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夏原材料工业:改革与发展路线

宁夏原材料工业:改革与发展路线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等重工业为主。1985年5月,自治区重点项目宁夏化工厂正式开工建设,至年底,宁夏建设了大武口电厂、太西洗煤厂、青铜峡铝厂扩建工程、宁夏水泥厂等一批国家及自治区重点工程,极大地加快了宁夏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步伐。同时,在“七五”计划时期的新形势下,原材料工业的横向联合也有了规模和水平方面的新发展。

宁夏是以能源、原材料工业等重工业为主。原材料工业不仅在国有工业企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对全区工业乃至整个经济都具有较强的基础功能和带动作用,也是引领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支柱性产业。宁夏的原材料工业包括石油石化、化工冶金、有色、建材稀土六大行业,产品主要有电解铝、钢铁、铁合金化肥轮胎电石聚氯乙烯水泥、钽铌铍、多晶硅、煤基甲醇和煤基烯烃等。

1.宁夏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历程

(1)原材料工业产业的形成及发展。1979年7月,为了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活力,国务院陆续下发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个相关文件。同年10月,宁夏首先在银川橡胶厂、青铜峡水泥厂等3家原材料企业中实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将以往按工资总额提取企业基金,改变为按比例实行基数利润留成加增长利润留成。1980年,在以税代利、自负盈亏的前提下,自治区决定扩大企业在计划、销售方面的自主权,原材料企业逐步迈入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生产能力大大提高,铝锭一级品率、轮胎外胎合格率、电解铝耗电、合成氨耗煤和电、发电厂自用电率等都已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有的已经赶上国内先进水平。

1983年,自治区进一步扩大原材料工业的生产领域,重点发展耗能工业、建材工业和化学工业,增加电石、铁合金、铝、水泥、化肥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同时,根据中心城市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革企业管理体制精神,首批将24个自治区属企业下放给银川市管理,由银川市分别成立电子电器、建筑材料等4个专业公司,进一步加强宁夏原材料生产企业的行业管理。1984年1月,国务院山西能源规划办公室在“全国最大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规划”中,将宁夏、山西纳入能源重化工范围。宁夏借此契机,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贯彻以煤带电、以电促煤方针,促进全区原材料工业重点建设,至1984年年底,原煤产量达到1070万吨,发电量达到23.5亿度,大武口电厂、宁夏化工厂、石嘴山三号井等国家或自治区重点工程都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

1984—1985年,宁夏在国营原材料企业中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逐步走向规范,又先后在宁夏青铜峡磷肥厂等7家工业企业中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的经济责任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84年,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国营企业将逐步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原材料工业中的建筑业可以首先进行全行业改革。8月,自治区在银川橡胶厂、石嘴山钢铁厂等5户企业中实行试点。经过了两年试点,自治区在建筑业中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普遍呈现指挥灵、决策快和办事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良好局面。1985年5月,自治区重点项目宁夏化工厂正式开工建设,至年底,宁夏建设了大武口电厂、太西洗煤厂、青铜峡铝厂扩建工程、宁夏水泥厂等一批国家及自治区重点工程,极大地加快了宁夏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步伐。

1986年,自治区进一步扩大了在原材料企业中的企业自主权,逐步完善了经济承包责任制,试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及国营企业离任审计制度。企业通过加强技术改造,铁合金、轮胎、电石、水泥等重要原材料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其中化肥生产能力达到13180吨,水泥生产能力达到46.7万吨。1987年8月,在强调大胆探索新路、加快改革全区经济供给制改革会议上,自治区人民政府同13个企业签订了“两保一挂”(保上缴利润、保技术改造任务,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承包经济责任制合同,拉开了宁夏首轮企业承包经营的序幕。至1989年,宁夏先后发布了7个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并围绕调整提高效益,对原材料工业生产实行倾斜政策,在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的情况下,依然保证大坝电厂、宁夏炼油厂等重点项目的建设。1987年9月,开工于1985年4月的青铜峡铝厂扩建工程中的首批电解槽(20台)建成投产;同年11月,始建于1982年9月的国家重点项目之一的大武口电厂,4台10万千瓦机组全部建成并网发电;1988年7月,始建于1985年5月的国家重点项目之一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等的宁夏化工厂,大型化肥装置竣工并投产试生产;同年9月,始建于1985年3月的宁夏水泥厂(生产“赛马”牌水泥)在银川建成投产。这一时期,银川橡胶厂生产的“长城”牌910×250三叉戟飞机无内胎航空轮胎和长城牌950×300民用航空无内胎轮胎等,先后获得国家银奖,为宁夏原材料工业赢得了荣誉。

1990年3月,在总结首轮企业承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体改委、自治区经委发出《关于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意见》。7月,由自治区体改委、自治区经委、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劳动人事厅、自治区税务局和自治区审计局等6个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自治区承包小组,作出了《宁夏回族自治区1989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宁夏回族自治区1991年经济体制改革安排要点》,进一步在企业中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逐步使企业的经营活动纳入法制轨道。由于原材料企业承担自治区计划任务比较大、对宁夏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同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又批转自治区经委《关于对部分骨干企业实行重点政策倾斜的报告》,对宁夏钢铁厂、宁夏炼铁厂、银川橡胶厂、银川化肥厂、宁夏水泥厂、银川化工厂、石嘴山铁合金厂、吴忠化工厂、平罗县铁合金厂等原材料企业实行流动资金贷款等政策倾斜,以保证这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目标,搞活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全区工业稳定发展。同时,在“七五”计划时期的新形势下,原材料工业的横向联合也有了规模和水平方面的新发展。1988年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签订关于联合建设青铜峡铝厂二期扩建工程和大坝电厂一期工程的“铝电联营”协议;1988年4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同首都钢铁公司签订协议,改造石嘴山钢铁厂,双方将以“钟摆式”运营实现铁精粉和无烟末煤互供的经济合作,等等。

1991年3月,自治区政府下发《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安排意见》,部署了围绕搞活大中型企业这个中心环节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5月,自治区党政机关召开了大中型企业厂长座谈会,6月下发《关于进一步搞活企业的若干政策措施》,之后,自治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搞活大中型企业,原材料工业企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91年青铜峡铝厂、银川橡胶厂分别名列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的第282位、第435位。1995年11月,在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最优500家企业中,青铜峡铝厂、银川中策(长城)橡胶有限公司分别位列第26位、第27位。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壮大。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5月,自治区召开了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加快发展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建立起一批具有一定规模、高附加值工业。原材料工业要增加短线产品生产,大力发展深加工,形成加工系列,建成宁夏化工厂、天然气化肥工程和银川至靖边的输氧管道,并进一步建设天然气化工基地;改造宁夏炼油厂,使其向燃料化工型联合企业转变;建设青铜峡铝厂三期工程,改造石嘴山钢铁厂,扩建银川制钠厂和宁夏铁合金厂;扩建宁夏水泥厂、青铜峡水泥厂和六盘山水泥厂,使水泥和其他建材产品产量有较大提高。至1993年年底,银川化肥厂、宁夏焦化厂、宁夏铁合金厂等一批重点原材料工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大大提高了原材料工业的整体实力。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我国第一部《公司法》颁布。1995年,宁夏在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决议的基础上,确定了宁夏石嘴山钢铁厂、宁夏水泥厂、宁夏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等5户自治区直属企业和六盘山水泥厂、石嘴山铁合金厂、吴忠市化工厂等5户地市县属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至1995年年底,6户企业决定改制为国家独资公司,其生产主体部分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其余4户企业也决定改制为多元股东持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同年9月,新组建的西轴股份有限公司与不同地区、行业的5家股东筹建了西北轴承上市公司,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宁夏的国有企业与全国的许多国企一样,市场的适应性很差,经济效益低下。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用3年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基本摆脱困境。《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后,宁夏原材料工业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加快。根据全国体改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1998—2000年,自治区提出了集中精力,利用3年时间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脱困”目标,一方面继续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贯彻《公司法》,制订规划,分类指导,分期分批将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破产兼并及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大力推进企业走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路子,组建仪器仪表石油化工、铁合金、有色金属等公司,发挥企业集团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扭亏为盈,1999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建立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目标责任制意见的通知》(国发〔1996〕30号)精神,颁发《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区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实行扭亏增盈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集中全区的财力、能源和运输等,重点扶持40户企业,其中原材料工业企业28户。同时,宁夏继续改善金融服务,积极做好企业债转股工作,促进国有原材料企业深化改革。1998年,宁夏恒力、美利纸业、吴忠仪表3家公司上市,全年共发行企业债券1.8亿元。1999年,大元炼油、东方钽业成功上市。到“九五” 计划期末,宁夏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取得了大多数企业为公司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初步形成的预期目标。

1998年,自治区围绕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改造和提高一批有发展前景的传统产业,压缩和淘汰一批落后产业和产品,扶持培育一批高起点、高效益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使企业尽快扭亏为盈,成功脱困。其中,石化企业充分发挥中策长城橡胶公司、宁夏炼油厂、宁夏化工厂等优势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采取有力措施,使一批特困企业成功脱困;冶金行业狠抓节能降耗,关闭淘汰一批耗能高、污染严重的小炉窑,组建行业集团,向规模化、多品种、高档次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建材工业抓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的机遇,积极进行结构调整,以水泥及其制品、建筑卫生陶瓷、墙体材料、石膏产品为重点,加快发展新型建筑材料。1998—2002年,下发《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对高耗能工业继续实行优惠政策扶持的通知》,决定对生产碳化硅金属钠、金属锰、金属镁、电解铝、氯碱、氨酸钾、氨酸硅铁、电石等优势骨干企业实行重点扶持、挂牌保护、减免相关费用,大力促进电力工业和原材料等高耗能工业共同发展等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快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在技改资金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倾斜的政策下,宁夏化工厂二套化肥项目、宁夏炼油厂60万吨重油催裂化和二重子午胎项目、恒力钢丝绳集团万吨柔性抽油杆、民化集团和大荣氯胺公司电石系列深度开发等一批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至此,宁夏原材料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多元股权结构并存的良性发展态势,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及国有控股原材料企业中已基本确立。

这一时期,自治区着重抓了一批对宁夏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及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1997年6月动工的利用陕甘宁气田天然气资源、引进国外成套二手合成氨设备和二手库存尿素宁夏化工厂第二套大化肥生产装置工程,于1999年9月生产大颗粒尿素的合成氨系统和尿素系统全流程打通。1998年9月,全国陆上最大整装气田的净化天然气从长庆气田引入宁夏,并在银川站一次点火成功。2001年12月,陕甘宁气田至银川输气管道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运营,为宁夏在发展天然气化工和民用天然气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1999年3月,动工的宁夏青铜峡铝厂三期扩建工程,于2000年11月投入试生产,2001年12月全部竣工,为全国三大铝基地之一。银川(长城)轮胎有限责任公司于1999年9月动工的3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项目,2001年9月竣工投产,填补了西北、华北地区全钢载重子午胎生产的空白。创建于1965年年底的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在技术改造取得巨大成绩的基础上,1999年4月正式组建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到“九五”期末实现了钽、铌、铍主导产品的产量、销售额、利润额分别增长25倍、75倍和160倍及国内市场占有量分别达70%~80%的业绩,特别是钽粉、钽丝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15%和40%,跃居世界三强之一,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和工业增加值8亿元,成为宁夏出口创汇第一大户。

(3)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新型工业化。2000年,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将实施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随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推进宁夏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促进宁夏经济社会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的实施,宁夏工业化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战略机遇和政策机遇。自治区党委、政府抢抓机遇,提出“工业强区”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加快宁东等重要化工基地建设,吸引神华、阳光、华电、庆华等大集团在宁夏投资和企业联合重组,为宁夏原材料工业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2002年,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宁夏提出“工业强区”的重大战略,决定从宁夏的实际出发,依托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选准突破口,在继续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企业环保改造和控制污染的同时,突出抓好传统产业升级、重大资源性项目开发,走一条适合宁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以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为龙头,发展钽铌铍稀有金属材料及深加工产品,坚持年产10亿支片式钽电容器生产基地,全面提升宁夏新材料产业的总量和规模;以银川橡胶厂为依托,大力发展橡胶制品工业,形成年产1000万套轮胎,其中全钢子午胎300万套、半钢子午胎500万套的能力,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以青铜峡铝厂为核心,改造扩大电解铝及铝制品生产能力,形成年产60万吨电解铝、数十万吨碳素制品的规模,使之成为我国最大的铝业基地之一;以华源冶金、惠治镁业主为骨干,加快发展金属镁、镁合金及高耗能产业,形成年产10万吨金属镁、45万吨铁合金能力;加快建设3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83万吨煤基二甲醚、70万吨大颗粒尿素等一批重大项目,带动相关产业和自治区外向型经济发展。2003年,宁夏颁发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和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实施意见》,积极培育和发展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推进宁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实力。原材料工业作为宁夏工业的重头戏,重点培育青铜峡铝业集团、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宁夏大元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银川佳通公司(原银川橡胶厂)、宁夏大坝电厂、中石油宁夏石化分公司、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宁夏捷美丰友化工有限公司、宁夏大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宁夏英力特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发电集团公司等原材料工业企业。

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原材料工业发展品质。2004—2005年,宁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等法律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五部门关于从严控制铁合金生产能力切实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意见的通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第一批、第二批)》《工商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第一批)》等有关规定,开展电石、铁合金、焦炭等行业清理整顿工作,并对行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全面整治,促进了宁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年底,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到4.04吨标准煤,下降2.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之内,二氧化硫排放得到控制,化学需氧量削减2%。2007年,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自治区政府决定授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石化分公司、宁夏赛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银川佳通轮胎有限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西洗煤厂、宁夏金昱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治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大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7家企业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友好企业”。

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29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工信部规〔2008〕16号)、《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0号)等一系列促进宁夏经济社会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的实施,为宁夏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战略机遇和政策机遇。2008年,自治区深入实施兴工强区战略,站在国家能源安全和宁夏发展全局的高度,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大力推进优势资源的开放转换,高起点建设宁东(太阳山)能源化工基地,坚持走精深型加工、集约化经营、跨越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进一步确定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落实节约优先、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节能降耗的战略部署,为节能产业和节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为此,宁夏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节能降耗考核及奖惩(暂行)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等地方性法规。自治区把推进节能降耗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节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宁夏综合能源消费量612.9万吨标准煤,全区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1%,完成5%的年度节能目标。

(4)全面深化改革。根据《国务院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发展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适应发展趋势、兼顾现有基础”的原则,宁夏制定并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发展和转型“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实现工业强区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宁夏颁发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确定为“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产业。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要达到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的目标。为此,宁夏投资7000亿元实施“三个千亿”投资计划,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做强优势产业上取得重要进展,努力走出一条精深加工、清洁生产、跨越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2014年,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了25条工业调控政策,为保障原材料工业经济平衡运行和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宁夏大地化工有限公司5.6万吨高强高模纤维(一期6000吨)、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2×4500吨/天(一期)水泥熟料项目等项目投产;宁夏宝丰能源集团150万吨/年甲醇项目、景津集团与天元锰业集团共同建设的60万吨电解金属锰一期30万吨项目等相继建成投产。

2015年,国务院先后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文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平衡增长。宁夏围绕“互联网+”工业融合创新,指导原材料企业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生产模式、商业模式等创新,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宁夏组织申报的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铸造行业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协同项目被列为工信部2015年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这是一次入围国家互联网和工业融合创新试点,标志着宁夏在推动“互联网+”工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格局指明方向、勾画蓝图,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宁夏进一步深化对区情的认识,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围绕产业链延伸、集群式发展,做大做强原材料工业,提升宁夏工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2016年,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占全部工业比重的13%。

2.原材料工业取得的主要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夏坚持走工业化道路,积极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原材料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步伐,使原材料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www.daowen.com)

(1)原材料工业快速发展壮大,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原材料产业在宁夏工业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主导作用日益增强,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宁夏通过对国有大型企业成功重组,使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青铜峡铝业集团与中电投重组扩建,实现煤电铝一体化经营,电解铝产能达到85万吨,单厂产能位居全国第一。整合重组的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具备年产170多万吨化肥和15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在全国化肥单厂生产能力中排名第一。宁夏建材集团被中材集团兼并,实施对外扩张,水泥生产能力占全区的一半。宁夏国电英力特化工集团已收购上海氯碱行业持有的宁夏西部聚氯乙烯有限公司的股权,进一步增强宁夏氯碱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目前,国电英力特化工集团与宁夏金昱元化工集团已进入全国氯碱行业50强的前20名。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被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公司重组后成立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2)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随着原材料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集群开始形成。

一是宁夏能源产业集群,具体如下:

电产业集群:以神华宁煤集团、宁夏发电集团、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等为投资主体,集中建设一批现代化矿井和大型坑口电站,构建煤电产业集群。

高载能产业集群:以石嘴山河滨工业园、兰山工业园、平罗太沙工业园为主的铁合金、电石生产基地,已显现出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

新材料产业集群:太阳山开发区已开发韦州矿区、线驮石矿区,为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提供煤炭资源保障,镁合金项目等初具规模。

风电产业集群:华电西吉月亮山风电场一、二期风电项目全部建成并网发电。2015年,宁夏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000万千瓦。

二是宁夏煤化工产业集群,具体如下:

宁东煤化工产业集群:利用宁东煤炭资源等优势,稳步发展煤化工深加工产业,形成甲醇深加工、电石深加工、焦化、化肥、烯烃等五大产业链。

吴忠太阳山煤化工产业集群:利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发经验和太阳山煤炭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链。

石嘴山煤化工产业集群:利用石嘴山煤化工产业基础和煤炭等资源优势,延长煤化工产业链条,形成电石深加工、PVC、焦化、甲醇深加工四大产业链。

中卫煤化工产业集群:以中卫工业园区、中宁工业园区、石空工业园区为平台,围绕已有的电石、化肥产业链,延伸化肥、热电联产、PVC及下游产品产业链,发展电石渣制水泥、电石炉尾气制合成氨、电石渣脱硫制高强度石膏等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项目。

三是稀有金属产业集群。以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着力打造八大产业集群:一是钽铌金属及其合金产业,包括钽粉、钽丝、钽铌制品等。二是铍及铍合金材料产业,包括铍、铍铜、铍制品等。三是微合金钢炉料产业,包括钒铁、铌铁、钨铁、钒氮等。四是氟化盐产业,主要是干法氟化铝。五是钽、铌、铝电容器产业。六是钛及钛合金加工产业,包括钛管、钛棒、无缝管材、钛板等钛制品。七是金属太非金属靶材产业,包括钽、铌靶材等金属靶材和氧化铟锡等非金属靶材。八是粉体材料产业,包括刃料级碳化硅微粉、氢氧化亚镍、银浆等。

(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宁夏围绕能源、煤化工、新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五优一新”产业集群,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产业技术升级和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和自治区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重点新产品试产项目。宝丰、庆华等企业建设的年产200万吨焦化及20万吨焦炉气制甲醇项目、宁夏英力特公司建设的国内工艺最先进且能耗最低的乙炔法PVC生产线及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对铍材料生产线、ITO靶材实验线、铍青铜板带材生产线改造等,对宁夏原材料工业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宁夏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钽铌特种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初步构建了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以生产力促进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均建立了以技术为核心的研发机构。目前,宁夏超高比容钽粉冶炼技术和细径钽丝制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金属镁与电解铝装备水平、工艺技术国内先进;高比容钽粉、细直径钽丝、电解铝、子午线轮胎、红霉素、四环素原料药等成为全国产量较大、质量较好、竞争力较强的特色优势产品。

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国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有限公司三期电解铝工程技术装备水平及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宁夏金属镁生产管理及技术装备水平在全国同行业居先进水平,推广了先进的蓄热式还原炉(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焦炉(半焦)煤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原煤做炼镁能源,大幅降低了冶镁能源消耗。宁夏中卫市银河冶炼有限公司45000千伏安大型铁合金炉热炉是目前国内最大硅铁矿热炉,硅铁冶炼电耗约为7000千瓦·时/吨,大幅提高劳动效率,增强了经济效益。宁夏目前水泥产能中新型干法比例达87%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4)发展方式开始转变。节能减排技术取得积极进展。宁夏先后在原材料工业企业中实施了100多项国家和自治区重大节能项目,推广应用了矿热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等,年节约标准煤150多万吨。实施了高压电机系统节能改造、铁合金矿热炉节能改造、金属镁双预热蓄热式还原炉节能改造、电解铝能量系统优化改造等项目。积极拓宽“三废”利用领域,从粉煤灰、煤矸石、炉渣等传统废渣,扩展到利用工业废气、废水、废塑料等,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由传统的建材产品,扩展到利用共生、伴生矿产资源、废水(液)、废气、废渣及再生资源领域。

循环经济模式基本形成。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重大战略部署,宁夏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层次发展、高效益产出”的原则,先后在石化、冶金、建材、煤炭等重点原材料行业18户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了煤—电—电解铝(铁合金)、煤—电—电石—PVC—电石渣制水泥、热电—烧碱—电石—PVC—树脂—水泥联产、煤—甲醇—醋酸—聚甲醛—烯烃、煤—电—电石—氯碱等多分支的化工系列和余热、余气发电等一批符合宁夏资源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建立比较优势的新材料工业体系。

新材料产业。目前,宁夏的钽铌铍等稀有金属材料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钽铌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电容器级钽粉、钽丝世界市场占有率分别达18%和40%以上,高技术产品ITO粉ITO系列靶材、碳化硅微粉已打入国际市场;钽铌板、带、管、棒材,铌及铌合金系列产品也进入国际市场,铌粉、铌丝的研究与生产水平可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中,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钽铌冶炼加式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三强,钽粉、钽丝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第二位。中电投青铜峡能源铝业公司的“QTX”牌1020铝锭在伦敦交易所注册。宁夏是国内外主要的金属镁及镁合金产地,已被国家确定为金属镁及镁合金材料产业化基地,产能和产量均排全国第三位,生产管理及技术装备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居先进水平。碳基材料领域开发出了氮化硅陶瓷制品、煤基高纯石墨等新产品,实现了多项“零”的突破。

光伏材料。宁夏形成了硅矿—工业硅—高纯硅—多晶硅—单晶硅—世片—电池—组件—跟踪装置—光伏电站完整的产业链,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宁夏阳光硅业生产工艺采用“西门子法”,是目前国内生产工艺流程最完整的一条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线。宁夏发电集团冶金物理法太阳能多晶硅生产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总体工艺技术与国际同类型技术保持同等水平,具有较强的核心技术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