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甘肃在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源开发严重破坏生态、制度保障机制严重缺失、重发展轻保护、开发强度较大等。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和“八个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站在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战略高度,着力部署和推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指导发展行动,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实践中出现不敬畏自然、不尊重自然、不保护自然、不顺应自然的种种现象,都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深入、不牢固、不扎实、不坚决有关。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的六个重大理念,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树牢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保护和整治力度,加强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绿色发展意识。要认真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深刻教训,严格履行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坚决有力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让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理念在陇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决落实生态文明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制定修改的生态建设的法律制度就有十几部之多。但是,一些地区、单位、部门、干部在工作中还存在着“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在立法层面为破坏生态行为‘放水’”“不作为、乱作为,监管层层失守”等现象,致使局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并带来不良社会影响。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生态建设方面的法律制度,坚决落实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度等战略部署,用制度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时代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性的瓶颈问题,切实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大祁连山等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整治、修复和保护力度,坚决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www.daowen.com)
创新绿色发展建设机制。要完善绿色产业构建机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加快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要完善宏观调控机制,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企业的第一选择,变成企业的自发自觉行动,实现真正的绿色发展。要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完善投融资机制,建设各种资本积极参与生态屏障建设投融资机制。要完善绿色消费机制,鼓励广大人民群众践行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构建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新方式。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统筹补偿资金,完善补偿标准,明确补偿范围,规范受补偿主体的责任。完善生态保护问责机制,从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强化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建设层的生态保护意识。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增强环保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建设协调有效顺畅的多部门协调机制。总之,通过创新绿色发展建设机制,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美丽中国和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建设。
[1]原载《甘肃日报》2017-09-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