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究目标成本法的实践应用

探究目标成本法的实践应用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目标成本的核心逻辑是:1. 目标成本法开启在新产品的设计阶段,贯穿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2. 根据目标市场客户的需求来定义目标价格;3. 目标成本=目标价格-目标利润;4. 全员参与降本,确保目标成本的实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研究丰田的目标成本法,相关的案例和书籍都可以查到,我在此不再赘述。

探究目标成本法的实践应用

先有成本还是先有利润?问这个问题,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收入-成本=利润,当然是先有成本。然而事实上,成本可以是无止境的,需求也可以是无上限的,所以一定是在可实现目标利润的前提下,去寻找可允许的成本。

以我曾辅导过的一家企业为例。该公司的销售经理问,他们的竞争对手有一款产品,每年利润高达几千万元,竞争对手的价格是16.5元/米,而他们的成本就要19.1元/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打败竞争对手?

了解这个情况之后,我去找他们公司的生产总监。生产总监告诉我说:“销售简直是胡扯,怎么可能我19.1元/米的成本竞争对手只卖16.5元/米?”

同样一件事情,两人的说法却不相同。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件事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它们根本就不是一样的产品;另一种情况,可能真的是成本太高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可以看出他们公司在管理上还有很大的空间。

我让销售把他们公司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样品都拿过来,让研发部把两个产品放在显微镜下,先观察到底是不是同样的产品。经过对比,我们发现成本是19.1元/米的产品表面涂层是售价为16.5元/米的10倍以上!于是我请核价人员按照16.5元/米的质量要求(注意:质量要求不能牺牲)来核算生产成本,结果是14.5元/米。看到这个数字,销售非常开心。他说:“只要按照14.5元/米生产出来,我就可以卖17.5元/米!”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当我们在抱怨外部竞争激烈、订单不足的时候,其实却把到手的订单拱手让人,这又是多么惨痛的教训!

无独有偶,我辅导过的深圳的一家公司,在与竞争对手竞标时在报价的环节就铩羽而归,原因是该公司董事长认为自己的成本太高,更奇怪的是自己的材料成本比竞争对手的价格还要高。董事长觉得这件事情很离谱,于是开始调查这事件背后的问题。经过一番调查,才得知由于报价时拿不到样品,生产、采购、研发、技术、财务等部门都想风险低一点,压力小一些,并且他们认为其他部门也不知道样品的情况,于是就在价格上多报一点。比如采购正常1元钱,但是不知道1元钱够不够,于是就加一点,报价1.1元。他们认为自己加价少,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而生产部这边本来可以用2元钱就搞定,他们认为再加2角钱,不会影响大局。就是这样,在每个环节每个部门都认为自己加一点影响不了最终结果,但是积少成多,最终他们的材料成本比竞争对手的报价还高,就这样遗失了订单。(www.daowen.com)

其实这是目标成本的逻辑,当年丰田就是用目标成本法独步武林、雄霸天下的。其目标成本的核心逻辑是:

1. 目标成本法开启在新产品的设计阶段,贯穿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

2. 根据目标市场客户的需求来定义目标价格;

3. 目标成本=目标价格-目标利润;

4. 全员参与降本,确保目标成本的实现。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研究丰田的目标成本法,相关的案例和书籍都可以查到,我在此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