励游客亲自挤取牛奶,以博得民众的信任,同时在演说中,指出外商牧场垄断市场的现状,以唤起民众救国的热情。华商中的代表,自由农场,就将小牛送到农家,待到成年时,再出资购回。

相对而言,华商多为小资本牧场,资本额在多在数百元到五六千元,牛只数量从两三头到数十头不等,有些牧场领有华界执照,但多数牧场并无执照。不过,随着华商积极介入牛奶市场,华商牧场的实力也在不断提高,竞争力也逐渐突出,至20世纪30年代,华商牧场中的上海市蓄植牛奶公司,在奶牛数量上已经仅次于可的公司。所产牛奶都经巴氏消毒,得到本地客户的信赖,据调查,在1922年时,订户有1 000多家,1934年时,订户达到3 000余户,其中有1/10还是外侨。[112]

华商在经营策略上有两种特点,一方面是仿效外商的成功经验,如元元牛奶公司在1938年为庆祝获得A字牛奶称号而发行了“元元A字牛奶行销特刊”,特别邀请名人题字,并广增饮户。[113]自由农场经理尢志迈,创办《家庭星期》,每两周出刊,随牛奶附送饮户;同时,他还积极举办诸如儿童饮奶运动学校饮奶运动、机关饮奶运动和大学生饮奶运动,意在减低牛奶价格的同时,力图使牛奶更为普及。[114]1949年,上海乳品厂与南洋烟草公司合作,凡是订饮该场牛奶者,购买南洋烟草公司香烟时可享受折扣。[115]这多少都是借鉴了雀巢等外资公司在华的营销策略。[116]

另一方面,华商在宣传时,最擅长打“民族牌”。国货运动兴起后,汇山牧场的广告直指民众对洋商的盲目信任,“外溢金钱,不知凡几”,以此唤起民众“非实行提倡国货不以救危亡”的信念[117]实力雄厚、规模较大的华商牧场在国货运动期间,俨然成为实业救国的代表。除了投放硬广告,以自由农场为代表的华商牧场,也乐于接待各界人士,通过参观牧场,甚至鼓励游客亲自挤取牛奶,以博得民众的信任,同时在演说中,指出外商牧场垄断市场的现状,以唤起民众救国的热情。[118]

此外,部分华商牧场还进入产业链下游,涉足零售环节。兄弟牧场在今淮海中路国泰电影院对面开设名为老大昌的饮乳室,出售该牧场出品的牛乳、乳酪、新鲜奶油。其中尤以奶油泡芙、奶油蛋糕最受欢迎,时人誉之“极可口”。[119]生生牧场则在新开河原面粉交易所楼下开店,售卖本厂所产各类牛奶及奶制品,因其不收小费,商品价廉物美,受到大众欢迎。[120]这种自产自销的方式,不仅能解决在夏季因饮户减少导致生产过剩的问题,也有力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www.daowen.com)

尽管在经营规模和经销方式上,华商已经可以和外商一较高下,但在管理技术上,华商仍存在不少问题。1942年工部局的统计显示,25家执照牧场中有2 007 头用于产奶的母牛,其中只有16头是水牛。[121]在半个多世纪前,卫生稽查员对本地牧场的统计中,还有将近100 头水牛。这无疑得归功于川沙等地的中国人,在将进口乳牛本地化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可是引进乳牛品种后,更要注重乳牛的繁殖和饲养。有些乳场实行分养制度,企图减轻平时开销。华商中的代表,自由农场,就将小牛送到农家,待到成年时,再出资购回。这种看似经济的做法,往往会有一个不良的后果——农家养育成年的牛只,身体瘦小而不健壮,乳产量不多,而且多患疾病,因大多数农民不具备养育乳牛的经验和技术。虽然浦东一带因养育杂交乳牛出名,但在1929年的一次调查中发现牛只患病的比例很高。再者,一些牛乳场每次遇到生产过剩,又找不到销路的情况下,就会降价出售,甚至出现A等牛奶的价格降到B 等牛奶价格,对同业其他牛乳场的营业形成很大影响。[122]

图3-4 生生牧场广告

资料来源:《妇女国货纪念特刊》(1934年纪念特刊),第8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