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中学 张逸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用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谋篇布局,其中,“创新”被无可争议地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创新”一词被提及71次,且有写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毫无疑问,创新和我们高中生息息相关,也理应成为我们的学习核心。在初中的时候,我参加过青少年创新大赛,在最后的课题展示与答辩时,我看到了许多其他同学的研究方向。印象颇深的有小学组的结合汤勺和漏勺于一体的厨房用具,以及高中组的海水净化装置。前者的改良版汤勺虽作为研究来讲太过简陋,但是却胜在实用上。后者的海水淡化装置是由一位高中同学看了各种资料后独自一人拼搭出来的,还请专业部门检测过淡化后的水资源品质,测试结果非常好。其实何止创新大赛,我的一位同学在高中创建了高中生创客项目,这也同样旨在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创客活动筹集各方牛人,我去现场看过,有拿着电脑编程,或是互相交流课外所学,氛围很棒。
综上种种,都给了我一个很直观的感觉,就是我们不缺创新的想法。缺的是什么呢?我想,我们大多数人缺的是一个继续发展的空间。说的功利一些,那就是我们研究一个很有新意和价值的课题,小有成就,但在比赛结束后,又匆匆放弃,它最终只是成为我们简历上的一笔,而不是有发展前景的项目。
当我们走到街上,不论是看电子产品、服饰配件,或是我们看不到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等,我们都不能否认现在我国的劳动力素质还是得到全世界认可的,各种品牌都乐意于在我国建厂生产,再出口外国。有了这些比较再看国内一些品牌,虽有创新之心,却似乎力有不足。就高中层面而言,我觉得学生所谓的没有创新意识,并不是外界归结于的我们当下缺乏创新精神,而是拥有创新精神的同学很多都迫于外界原因暂停了他们的研究,其实只要坚持“十三五”中提到的“创新发展”,很多人一瞬间小小的想法是具有深挖的潜力的。比如海水淡化装置,如果能真的继续改造和提高,说不定就可以应用于实际。什么叫有深挖潜力?就是这种创新的产物和精神具有生命力,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质量更高,并在近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而符合这样要求的创新,在创新大赛上,有太多太多。很多参赛作品的创意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再结合上所学的学科知识,就有了发明创造的雏形。
除上述提到的要坚持创新“发展”外,创新另有它长远的意义。正如文件中说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它的地位不言而喻。“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着很大的下行压力,各种传统产业几乎接近市场的饱和度,很难再谋求什么巨大的提升空间,反倒是一些新兴产业,如互联网相关产业等主打创新的领域容易打开市场,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以拉动消费,帮助中国经济缓解下行压力。而这,需要的都是创新。(www.daowen.com)
作为一个高中生,我们也确实应该把创新记在脑中。富有创新意识不仅能帮助我们在日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更重要的是,在一个从少年至青年人人都想要创新的氛围中,我们的国家会在各个领域都具有活力。而一个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国家,一个青少年格外活跃的国家,其未来的发展势头是难以估量的。创新不仅使我们个体具有竞争力,也是我们国家能经久不衰的要素之一。
当然,创新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真正做到富有创新意识,就必须在生活中保持敏锐,在学习上学得踏实,在头脑里埋下创新的种子,那我们就一定可以有所收获。创新不一定就是新的实物的诞生,它可以是一种思维的新角度、处事的新方法,只要是有意义的改变,都是我们创新的表现。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尝试创新、践行创新并得以长期发展,那是我们生命年轮里镌刻着的花纹。而我们的祖国也将在万众创新的土壤中,实现腾飞的梦想!
点评
创新,时下的一个流行词汇,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作者以自身参与科技创新大赛的经历为文章起点,细数创新种种。在夸赞同学们的创新想法之余,笔锋一转,直言当今创新领域中的问题所在:“我们不缺创新的想法”,“缺的是一个继续发展的空间。”作者虽未深究其原因所在,但作为读者,也不难发现作者所言确实不虚,并多多少少能想到其中的原因,而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这种缺失更亟需弥补。借此,作者呼唤创新的土壤,憧憬创新的未来,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全文一气呵成,理性感性兼具。
点评教师:戴峥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