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这一状况,当日本经济战后稍微有所好转时,日本当局就重点关注农村的凋敝现象,以此扭转城乡失调的局面。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片面重视工业、忽视城乡差距拉大为代价的。有数据显示,1959年日本农民的收入水平仅相当于市民的60%,这种收入差距导致农村人口急剧流向城市,地域间差异不断扩大,传统农村社会迅速凋敝,乡村人口急剧减少。为此,日本采取了下列一系列措施。
日本是个岛国,耕地面积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6%,二战初期城乡差距较大,农业资源大量流向城市,耕地被大量占用,农业生产出现萎缩的状况。针对这一状况,当日本经济战后稍微有所好转时,日本当局就重点关注农村的凋敝现象,以此扭转城乡失调的局面。
日本的城乡统筹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这个时期日本的人均GDP达到5 000美元,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片面重视工业、忽视城乡差距拉大为代价的。有数据显示,1959年日本农民的收入水平仅相当于市民的60%,这种收入差距导致农村人口急剧流向城市,地域间差异不断扩大,传统农村社会迅速凋敝,乡村人口急剧减少。
图3-1是东京都市区在1940—2000年间的人口变动情况,可以看出,1950—1960年仍处于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其中东京23区和外围4县的人口基本保持稳定,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东京的近郊区(王宏远等,2007)。城市周边的区域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都市区外围县市的人口增长速度极其缓慢,表明郊区化特征显著。为此,日本采取了下列一系列措施。(www.daowen.com)
图3-1 东京1940—2000年间的人口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王宏远,樊杰.北京的城市发展阶段对新城建设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7,31(3):20-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城乡关系发展理论与实践以石家庄为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