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民非农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农民非农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322005—2010年石家庄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内部构成增速比较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石家庄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2011.农民与市民的收入差异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心城区周边的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1978—1985年,农民收入增加较快,保持两位数的增长。②1988—2000年增长速度继续加快,这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速度逐年下降但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不无关系,标志着农民非农就业开始增加。

农民非农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伴随着中心城区“退二进三”的进程,石家庄都市区内的外围县市接纳了城市工业的转移,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格局。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农民开始出现了兼业现象,大部分农民利用空闲时间在建筑工地打工,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图4-29,图4-30)。

图4-29 2008年石家庄都市区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比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石家庄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图4-30 2008年石家庄都市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比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石家庄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农民之所以有空闲时间打工,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根据各县市的数据(表4-11),与2002年相比,2007年石家庄都市区四县市的人均播种面积均有提高。正定县由2002年的13.0亩/人提高到2007年的15.0亩/人,栾城县由2002年的6.3亩/人提高到2007年的15.8亩/人,藁城市由2002年的13.1亩/人提高到2007年的24.4亩/人,鹿泉市由2002年的8.4亩/人提高到2007年的11.3亩/人。与2002年相比,2007年人均播种面积增加,这表明了农业生产效率在都市区范围内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有机会从事非农产业,而且非农产业的收入往往比单独种地要高很多。

表4-11 2002年与2007年人均播种面积比较

续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石家庄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08.

1)收入来源及构成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农民非农就业增加,劳动力市场多样化,石家庄农民人均收入从1997年的2 837元增加到2010年的6 557元,从农民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年石家庄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52.1%,比1997年提高了26.5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纯收入在总收入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总体趋势是下降的,2010年石家庄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占总收入的40.9%,比1997年下降了28.9个百分点;而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虽然所占比重不高,但呈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3.6%上升到2010年的7.3%,可见,非农就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极为明显(表4-12)。

表4-12 主要年份石家庄农民收入水平、收入构成及变化(1997—201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石家庄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2011.
*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人均纯收入

此外,从居民家庭收入内部构成来看,本地企业的劳动构成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来源,且本地企业劳动的比重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2010年本地企业劳动收入比重占工资性收入比重的72.87%,与1997年相比,提高了8.65个百分点。非企业组织劳动又可以理解为集体组织劳动,它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由1997年的20.52%下降到2010年的10.07%,下降了10.45个百分点。这也与乡镇企业自20世纪末期的不景气密切相关,说明非企业组织劳动或者集体组织劳动已经不再是农民非农就业的主要来源,本地兼业性劳动成为了农民非农收入的首选途径。外出从业收入呈现缓慢增加趋势,但变化不明显,1997年至2010年这13年来,外出从业收入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仅增加了1.7个百分点(图4-31)。

图4-31 1997—2010年工资性收入内部构成比较

(注:左图1997年,中图2005年,右图2010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石家庄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2011.

家庭经营的收入增长中,服务业的收入增长较快。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4 967元,比上年增加了323元,增长6.5%。其中,家庭农业总收入为3 525元,比上年增长6.07%;家庭工业经营总收入400元,增长2.5%;家庭服务业经营总收入1 042元,增长9.4%(表4-13)。

表4-13 主要年份石家庄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内部构成(1997—2010) 单位: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石家庄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2011.
*全年总收入等于人均总收入

就家庭经营收入内部构成增速来看(图4-32),2009年以前,农业的增速要高于工业和服务业,2009年以后,服务业的增速超过农业,成为拉动家庭经营收入的主导力量。

以上分析说明,2000以后的农村地区收入主要来自工资性收入,农民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表明农村地区均已经开始突破传统的以自家耕作为主的收入结构。

2)收入阶层的变化

随着城市的建设,中心城区和外围县市都在快速发展中,这一过程伴随着城市各阶层的分化,最典型的现象是市民和农民收入差异的扩大。就外围县市而言,产业结构的转变和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不仅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带来贫富差异的加大,从外围县市人口收入来源及构成来看,非农就业、行业间工资收入的差别以及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造成收入阶层的分化。

(www.daowen.com)

图4-32 2005—2010年石家庄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内部构成增速比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石家庄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2011.

(1)农民与市民的收入差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心城区周边的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1978—1985年,农民收入增加较快,保持两位数的增长。②1988—2000年增长速度继续加快,这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速度逐年下降但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不无关系,标志着农民非农就业开始增加。③进入2000年以后,伴随着非农化的快速增长,石家庄农民的收入持续突破3 000元、4 000元、5 000元、6 000元。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得更快,相比2001年的6 805元,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8 230元,增加了11 425元,同时,城乡差距比也由2001年的2.16扩大到2010年的2.77(图4-33)。

2010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如果计入农民的生产性投资,城市居民享受的医疗、保险等福利性收入和隐性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还要更大。

图4-33 石家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2001—201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石家庄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1.

(2)农民内部的收入差异

社会收入阶层的分异不仅表现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差异上,也表现在农民内部的收入两极化上(图4-34)。比较十年来河北省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村家庭收入可以看出,虽然低收入3 000元以下的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3.17%下降到2010年的1.12%,3 000元以上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多,由2000年的29.74%上升到2010年的79.17%。很大原因是农民近年来收入确实有增加的趋势,但3 000元以上的分化会更明显。这样一来,低收入和高收入之间的差别会越来越大,导致了农民内部的收入两极化。

图4-34 河北省主要年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组占全部户数比重(2000—2010)

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经济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城乡内部收入差距

2008年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0,石家庄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75。而同期都市区四县市中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偏小,其中正定县城乡差距比为1.81,栾城县为2.09(2007年数据),藁城市为1.91,鹿泉市为1.87(图4-35)。可见都市区四县市城乡差距明显小于全市与全省水平。从发展上看,2002年以来,都市区4县市的城乡差距也保持在相对较小的水平,在1.5—2.0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波动。

城乡收入差距相对较小的原因,并非来自于较高的城乡收入水平。具体来看,2008年都市区四县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0.5万—0.7万(表4-14)。相比于全市平均水平来说,农村水平大致相当,甚至好于全市平均水平。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0.9万—1.4万,明显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可见,较低的城乡收入差距原因是相对较好的农业基础与相对一般的城镇发展水平共同形成的,是一种低水平条件下的均衡状态。

表4-14 都市区四县市城乡收入一览表 单位:元

续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石家庄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9.
正定县统计局.正定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M].内部发行,2002—2009.
栾城县统计局.栾城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M].内部发行,2002—2009.
藁城市统计局.藁城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M].内部发行,2002—2009.
鹿泉市统计局.鹿泉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M].内部发行,2002—2009.

图4-35 石家庄不同层面的城乡收入比较(2001—200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石家庄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9.

3)消费结构的变化

总体而言,农民收入的增加改善了农民生活,从表4-15可以看出,食品占总生活消费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1997年食品占46.79%,2010年为35.52%,与1997年相比,下降了11.27个百分点,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等支出增长突出。食品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表明农民生活消费结构逐步改善(石家庄市统计局,2008)。

农民住房自有率接近100%。2006年年末,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60.5m2。99.8%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方式城镇化。2006年年末,全市11.7%的乡镇地域内有火车站,69.1%的乡镇地域内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66.4%的乡镇有邮电所,96.4%的乡镇有储蓄所,11.2%的乡镇有公园,79.8%的乡镇有综合市场,22.9%的乡镇有农产品专业市场。全市69.2%的镇实施集中供水,22.5%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35.0%的镇有垃圾处理站。全市98.5%的村通公路,99.2%的村通电,99.0%的村通电话,98.7%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30.1%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34.1%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73.3%的村有沼气池,24.2%的村完成改厕。56.4%的村地域内有50m2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99.9台,固定电话58.8部,手机81.7部,电脑2.5台,摩托车49.4辆,生活用汽车5.4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2006年年末,全市9.0%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14.3%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100%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64.1%的乡镇有敬老院。97.0%的村在3km范围内有小学,89.3%的村在5km范围内有中学,47.0%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25.2%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28.5%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38.3%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83.3%的村有卫生室(站、所),85.7%的村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8.1%的村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石家庄市统计局,2008)。

表4-15 主要年份石家庄农民生活消费构成(1997—201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石家庄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