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由行,我直接看到或间接了解到了日本居民日常垃圾处理情况。日本人对每一个垃圾的分类都做了细致的规定,如果分类后的垃圾,像我们小区一样又被混在一起,那么前期开展的宣传教育及居民做的基础分类工作就全部白做了,甚至会产生逆反作用。
在日本,不仅要求居民前期对垃圾做细致分类,垃圾处理中后期,政府还有一套完整有序的后续处理系统:分类后的报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罐和塑料等被送到工厂处理后做成再生产品;电视和冰箱电器等被送到专门的会社,进行专业分解再利用;至于大衣柜和写字台等木制品被粉碎型垃圾车吞进肚里后,再次粉碎成为有用之材。每天不断产生的垃圾经过分类处理后变废为宝,有的用于火力发电,有的用来建设蒸汽游泳池,从垃圾里提取的金属成为新的原料,剩下来的垃圾渣渣还能用来铺路和填海,厨房垃圾和草木灰搅拌后被制成发芽率高达98%的真正的“金坷垃”。
我们这次暑期自由行,去了日本东京江东区的一个叫台场的旅游娱乐区,那里一半的土地竟然是用垃圾填出来的。
日本几乎做到了垃圾百分之百回收,依赖的并不是什么特别先进的技术和发达的科技,而是在全民教育、宣传后,居民自觉做好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国家对垃圾处理和再生资源利用的整体制度保障,制度完善既保证了环境的整洁卫生,也促进了资源的再利用,让日本这个资源紧张的国度实现了生态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暑假转瞬即逝。8月份,我又听到了一件让上海人羞愧的事情,上海的建筑垃圾被偷偷倒在了苏州地界上,公安机关通过调查取证基本确定了责任人。事件再次引发了我对建立垃圾处理后续系统的思考,垃圾分类流于表面,如果没有健全的后续处理和资源再利用系统来保障,偷倒事件也许可以通过处罚责任人来杜绝,但垃圾分类、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又在哪里呢?(www.daowen.com)
衷心地希望我们的十三五规划里能够看到绿色生态的理念背后有垃圾处理制度做支撑,倡导老百姓绿色行动的背后能有软硬件系统设施做保障!
点评
作者从自身家庭、日常垃圾分类的真实情境入手,指出绿色理念、垃圾分类宣传推行过程中的问题;再用暑期旅游自由行中观察了解到的日本垃圾分类情况作对比,呈现了中日两国在对待垃圾处理方面百姓意识、生活习惯、街头设施、政府制度等方面的不同,表达了小作者对自己国家、自己的城市在绿色环保方面发展进步的深深期待。心怀天下,关注民生细节,是小作者体现出的情怀;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是小作者写作的特色。
点评教师:石沂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