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替政府承担了部分社会职能,如自办学校、医院及后勤服务单位等。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已成为严重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大难题。
1999年10月22日,全国国有企业分离社会职能工作座谈会在福州召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要加快国企分离办社会职能的步伐。2000年6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联合颁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2002年4月26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教育部、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颁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经贸企改〔2002〕267号),要求国有企业剥离办社会的职能,逐步推进学校、医院等公益机构与企业的分离,进一步减轻企业分担。
面对就业压力大的现实,中共中央在2002年9月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作为国有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重要形式,强调这项政策是统筹考虑国有企业改革与促进再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11月18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税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颁发《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施办法》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重组改制和主辅分离中,利用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有效资产,改制创办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多渠道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和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同时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凡符合条件的,经有关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可享受《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的三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政策。2003年1月,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分流促进再就业经验交流会召开。会议提出,国有企业在主辅分离改革中要实行辅业改制,分离出去的辅业要改制为产权多元的经济实体,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经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改制企业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彻底转换了经营机制。二是改制企业活力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三是主辅分离,为辅业改制为主体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辅业改制后有效地分流安置了企业富余人员。(www.daowen.com)
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为使国有企业剥离非经营性资产,轻装上阵,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宁夏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寻求分离的途径和办法,对分离中难度较大的经费、人员安置等问题进行探索。2004年,宁夏完成了27所学校移交工作,共移交学生27350人,移交教职工1845人;移交医院2所,移交医务人员482人。2005年完成了宁夏赛马集团工贸有限公司等8户企业的“三类资产”和“产权多元化” 的认定工作。
截至2008年,宁夏国有企业办的102所中小学(中央企业11所,地方企业91所),除7所撤并、1所改制外,全部实现了属地移交(移交教职工4658人、学生72086人)。落实了全区国有企业办中小学1923名退休教师的待遇补差。兰州铁路局宁夏铁路医院、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宁夏煤炭总医院、奔牛集团公司职工医院等移交属地管理,不但减轻了企业负担,精干了主导产业,提高了竞争能力,而且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0年10月,宁夏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举办经济实体进行认定。规定中央属、自治区属国有大中型企业利用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改制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第一,利用原企业的“三类资产”;第二,独立核算、产权清晰并逐步实现产权多元化;第三,吸纳企业富余人员达30%以上;第四,与安置的职工变更或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