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世纪至19世纪,与普通结核共同肆虐欧洲的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使人类开始关注牲畜健康和疫病防治。[2]19世纪末,细菌的发现使得微生物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人类对致病原因从此有了新的认知。在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年)提出“微生物病原说”(germ theory)之后的二三十年,是细菌学说发展的黄金年代,德国科学家科赫(Heinrich Hermann Robert Koch)将之推向高潮,使它最终成为现代医学的基石。到20世纪初,西方社会已经完全接受了细菌致病的解释。
19世纪末,西方细菌学伴随着殖民势力的扩张,传入中国。1894年香港鼠疫的爆发及应对被看成是细菌学在中国最初的实践。[3]此后,北京、上海等沿海口岸建立的医院和诸如巴斯德研究院这样的医学机构,都将细菌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研究科目,引入中国。起初,中国人翻译介绍国外相关研究时,只是将“细菌”理解为一种“微虫”,[4]并将此作为一切微生物的泛称。多数中国人对微生物的直观认识,还是来自报刊及知识界精英对瘟疫病因的解释,并逐渐将其视为“无所不在的威胁”。[5]细菌学说被社会各阶层接纳,并不断被论述和强化。
由于细菌的“无处不在”,防疫的重要性被不断提高。在近代中国,预防细菌传染,可能要比治疗,有着更深远的影响。[6]而食物,是人体感染疾病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伤寒菌在牛乳中最能繁殖,故不洁净之牛乳,常有病原微生物在内,其他夏秋之交,因食物多有种种微生物,偶不谨慎,即能害人。”[7]通过报刊的引述和介绍,人们开始意识到牛奶和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牛奶中含有感染痢疾的病菌,导致多数儿童感染病发,“每年死于此疫者,不知凡几”。[8]又如肺结核,某人曾云,其朋友就是每天喝牛奶导致感染肺结核的。虽然此事可能有些夸张,但牛奶中的确有结核杆菌的存在,且极易传染给人体。[9]其他诸如猩红热、白喉等都可介由牛奶传播。根据1925年日本领事馆对留沪日侨所做的简单统计来看,“以牛乳哺育之儿童死亡数,约占十分之四”。[10](www.daowen.com)
因此,对牛奶的灭菌成为专家学者,乃至普通消费者日渐关注的重心。灭菌以热处理为主,也就是通过加热来杀灭细菌。大多数家庭都是将牛奶煮沸后饮用,这也得到工部局的认可,工部局卫生处曾在1905年规定所有在租界内出售的牛奶,必须经过杀菌处理(sterilisation),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彻底煮沸牛奶。这样做,也是因为当时牛奶在运输过程中极易被病菌感染,而如果牛体本身感染结核病,则牛奶中也多半会含有结核菌。[11]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缺乏必要的消毒设施时,只有通过彻底的煮沸才能杀灭牛奶中的病菌,从而降低患病的几率。此外,还可以采用低温蒸煮的方法使得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至于流失太多,但该方法需要严格监控过程,在家操作常常达不到理想的杀毒效果。[12]
所谓低温蒸煮,即巴氏杀菌法(pasteurization),是法国人路易斯·巴斯德于1865年发明,经后人改进,用于彻底杀灭酒、牛奶、血清白蛋白等液体中病原体的方法,将牛奶加热到62 ℃—65 ℃(华氏145度至150度),并保持30 分钟,可杀灭大多数有害微生物。[13]1908年,巴氏杀菌机投入商用。十年后,许多美国城市开始要求牛奶必须经过巴氏杀菌。1924年,美国公共健康服务部(Public Health Service)颁布“标准牛奶法令”(the Standard Milk Ordinance),[14]此法令最初只是为各州政府提供参考和示范。随后在1927年又颁布了“标准A 级巴氏杀菌奶条例(Grade‘A’Pasteurized Milk Ordinance,简称为PMO)”,并将之确立为重要的食品法规之一。[15]这种消毒方法,曾被译介为“蒸乳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引进中国,是当时消毒牛奶的最佳方法。[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