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华清宫:西安协调经济与文化的美妙融合

华清宫:西安协调经济与文化的美妙融合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协调经济与文化,已然成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对我这样的游客来说,顿时产生了一种时间的错乱感,却也有一种协调美。不仅如此,在华清宫,垃圾桶都是羯鼓的形状,硬生生地提升了垃圾桶的格调,造型雅致美观,在景区内也毫不突兀。西安的协调美,不拘泥于时间的约束,跨越了时空,古朴清雅与现代时尚适当地结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留了独有的文化特点。然而,这样看似完美的发展方式背后,却有着不容乐观的现实。

华清宫:西安协调经济与文化的美妙融合

市西中学 李佳颖

中国的经济已步入了一个飞跃的阶段,与此同时,文化却悄无声息地走向衰微,我们对于文化的保留与传承,力度还远远不够。如何协调经济与文化,已然成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而在一次西安之旅中,我感觉到了我们发展中所缺少的……

初次到访西安这座古城,驶过钟楼,穿过古街,望着空中的鸟群,古香古色的感觉让人回味良久。而城墙仿佛分隔了两个世界,将城外的现代与城内的古朴两种风格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偶尔城内混入了一点现代气息,也毫无突兀之感。就像清晨的公园里,晨练跳舞,欣赏秦腔,两者并无矛盾。对我这样的游客来说,顿时产生了一种时间的错乱感,却也有一种协调美。

西安的文化,随处得以体现。我们一行人早已听闻易俗社之名,在尚友秦腔茶楼预约了位置。抵达茶楼,门匾黑底金字,颇具气势,门帘上则是一个花旦扮相的人。跨入室内,面积不算大,仅仅一楼,座椅排列整齐,都距舞台不远,小木桌上摆放着别致的小茶杯,听客一落座,就有身着长袍的服务员来为人斟满茶,脸上挂着自然的微笑。表演家们宏亮且带黄土气息的嗓音固然吸引人。而他们和台下看客的互动更令人动容,穿着现代衣服的女孩们也走上了舞台,穿上水袖体会一把做花旦的感觉,现代与古朴再次交融。

不仅如此,在华清宫,垃圾桶都是羯鼓的形状,硬生生地提升了垃圾桶的格调,造型雅致美观,在景区内也毫不突兀。人们也深受着文化的濡染,连公园里常常都能见到戏剧的表演。西安的文化,可谓无处不在。

西安的经济也同样在发展。地铁线路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不断开通,交通愈发顺畅,可地铁上同样不忘文化,装饰的唐三彩、宫灯格局、文化墙等,都具有浓浓的中国味。

西安的协调美,不拘泥于时间的约束,跨越了时空,古朴清雅与现代时尚适当地结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留了独有的文化特点。经济带动文化,文化推进经济,两相协调发展。(www.daowen.com)

然而,这样看似完美的发展方式背后,却有着不容乐观的现实。据我们此行所调查得到的结论来看,西安的年轻人,有不少甚至从未听过本地的戏剧——秦腔。“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提起陕西的民俗文化,首先闪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往往是秦腔。秦腔已经与陕西的百姓生活交融在一起,成为他们日常不可或缺的元素。贾平凹在1983年写的散文《秦腔》中说:“别的剧种可以各省走动,唯秦腔则如秦人一样,死不离窝;严重的乡土观念,也使其离不了窝:可能还在西北地区几个地方变腔走调的有些市场,却绝对冲不出往东南而去的潼关呢。”随着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原来自闭家门的秦腔日渐式微。这些即将成为国家顶梁柱的年轻人,国家的未来,对自己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的漠视,甚至是不屑一顾。当我们的经济越走越好,当我们越来越多地吸纳来自欧美、日韩的文化时,我们本身的璀璨文化却遭到了忽视。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吗?当然。平常语文课的学习,只要我们是用了心的,不仅仅只认为它是一门考试科目,而是怀揣着一颗想要探寻中国文化的心,将所学的传递开去,这样即是对文化的传承,我们目前尚不能以一己之力改变文化滞后的现状,但是传播所学一点浅薄知识,每个人微小的工作,可能就会使未来大有不同。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之时,正是我们的努力实现之时。

点评

李佳颖同学在这次学校组织的假期文化游学中,关注了传统文化悄无声息地走向衰微,而我们的年轻人“对自己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的漠视,甚至是不屑一顾。当我们越来越多地吸纳来自于欧美、日韩的文化时,我们本身的璀璨文化却遭到了忽视”。小作者敏锐地提出了一个传统文化保护的大命题,在国家提出“十三五”的大政方政的背景下,我们更要关注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点评教师:周家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