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怒江州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影响的分析

怒江州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影响的分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怒江州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7年的14.7%、30.6%、54.7%调整为2019年的14.0%、34.9%、51.1%,第一产业比重较2017年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2017年上升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较2017年下降3.6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6月,全州草果种植111万亩,挂果40万亩,鲜果产量3.4万吨,产值3.4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68万户。

怒江州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影响的分析

(一)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及农业对外开放的先决条件。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迪庆州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7年的6.0%、38.7%、55.3%调整为2019年的6.2%、37.9%、55.9%,第一产业比重较2017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2017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较2017年上升0.6个百分点,文旅服务业等产业比重逐步扩大。怒江州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7年的14.7%、30.6%、54.7%调整为2019年的14.0%、34.9%、51.1%,第一产业比重较2017年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2017年上升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较2017年下降3.6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及工业企业发展方面,截至2020年6月底,怒江州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包含个体户)910户,从业人员10546人,完成现价总产值7.57亿元,其中工业销售产值6.83亿元,实现利润1.13亿元,上缴税金0.11亿元,支付劳动者工资0.97亿元,其中支付农村从业人员工资0.7亿元。2019年,迪庆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8户,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6%;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6.88亿元,同比增长128.2%,其中利润总额8.65亿元,同比增长151.4%。

(二)优势产业得到培育

一直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贫政策,鼓励引导两州因地制宜探索产业扶贫模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特色主导产业培育方面。《实施方案》实施以来,迪庆州实施特色作物种植及提质增效38.35万亩,发展特色畜禽养殖160.09万头(只、羽、箱、条),逐渐形成了以高原冰葡萄产业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布局。葡萄产业是迪庆州七大产业中的首要产业,也是德钦县的支柱产业。截至2020年6月,德钦县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达1.38万亩,葡萄产量保持在5500吨左右,带动近2800户农户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8户。德钦县探索“对症式扶贫模式”,使那些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对象得到了实质性扶持,真正做到了“扶真贫、真扶贫”。酿酒葡萄产业果农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农户户均收入达到1.38万元,最高收入达到13万元,亩均收入最高的村民小组收入达到6200元。怒江州实现特色作物种植及提质增效89万亩,畜禽养殖49.7万头(只、羽、箱),逐渐形成了以草果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布局。怒江州是全国最大的草果种植基地。截至2020年6月,全州草果种植111万亩,挂果40万亩,鲜果产量3.4万吨,产值3.4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68万户。其中,福贡县草果种植面积为56万亩,占全州的50.45%。全县涉及草果种植、加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81家,注册资金达1.4亿元,种植面积近26800亩,草果农民专业合作社2019年产值为1亿元左右。从事草果产业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草果产量占全县草果产量的比重达50%,通过“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直接带动农户1.2万户,间接带动农户3000户,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公平而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培育龙头、扎根本地的“生态+产业”扶贫模式。两州都是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既要承担生态保护责任,也要谋求发展脱贫之路。为此,两州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既保护生态又有经济价值的草果、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培育扎根本地的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合作社+村党支部+贫困户”等扶贫模式,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如维西县伟宏农特公司、香格里拉三草公司等,在扶贫项目资金支持下,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技术支持,带动贫困户发展高效中药材种植、林下仿野生种植等,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

品牌打造方面。2019年,迪庆香格里拉金坷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金坷藏红花”被评为“云南十大名药材”,维西康邦美味有限公司被评为“绿色食品云南20佳创新企业”,香格里拉葡萄酒产区获得“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称号,香格里拉酒业“圣域”葡萄酒成功上市,德钦县葡萄成功申报为“一县一业”特色县,维西县塔城镇启别村成功申报农业农村部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白地村成功申报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维西县永春乡成功申报产业兴村强镇项目。截至2020年6月,全州已有获有机认证的企业20家,有机产品58个,证书编号36个,认证总面积16.28万亩,年产量14529.84吨,年产值50402.6万元;有无公害农产品企业6家,种植面积5280亩。其中,福贡县凭借草果成功申报为“一县一业”特色县,“老姆登茶”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登记认证,“贡山黑松露”“贡山竹叶菜”“独龙蜂”“独龙鸡”“贡山草果”等也获得特色农产品的有机产品认证。

文旅产业发展方面。怒江州启动建设3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扶持培育750户旅游扶贫示范户和独龙江生态旅游整体提升工程,通过旅游扶贫示范村和示范户项目的建设,乡村风貌得到了提升;怒江州完善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乡村旅游的业态初步形成。同时,涌现出一批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这些致富带头人通过发展民宿、客栈、餐饮等乡村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还带动了种植养殖、民族服饰、特色餐饮、手工艺等产业产品的发展。此外,怒江州还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推动半山酒店、旅游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景区景点等建设,推动旅游产业稳步有序发展。截至2020年6月,怒江州共有旅游星级酒店13家(其中二星级4家、三星级8家、四星级1家);旅行社18家,在册导游58名;住宿类企业458家,民宿、特色客栈89家,全州客房总数8645间,总床位数15224个;各类餐饮企业2809家;旅游客运企业65家,旅游客运车辆70辆,游客观光体验休闲度假景区景点30多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8878人。2018—2020年6月,怒江州累计接待国外旅游者9.45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959.41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36.33亿元。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怒江州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人口约2997户9700余人。迪庆州发展乡村旅游扶贫项目37个,其中香格里拉市5个、维西县4个、德钦28个。

电商等新业态的培育方面。截至2020年6月,怒江州完成1个州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4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29个乡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的建设,拥有正常经营的电商应用企业12家。2018年,全州电子商务交易额(包括B2B和网络零售)达到1.09亿元,其中96%为兰坪县运营成果。2019年,全州电商交易额完成3.5亿元以上,增长31.14%。此外,怒江州还建成兰坪县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分拨中心1个,实现电子商务服务站所有乡镇全覆盖,建成137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www.daowen.com)

(三)组织水平稳步提升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贫效果显著。截至2019年底,迪庆州完成巩固和新建优质农产品基地136万亩,拥有特色畜禽规模养殖场154个,农业龙头企业6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香格里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4家,带动农户68159户,带动增收1.71亿元,新认定州级龙头企业4家。2019年,全州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建档立卡户12548户,带动建档立卡户增收7545.725万元,户均增收6013.5元,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建档立卡户4856户,带动建档立卡户增收4115.2万元,户均增收8474.46元。怒江州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8家,带动农户29344户,带动农户增收13039万元,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9家,带动农户6805户,带动农户增收4891万元。仅2019年,全州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建档立卡户9409户,带动建档立卡户增收4180.4万元,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建档立卡户6805户,带动建档立卡户增收3023.5万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稳步发展,农民入社率不断增加。2019年以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两州农民合作社的培育工作,尤其是怒江州。截至2019年底,怒江州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有1590家,迪庆州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有2992家。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专门组织专家团队开展专题调研3次,指导怒江州梳理出20家主营产业明确、运行情况较好、带贫效果较明显、有发展潜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兰坪县6家、泸水市5家、福贡县5家、贡山县4家。经过扎实推进,怒江州农户入社积极性显著提升,农户入社率从2017年的16.7%提高到2019年的40.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全州合作社经营收入从2017年的4328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11270万元,经营能力明显增强。2019年,全州参与产业扶贫的合作社有803家,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5279户101086人,合作社带贫率68.83%,比全省88个贫困县合作社平均带贫率高1.4个百分点。迪庆州农户入社率从2017年的58.7%提高到2019年的61.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3.7个百分点。合作社经营收入从2017年的7506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10379万元,经营能力明显增强。2019年,全州参与产业扶贫的合作社有413个,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2593户43499人,合作社带贫率83.97%,比全省88个贫困县农民合作社平均带贫率高16.5个百分点。

集体经济组织扶持力度大,发展有序。2016年,云南省财政厅和省委组织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行政村为单位,每村切块下达500万元,鼓励基层整合各口资金和社会资本,围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4个方面开展村级“四位一体”试点工作。2018年,云南省将两州的所有市县纳入“四位一体”试点县。2019年,云南省委组织部扶持怒江州35个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占比13.1%。省委组织部会同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出台《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领导集体经济强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又扶持怒江州28个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占比10.9%。 《通知》提出,2019—2024年,全省每年扶持5000个“集体经济强村”,给予每个村50万元的资金补助;到2020年,要基本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

(四)收入差距显著缩小

2017年,迪庆州、怒江州的生产总值分别为198.65亿元和141.5亿元,分别居全省倒数第二位和倒数第一位,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21%和0.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迪庆州7776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8.85%、全国平均水平的57.89%;怒江州5871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9.53%、全国平均水平的43.71%,分别居全省倒数第二位和倒数第一位,约60%的贫困群众没有稳定的增收产业。在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的指导下,通过对各项扶贫政策措施的扎实推进,从绝对数来看,2019年,怒江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65元,较2017年增长了22.04%,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0%、全国平均水平的45%。其中,经营性收入平均为3071元,占42.86%。迪庆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46元,较2017年增长21.48%,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9.4%、全国平均水平的59%。其中,经营性收入为4764元,占50.43%。从增速来看,2017—2019年,全国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21%,云南省为9.86%,怒江州为10.47%,迪庆州为10.22%,两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均高于云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