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甘肃大旅游产业项目
(2)项目内容
依托丝绸之路旅游线、华夏文明黄河旅游线、大香格里拉旅游线等谋划做大做强三条国际精品旅游项目;依托甘南—陇南—定西—白银—平凉—庆阳红色旅游资源谋划培育甘肃红色旅游国际精品旅游项目;依托天水—陇南先秦、三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谋划历史文化国际精品旅游项目;依托建设兰州、天水、平凉休闲度假旅游谋划国际精品休闲度假旅游圈项目;依托兰州、天水、平凉、敦煌、嘉峪关—酒泉、张掖等六个旅游集散中心城市,谋划国际精品“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项目。
通过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组团发展,谋划甘肃丝绸之路国际精品旅游项目,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的客观需要,是提升甘肃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甘肃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2.政策依据
(1)国家层面的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10] 29 号)指出:“扶持壮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加大旅游产业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内外交通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支持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甘南香巴拉、黄河风情、麦积山、崆峒山、黄河石林等精品旅游线路和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建设,积极推进庆阳、会宁、腊子口、哈达铺等红色旅游基地建设,加快白龙江、小陇山、祁连山林区森林旅游发展。扩大旅游产业经营范围,扶持旅游产品开发。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旅游业培育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黄金发展期和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攻坚期,旅游业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
(2)甘肃层面的政策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 年2 月14 日)指出“发展壮大旅游业。”“以建设西部旅游胜地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着力打造“321”精品旅游线路,做大做强丝绸之路、华夏文明黄河旅游线、大香格里拉三条国家精品线路,积极培育甘南—陇南—定西—白银—平凉—庆阳红色旅游、天水—陇南三国古迹成长型旅游线路,全力建设兰州、天水、平凉休闲度假旅游圈。“围绕建设兰州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天(水)平(凉)和酒(泉)嘉(峪关)地区性旅游集散中心,大力促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新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加快旅游项目开发和景区景点建设。”
3.可行性分析
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也高度重视旅游业在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不断增强最终消费力”。温家宝总理指出:“旅游业兼具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集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于一体,是一个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太、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www.daowen.com)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国发〔2009〕41 号)首次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两大战略目标,把旅游业摆到了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地位。甘肃加快发展旅游业具有很好的条件和基础,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1)政策优势。我省在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 [2010] 29 号)文件精神中,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实施品牌带动、项目支撑、市场开发、旅游畅通、产业融合、旅游富民、素质提升、人才强旅8 大任务,落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规划、加大政府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强化目标责任6 大具体保障措施,政府实实在在的支持政策是甘肃旅游业大发展最有力的比较优势。
(2)区位优势。甘肃是西北各省区的区域纽带,连接着陕、宁、青、新,也连接着周边的内蒙古与四川。国家旅游局对外推出的主要旅游线路中,丝绸之路、香格里拉、黄河文明、万里长城、红色革命、青藏铁路6 条线路都与甘肃息息相关,以兰州为中心的主要旅游线路连接着周边省区。甘肃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也是进入九寨沟旅游线的重要通道,因此,建设国家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的区位优势明显。
(3)资源优势。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故乡,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始祖文化、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甘肃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冰川雪峰、大漠戈壁、森林草原、峡谷溶洞、丹霞砂林交错分布,自然风光独特;甘肃是多民族交汇融合区,生活习俗、节庆礼仪、宗教信仰各异,民族风情丰富多彩;甘肃也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长征的主要途经地和会师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新能源基地、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和航空航天基地,发展旅游新业态空间广阔。特别是甘肃位于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丝绸之路和敦煌旅游已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品牌吸引力、竞争力和独特的资源优势。
(4)发展机遇。当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和战略提升期。近年来,我省实施的旅游产业“三年翻番与质量提升计划”,使得旅游发展全面提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行业管理更加规范,市场开发成效显著,产业队伍素质提升,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管理职能逐步加强。2010 年,甘肃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取得了36.3%和40.2%的高速增长,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速和绝大多数省区的增长速度。从旅游收入来看,甘肃旅游年收入从100 亿元进入200 亿元大关用了3 年时间,而2011 年就从200 亿元进入300 亿元大关,仅用了一年。从全国各省区市排名来看,过去3 年中,甘肃旅游业收入增幅有两年排名全国第二位。这种发展势头在全国是不多见的。甘肃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还不大,但这几年甘肃旅游发展全面提速,旅游收入占CDP的比重达到了5.7%,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了,旅游发展的形势正显现出谋划发展壮大甘肃大旅游产业是一个极好的机遇期。
4.价值意义
(1)经济价值
旅游产业最大的特点是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对相关行业带动性强,可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行、住、食、游、购、娱”六大要素,直接涉及29 个经济部门,与旅游相关的行业、部门已超过110 个。谋划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提高三产的比重,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据有关资料显示,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就业方面的贡献,旅游业就业层次多,就业种类全,就业方式灵活,就业市场广阔,发展旅游业还有助于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2)社会价值
谋划甘肃丝绸之路国际精品旅游项目,有利于促进甘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温总理说“旅游业兼具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旅游与其他产业相比较,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要求高的特点,是国际上公认的“无烟工业”和“朝阳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实现对相关资源的永续利用,能够有力地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并对缓解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作出积极贡献。从全国的形势看,我国旅游业正迎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加快谋划发展壮大甘肃大旅游产业,不仅对甘肃旅游业发展而且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示范意义
谋划甘肃丝绸之路国际精品旅游项目,有利于提升甘肃形象,推动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目标的实现。从文化甘肃的角度来看,甘肃文化旅游以“丝绸之路”旅游产品为主线,汇聚了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始祖文化和红色革命等多元文化。有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2 处世界文化遗产,72 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5 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 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等一批现代舞剧驰名中外,《读者》发行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被誉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从生态甘肃的角度来看,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地带,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地形复杂,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分布着8 个不同的气候类型区,植被种类多,地质构造独特。不仅有大漠戈壁、黄土高原、草原森林、冰川雪峰,而且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多种地貌类型被地质学家称为“最丰富的地质和地表特征博物馆”,极具旅游观赏性和开发价值。从现代甘肃的角度来看,甘肃不仅有许多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也先后形成了石油化工城兰州、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钢城嘉峪关、镍都金昌、铜城白银、卫星城酒泉等一批工业基地和现代化城市,成为各具特色的旅游城市和新的旅游目的地。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产业正在崛起,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也正在开工建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最大的卫星发射基地,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九个骄人的第一,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基地。谋划甘肃丝绸之路国际精品旅游项目,加快了世界对甘肃的了解,也使甘肃尽早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