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信用:致富之本,社会公害的根源

信用:致富之本,社会公害的根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不讲信用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信用是人类文明的果实。信用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信誉不仅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无形财富,也是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无形财富。不讲信用是一种自杀行为,害人、害社会,最终、最重的是害自己。讲信用不但是一个道德观念,还应当是一种法律要求。维系信用不仅要依靠道德约束,更要依靠法律约束。

信用:致富之本,社会公害的根源

当前,不讲信用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合同欺诈现象相当严重。还存在金融诈骗,赖账拖欠,出口骗税,虚假介绍,考试作弊,剽窃抄袭,盗版侵权,法律白条等种种不讲信用的行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和市场经济秩序,污染了社会风气,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其实,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人类文明的果实。它体现的是最根本的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体现的是市场经济必备的道德理念与法律意识,反映的是整个社会交往赖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换,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不能正常运行。市场经济需要信用,市场经济逼着人们讲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则奖励讲信用,也毫不容情惩罚不讲信用。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是要求诚实守信。

信用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诚实守信日积月累就能够形成良好信誉,而拥有良好信誉就会在社会交往和商品交换中处于有利地位。信誉不仅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无形财富,也是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无形财富。这种无形财富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甚至比有形资产更为珍贵。一个企业缺少资金,可以借贷;而缺少信用,却无法借贷,只能靠自己痛改前非,慢慢恢复信用。否则,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败。不讲信用是一种自杀行为,害人、害社会,最终、最重的是害自己。当然,个别不讲信用者可能得益于一时,但不可能得益于长久;可能得益于一事,但不可能得益于全部。有位久经商海的缅甸华侨老者解释“生意”二字说:“生”者,活也——薄利多销才能把生意搞活;“意”,立字当头,即须站立服务礼貌待客;中间“曰”字即开口说话,应该见面有迎声,问话有答声,出门有送声;下面“心”字,即须对顾客有诚心、关心和信用,这真是把“生意”道尽了。

做生意者只讲“宰你没商量”的“生意经”,至多只能获利于一时。按华侨老者所言,在“生意经”中同时注入了“道德经”,则可获利于一世——“回头客”会像滚雪球似的使你长期不衰。纵观历史,横看世界,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人能够长久立足;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也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国家能够兴旺发达。(www.daowen.com)

要发展和繁荣市场经济,就必须在广泛倡导信用观念的基础上培植和维护信誉,这样才能以良好的形象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品牌效应,实际就是信誉效应,树立品牌的过程,也就是积累信誉的过程。有的企业有的地区曾经遭受“失信之苦”,后来痛改前非,又饱尝“守信之甜”,这个经历深刻说明,对“信用”二字不能不刻骨铭心!

讲信用不但是一个道德观念,还应当是一种法律要求。维系信用不仅要依靠道德约束,更要依靠法律约束。在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同时,应当强化法律在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信用危机中的权威性,把社会信用牢固建立在法制基础上。要加快建立社会化、法制化的信用征信制度,用制度来保证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受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