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寿山,台湾省台南人,1929年出生。他创办的永丰余造纸厂。由小到大,最后成为台湾最大的造纸集团。他本人白手起家,随着他的造纸业务发展,逐步成为富甲一方的有钱人。
何寿山的经营发迹之道,集中一点,是善于自变。即是说,在经营过程中,时刻注视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组合本企业的生产要素,使之适应客观环境条件,从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这种调整和重新组合,虽属“自我否定”,但实质是客观的需求。这种以自我变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谓之自变术。
在当今的市场,到处充满竞争,为此在企业界中时刻呈现纷纭的竟变。善于经营的决策者,大都能驾轻就熟地运用自变术。这种自变术一般表现为应顾客需求之变、同行产品之变,统称为应市场之变,还有应科学技术、时代、地点、消费层次、成本、竞争条件之变,等等,这些自变之妙,非同凡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生存和发展问题。
何寿山在从事纸业制造的历程中,时刻注重运用自变术,所以他的永丰余纸厂能在客观环境不断变化下,仍求得不断发展和盈利。譬如说,近年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这对于对环保构成一定影响的造纸业无疑是一种挑战,永丰余制纸的发展空间显得愈来愈小了。在这种情况下,何寿山早就开始运用自变术了。
第一,他率先在台湾开展生产再造纸。再造纸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正因这样,他保住了台湾纸张盟主地位,营业额没有下降,还获得了台湾首枚环保标章。(www.daowen.com)
第二,积极向资源丰富、空间广阔的印尼、泰国和祖国内地的广州、厦门等地投资设厂、生产各种纸张。如在广州、厦门投资600万美元设立的纸厂,其产量可达其在台湾桃园纸厂的一半;在大陆江阴建立的白纸皮厂,投资1400万美元,1994年投产,这厂为永丰余集团增加2000万美元的年营业额。
第三,自我开发环保业务,让永丰余造纸公司利用汽电共生技术,大力发展环保工程业务,在1991年投资1000万台币成立永丰余工程业务,在1991年投资1000万台币成立永丰余工程公司,其后再增投资1.5亿台币,改名为瑞鹏工程公司,大力发展焚化炉建造业务。
第四,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以防造纸业日后的前途不景。进入20世纪90年代,永丰余集团已涉足化学、高科技电子、金融、证券等业务,现在显效。
正因为何寿山善于让永丰余集团自变,所以在近年造纸业全球性不景气情况下,仍业绩良好,跻身于世界50大造纸公司之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