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财务人你是否碰到过一位不懂财务的老板,跟他讲了半天财务情况他却一脸懵圈地看着你。你是否拿过一份现金流量表给老板,但他还是问,“我们的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遇到这种情况,除了尴尬,财务真的不知道从何说起。
为什么老板总是看不懂财务总监的报表?这是因为有七座大山横亘在老板与财务报表之间。
第一座大山是关于借方和贷方。
这里所说的借方和贷方,既不是借钱也不是贷款,只是一种记账符号而已,是三大财务报表上面关于每个项目增加或者减少的一种记账符号。
财务总监们因为整天谈着“借牛肉火锅,贷牛肉”,不自觉地就陷入了“借贷”的舒适圈,忽略了坐在对面的人可能消化不了这些东西而一脸蒙圈的情况。
作为财务总监,如果我们可以忘记借贷,记住加减,比如“借牛肉火锅,贷牛肉”,其实就是“牛肉火锅增加,牛肉减少”的意思。在记账时,要考虑什么项目增加,什么项目减少,这样就可以与老板们同频了。当然,当老板们遇到财务说借方或者贷方的时候,多问一句“你说的是什么增加什么减少”,就不怕听不懂或者非要不懂装懂了。
第二座大山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记账规则。会计上的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就是权责发生制的核心使用科目,虽然从会计准则上已经不要求使用,但是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还是应该要考虑使用。预提费用是指业务活动已经发生了,但是付款时间还没有到,比如说企业的供应商的账期采用月结60天,也就是说当月采购的材料,付款时间要在3个月以后,预提的意思是不管是否付款,都应该根据付款义务先核算。摊销则反过来,比如说房租付三押一,付了三个月的房租,如果当期一下子全部计入费用,当期的房租费用就高出三倍了,报表显示伪超支,后面两个月房租就没有了,于是报表显示伪节约,这样不利于决策。待摊费用其实就把这些不属于本期的费用放入待摊费用,在后续的收益期间里面分期摊销,让每一期的费用都能够真实的反映业务活动的情况。
老板们永远想不明白,明明每个月的运费有几百万元,在报表上为什么就不翼而飞了。诸如此类的点点滴滴,造成了老板对财务的不信任。财务总监们疲于奔命地解释:这个物流费用3个月才结算一次,在9月份报表中才可以反映出来。然而老板可能已经崩溃:财务的报表是不能看的。
其实老板需要的只是弄清楚每个月到底赚了多少钱,然而财务的收付实现制的做法足以让他彻底崩溃。有的财务总监会说:“会计准则不要求预提,不要求摊销,但是会计准则可不问你是否有在创造价值。”不做预提不做摊销,就会出现伪超支和伪节约的情况,而且每个月都会循环往复地存在。财务的疲于奔命,换来的却是老板和管理层因为不理解而对财务的信任坍塌。
第三座大山来自各种“调整”。
账外收入和账外费用的不及时确认就会带来“调整”。当然,数据的不及时、不准确也会带来“调整”。财务数据的及时、准确是会计的基础。
对于账外收入和账外费用的财务控制必须严防死守,从业务前端的每一个入口严格把关,及时录入,及时记账。按照稻盛和夫的说法是“一一对应”,即每时每刻,票、钱和账都要做到一一对应。不然,如果你的财务报告中写“这个月的报表中有50万元是去年12月份的未记收入,下个月的报表中有去年9月份的未记费用”,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的次数多了,老板和管理层就会很崩溃。当然,如果你把账记错了,把制造费用记到了管理费用里,次数多了同样让人对你的能力产生质疑,所以一定严控账外业务。
在销售眼中,收入其实是收款,而且是含税的;工程项目类的销售收入是签单额,并不是报表中的收入。在财务眼中,收入是不含增值税的;工程项目类的销售收入,是可以实现收款权力的完工百分比金额。
当大家都在用“收入”概括这些不同的概念时,就会出现一团乱麻的情况,结果大家整日在诸如此类的分歧中浪费生命。(www.daowen.com)
当然,不只是收入,成本费用的定义也是一样。还有一些名词的简称也是如此,比如产品、客户、供应商等。所以,强烈建议财务总监组织做一个企业常用语字典,否则,这个沟通其实是不增值活动。
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们需要区分两个概念:成本费用和资金占用。曾经有位企业家朋友做了一个利润表,然后把他们的设备、办公家具等全部算进了成本费用。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
没有经过系统财务训练的人很难区分清楚成本费用和资金占用的概念。
比如,昨天你去超市买了2箱方便面,花了200元,请问这个是成本费用还是资金占用?习惯上,我们会跟家人说花了200元。现在,我们分析一下,这200元到底是成本费用还是资金占用。
我认为是资金占用。我们都知道,货币的产生是物物交换的需要。如果你手中有200元,你可以用它去交换你想要的东西。现在方便面还在,资源就在,因此就是资金占用。那什么时候才是成本费用呢?把这两箱方便面吃掉,或者送给别人了,或者这些方便面全都变质了……在诸如此类的情况下,这200元才是成本费用。
在企业里,哪些是成本费用呢?差旅费、招待费、人工成本等,这些都是成本费用。
在企业里,哪些又是资金占用呢?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存货,还有厂房、设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都是资金占用。还有一个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就是客户欠我们的应收账款也是资金占用。
第六座大山是关于折旧和摊销的年限在经营者的理念和会计准则上严重不一致。
比如,某些固定资产明明已经报废,但账面资产还在,每个月继续折旧,或者虽然早就完成了折旧,但是资产还可以使用好多年。
诸如此类的现象比比皆是,建议财务总监要定期清理固定资产,至少一年要清理一次,找到那些明明已经报废却每个月还在折旧的固定资产,对这些资产做减值处理。当然,如果考虑到准则和税务筹划的需要,至少要有一个管理报表,让资产的折旧和摊销调整到跟实际经营的金额一致。比如,财务上按照8年计算折旧,实际只有5年的寿命,那么管理报表就按照5年计提,财务报表项目按照会计准则来计算即可。
第七座大山是会计科目和管理科目。
在所有的会计科目中,一级科目是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二级科目就变成了办公费、招待费、工资和福利费。
强烈建议财务总监在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之间再增加一级科目,把以前的二级科目变成三级科目。增加一级与管理相关的科目,简称为“管理科目”,包括老产品升级、新产品开发、老客户管理、新客户开发、供应商开发、供应商管理、人才培养、人才招聘、质量成本等诸如此类的与业务活动类型直接相关的成本。这样分析起来,跟管理层才能同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