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APEC蓝到西湖蓝:探讨蓝色中国的演变

从APEC蓝到西湖蓝:探讨蓝色中国的演变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犹如当年北京的“APEC蓝”的再现。“APEC蓝”与“西湖蓝”都说明,只要下定决心、采取措施、联防共治,霾是可以治理的。相信有一天我们能迎来的不是“APEC蓝”或是“西湖蓝”,而是真正的中国蓝。从举办G20峰会的杭州,联想到以前北京的“APEC蓝”;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畅想到未来处处都有碧水蓝天、优美生态环境的美丽中国。

从APEC蓝到西湖蓝:探讨蓝色中国的演变

南洋中学 顾 莹

“十三五”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了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其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既包括重大建设项目,也包括重大行动、重大计划、重大改革等重大任务,都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各领域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严重,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如近年的杭州G20峰会的“西湖蓝”。杭州市政府为保障G20峰会期间的环境质量,与多个环保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对燃煤电厂全面实行清洁排放改造,同时主城区全部更换“国五油”,从而进一步改善2016年的杭州空气质量。这使杭州迎来了美丽的“西湖蓝”。那美丽的蓝色令人心动,不少国人为此唏嘘。

这是不是有些眼熟?犹如当年北京的“APEC蓝”的再现。

不少国人对于我国目前严重的环境问题慷慨激昂,不满政府没有采取更有效的手段来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APEC蓝”与“西湖蓝”都说明,只要下定决心、采取措施、联防共治,霾是可以治理的。可目前当下的雾霾问题仍然是那么的严重,是政府没有采取更有力的整治措施,还是工厂没有更好地处理排放?对于环境问题的处理,我们当然不可能草率地要求所有的工厂迁出中国,从此没了工业污染,这是不实际的。随着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之前,有许多国家也曾经历过此类问题。如当年有雾都之称的英国环境污染极其严重,每年都有人因糟糕的空气离开这个世界。正如生活在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所说: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季,也是悲伤的冬日。再看看现在的英国,泰晤士河在日光下波光粼粼,湖水清澈见底,空气清新洁净。英国采取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这个模式也是我国效仿的模式。

我国之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粗放型发展方式。以资源与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换来高产出,经济增长与民生的改善两者不平衡,人们收入的增长、分配的公平性、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系等方面的改善相对滞后。这种发展方式虽然短期内能带来经济数量上的快速增长,但对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环境的生态保护、社会的安定和谐等却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这是一种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我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从数量型发展方式向质量型发展方式转型,力求转型为一种全民、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www.daowen.com)

因此,在这次“十三五”规划中,绿色的新发展理念成为了被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在未来的16~20年间,我国将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经济转型,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力求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社会。

相信有一天我们能迎来的不是“APEC蓝”或是“西湖蓝”,而是真正的中国蓝。

点评

“西湖蓝”是2016年秋天的一个热词,作者抓住了这个热点,提出了自己的环保宣言。从举办G20峰会的杭州,联想到以前北京的“APEC蓝”;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畅想到未来处处都有碧水蓝天、优美生态环境的美丽中国。

正是因为这一份期许,所以作者正视现实,清醒冷静地指出目前我们国家的环境状况并不容乐观:雾霾问题严重,资源与能源高投入高消耗,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偏重于数量型等等。发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最终还是为了生活品质的提高。发展与环保其实并不矛盾,“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就是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效平衡。带着这样的信心与热心,作者在文章的结尾由衷地提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迎来美丽的“中国蓝”。

指导教师:赵 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