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框架是采用了资本循环的分析框架理解资本主义再生产方式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理论空间化转向是在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对话中展开的。列斐伏尔将空间和地理的分析带进马恩城乡关系理论中,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的一面。列斐伏尔借助马克思对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分析来分析资本主义的资本矛盾。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空间是一种沿着有益于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轨迹创造出来的产物。列斐伏尔极富创意的空间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城市研究。
大卫·哈维在《资本之谜:人人需要知道的资本主义真相》一书中,分析了资本演化的地域分布,他提出了地理学的三个准则,分别是打破资本积累的地域限制,恰当的时间和地点,经济活动集中在某地区。此外,还分析了资本地域分布的特殊例子——城镇化建设。为了更好地解析资本主义的城镇化进程,哈维于1978年在《资本主义中的城市进程》一书中提到有两种资本循环,第一种是对于商品生产的投资,第二种是对于像道路和建筑一样的固定资本的投资(Harvey D,1978)。第二种循环中的投资可以暂时性地缓解由于第一种循环汇总的过度积累造成的危机。哈维认为,空间布局的形成和空间经济的机能被视作处于危机中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中心问题。首先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通过消费品进行商品的消费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商品的消费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又通过更多的劳动力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接下来,生产的剩余价值分别进入资本市场和政府职能中,用于更大层面的社会再生产,从而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循环往复,通过资本的无限循环使社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Harvey D,1978)。
图2-17 资本的循环(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Harvey,D.(1978).The urban process under capitalism:a framework for analy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1-4):101-131.
除了以“生产”为切入点的分析方法,还有以“消费”为切入点的分析,其代表人物是卡斯特尔。他认为集体消费满足了空间单位与社会单位的一致性,因此,它应该成为城乡关系的研究对象。在集体消费的视角下,城市被看作是一个组织起来以提供每日生活所需各种服务的系统,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国家的指导或控制。
总体上看,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空间对立的分析、建构城乡和谐关系的理论以及新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带来的启示是需要重视和分析资本力量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要重视政府角色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