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980年,石家庄市全市人口达100.1万,非农业人口为78.3万,市区人口已发展到66.2万人,建成区面积增至57km2,工业总产值为37.5亿元。
自1949年以来,石家庄市人口增长快速,31年共增加72.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3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4.3%,其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情况见表4-2(石家庄市规划局,1994)。
表4-2 1949—1980年石家庄市人口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石家庄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石家庄地区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其自然增长率占40%,机械增长因素占60%,增长较多的是“一五”期间和“四五”期间。因为“一五”期间工业项目多,“四五”期间省会迁往石家庄等。10年进市人口增加30万人,占30年机械增长的71%。1978年至1981年非农业人口四年增长157 922人,平均每年增长39 480人(石家庄市规划局,1994)(表4-3)。
表4-3 1978—1981年石家庄市人口增长原因分析
资料来源:石家庄市规划局.石家庄市规划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其增长原因如下:
1978年至1981年,石家庄市机械增长人口快,主要是招工、招生、知青回城、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据测算,到1985年,尚有四万多人进入劳动年龄组,加上1981年前的剩余劳动力,共有5万—6万劳动后备力量。因此,城市劳力资源是自给有余的。
1981版城市规划响应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的精神,对市区人口进行控制,对工业的安排开始向市区以外的小城镇及工业点布局。上述说明了规划力在城乡格局变化中的体现(图4-9—图4-13)。
1981版城市规划在扩大郊区和小城镇布局的意见中指出(石家庄市规划局,1994):
现在的郊区是1964年划定的,全市总面积284km2,郊区181km2,市区57km2,矿区46km2。总人口100.1万人,农业人口21.8万人,非农业人口78.3万人,市区人口66.2万人。耕地面积1.3万m2,其中郊区0.99万m2,矿区0.3万m2。市、郊面积比为1∶3.1,而人口比则为2.8∶1。人口密集,郊区过小,带来很多问题。一些与市无关的建设项目也被挤到市区建设,扩大了城市规模,不能发展建设小城镇(石家庄市规划局,1994)。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很多困难,除必需的粮食种植外,蔬菜、瓜果种植面积少,倒茬不够,在数量、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其他副食品自给能力很低。为此需要扩大郊区。
为了解决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个规划方案如下:
方案一:现有郊矿区加上藁城市的大同、岗上、丽阳、邱头等四个公社(炼油化工区),正定县滹沱河以南的西兆通、南村、宋营、留村、二十里铺等五个公社,栾城县北部的方村、娄底等三个公社,获鹿县全部。全市面积由284km2扩大到1 230km2,为现状的4.3倍。全市总人口155万人,为现状人口的1.5倍。耕地增加到6.6万m2,为现状的5倍(石家庄市规划局,1994)。(www.daowen.com)
方案二:方案一范围加上正定县和井陉县全部,总面积为2 982km2,为现状的10倍,总人口为216万人,为现状的2倍,耕地达11.9万m2,增8倍(石家庄市规划局,1994)。
图4-9 石家庄市建成区历史演变图(1902—1984)
资料来源:石家庄市规划局.石家庄市规划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图4-10 石家庄市郊区行政区划图(1989.12)
资料来源:石家庄市郊区志编纂委员会.石家庄郊区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
图4-11 石家庄市郊交通图(1989)
资料来源:石家庄市郊区志编纂委员会.石家庄郊区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
图4-12 石家庄市行政区划历史变迁(1994)
资料来源:石家庄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石家庄地区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图4-13 石家庄市行政区划历史变迁(1998)
资料来源:石家庄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石家庄市志(第二卷)[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