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是宁夏的优势产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从沿海和内地搬迁来宁的国有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煤矿机械、机床工具、电工电器、工业机器人、化工装备、环保装备、3D打印等。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改革开放,培育了一批技术装备和技术水平高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对宁夏提升工业综合竞争力、调整工业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具有积极作用。
1.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2003年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全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作。2004年6月,自治区制定《宁夏机械制造业振兴战略研究和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宁夏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6年2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提出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2006—2008年,自治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五优一新”产业之一,成立了自治区“五优一新”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编制发展规划,协调相关政策落实,先后出台了《宁夏机械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自治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自治区关于加快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自治区发展汽车产业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措施,明确了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确定了重点发展的领域和产品,规划了产业集群发展及专业化协作配套的重点,制定了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议。
2008年6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装备制造业专业化协作配套座谈会,研究解决主要企业快速发展、配套企业加速集聚、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迅速起步等影响和决定制造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会议提出,要提升装备制造业专业化协作配套水平,实现宁夏装备制造业的振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做优做强数控机床、自动化仪表、煤矿综采设备、大型铸件、精密轴承等先进装备制造业。12月,全区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包括装备制造业在内的“五优一新”产业集群发展,抓好技术改造和升级,扎实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推动全区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这一时期,宁夏装备制造业共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0.75亿元,其中,2006年完成3.5亿元,2007年完成4.39亿元,2008年完成2.86亿元。自治区党委、政府还大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努力实现技术研发和专业制造企业的强强联合,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先后实现了北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52%的股权控股宁夏西北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协议收购了宁夏银起集团公司破产资产、成立宁夏天地奔牛银起设备有限公司、宁夏长城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和江苏新瑞机械有限公司重组后设立宁夏新端长城机床有限公司等一系列企业重组。
2010年11月,自治区制定《关于加强宁夏装备制造业协作配套能力建设的意见》。“十二五”期间,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煤矿机械、机床、风力发电装备、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汽车、起重机、化工设备等主要产品。对属于国家重点鼓励类产业的机械零部件和工艺协作企业的所得税,科研机构、高校等服务于协作配套企业的技术转让以及与技术转让密不可分的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技术承包的企业所得税进行减免。对装备制造业协作配套企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成果给予奖励和补助。11月22日,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高宁夏工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确保工业经济健康发展,自治区政府制定《关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力争通过2~5年的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结构调整。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精密仪器、机器人、风电设备、光伏材料加工设备、大型水轮机组及核电装置配套大型铸件、动车组牵引变压器和煤矿机械等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促进银星能源、小巨人机床、共享集团、天地奔牛、卧龙变压器等一批龙头企业迅速成长,进一步提升配套水平,推动产业集聚。
2011年11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建设银川“人才特区” 的若干意见》,力争用5年时间,在装备制造抢救10个重点产业,引进和培养10名左右掌握全国先进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型人才,500名左右人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高层次创业型人才。对带项目、技术来银川进行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根据对其项目评定情况给予50万元~500万元的经费补助。对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全国一流创新团队,最高可给予1000万元的经费补助。
2011年,宁夏装备制造业全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利润8.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84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79.5亿元,产值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37家,超过5元的有10家。
2.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2月,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始终坚持狠抓第一要务不放松,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全力打造宁夏经济升级版;要突出重点、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工业,发展壮大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
2013年4月,自治区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计划,结合宁夏实际,瞄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选择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吸收就业多、综合效益好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作为宁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重点培育,引领宁夏工业经济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依托宁夏发电集团、恩德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银星能源有限公司、宁夏运达有限公司等风电装备整机制造企业,大力发展风电装备整机制造,推动产品转型升级。依托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共享铸造有限公司、银星能源有限公司,逐渐完善风电装备配套产业链。重点发展自动化成套煤矿机械、智能化成套输变电设备、数控机床、智能仪器仪表、起重机械、关键零部件,完善核心整机制造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体系,夯实产业基础。大幅提高中高端产品比重,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区域内自主配套率,产业协作配套能力进一步提升。2015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若干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配套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通过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培育龙头企业,强化服务增值,加速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将宁夏建设成为西部有特色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绿色制造技术发展,培育发展再制造产业,提升节能降耗水平。
2015年5月,针对宁夏装备工业整体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产品质量不稳定以及制造成本偏高等突出问题,宁夏正式启动装备制造企业“对标升级”5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全区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426亿元,年均增长12%。根据《关于在全区工业企业中深入开展抓对标促升级的实施意见》,按照“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区内领先”的标准,选择180家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对标升级活动,在对标专家的指导下,以国内外同领域先进企业为标杆,以智能制造为重点,从节能降耗、产品质量、成本管理、生产效率等入手,分析企业现状,对照先进标杆,查找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制约思想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对标内容,并制订出企业对标升级5年行动规划,明确总体目标、发展方向、主要任务、对标升级技术路线图、改进方案和实施进度,培育一批装备制造智能化、技术高端化、产品优质化、管理数字化的现代企业。到“十三五”末,“对标升级”达标企业超过100家,其中,10家企业主要标杆值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5家企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家企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0家以上企业达到区内领先水平,实现全区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大幅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带动全行业快速转型升级,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2015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互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运、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12月,自治区党委第十一届七次全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宁夏发展面临的形势,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围绕产业链延伸、集群式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向规模化迈进。为宁夏装备制造业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装备制造业取得的成绩
(1)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的装备制造业经济规模不断增长,主要产品产量逐步增加,产业聚焦度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年底,全区拥有装备制造业大中型企业52家,其中,销售收入在1亿~5亿元的企业有42家,超过5亿元的企业有7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家,超过20亿元的企业有1家。截至2015年年末,全区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28家,相比“十一五”末增加了10家,占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7.8%。涌现出了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共享装备有限公司、西北轴承有限公司、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公司等一批快速成长的骨干企业,行业影响力迅速扩大。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6%,比全国装备工业增速高16.8个百分点,行业发展增速明显。仪器仪表、高端铸造、精密轴承、数控机床、电工电器、新能源装备及煤矿机械等领域均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石嘴山市、吴忠市等区域初步形成了聚焦发展的态势,聚焦了一批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形成了煤矿机械、机床工具、电工电器、仪器仪表、新能源装备、起重机械、基础零部件、汽车和工业机器人等九大类主导产品,化工装备、工程机械、环保装备、农业机械和通用飞机正在起步,一批为主机配套的零部件实现了规范化生产,煤炭机械、铁路牵引变压器、数控机床、大型铸钢件等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专用设备制造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发展战略实施效果明显,装备制造业重点产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装备制造企业共有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2家,年产值在1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年产值在1亿元~5亿元的企业有41家。2014年,全区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2.3亿元,占宁夏工业比重的4.5%。截至2016年年底,全区共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157家,实现工业增加值5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14年的4.5%提高到2016年的5.4%。
(2)重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效果显著。宁夏通过资本运作、产业重组,推进优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形成了一批主业突出、行业领先、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如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共享集团有限公司、宁夏西北骏马煤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等。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包括以宁夏中卫大河机床有限公司、宁夏新瑞长城机床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和数控金属成型产品为勇士,专业化协作配套企业为卫星的产业集群;以宁夏天地奔牛集团公司、宁夏西北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宁夏西北骏马电机制造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一批专业化协作配套企业,形成的重型矿山机械产业集群;依托吴忠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在仪表仪器行业的优势,形成以工业自动化仪表为主导,电工电表、试验机等产品同时发展的仪器仪表产业集群;依托银川卧龙变压器有限公司、宁夏发电集团、宁夏力成电气有限公司、宁夏鑫瑞特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以铁路牵引变压器、配电控制设备等为主导产品的电工电器产业集群;以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带动富安捷铁路轴承(宁夏)有限公司、宁夏勤昌滚动轴承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和为轴承行业专业化协作配套企业及轴承销售企业,形成轴承产业集群;依托宁夏天地奔牛银起设备有限公司等7家起重机械设备生产企业和一批主要零配件生产企业,形成起重机械产业集群。(www.daowen.com)
以高档铸件为主体产品的宁夏共享集团有限公司[1]连续十余年主要经营指标在宁夏铸锻行业排名第一,入选中国机械工业500强和500大,成为宁夏唯一双入企业,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称号,被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评选为首批“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企业”。
共享IDream-2515工业级铸造砂型3D打印系统
(3)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经过多年的发展,宁夏装备制造业培育出机床、仪表仪器、大型铸件、煤矿机械、起重电工电器、轴承等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特色优势明显、竞争能力较强的主导产品。如宁夏新瑞长城机床有限公司生产的全功能数控车床、柔性加工单元(FMC)和柔性加工系统(FMS)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中卫大河机床有限公司生产的数控珩磨机床,代表了国内先进水平。吴忠仪表有限公司生产工业自动化仪表产品品种覆盖率达85%,市场占有率达30%,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石油机械轴承、冶金机械轴承、工程机械轴承、矿山机械轴承、重载汽车轴承以及富安捷铁路轴承有限公司生产的铁路借车轴承技术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数控机床轴承所有参数均达到国际标准,有些甚至超过国际标准。天地奔牛集团公司和西北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研制出的煤矿刮板输送机、转载机、轮式破碎机、皮带输送机等在国内煤机装备同类型中规格型号最大、机构性能最先进,填补了煤矿高产高效工作面输送、顺槽转载、破碎、自移设备的空白,其市场占有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宁夏西北骏马煤矿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矿用隔爆电动机在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宁夏天地奔牛银起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银起”牌起重机和“银鹰”牌减速器在用户中声誉良好,冶金桥式起重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银川卧龙变压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气化铁路牵引变压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5%,是国内主要制造和供应商;YNA联结平衡牵引变压器获国家产品证书,被科技部认定为该产品技术依托单位。宁夏力成电气集团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自治区百强企业。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统计,该公司高原型产品市场份额全国排名第一,已跻身全国成套设备生产企业前列,是行业生产高原型成套开关设备的龙头企业。
(4)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工程,推进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等优势特色产业的深化应用。银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了以市场信息处理、生产计划制订等为主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了实用性很强的轴承设计系统,提高设计功效10倍以上;新瑞长城机床有限公司建立了数控机床加工工艺数控库,实现了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自动编程;中卫大河机床有限公司引进了美国EDS软件,新产品的研制周期缩短30%,平均装配时间缩短了80%~90%。
(5)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截至2016年年初,全区装备制造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8家,自治区工程实验室4家。依托众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围绕科技攻关项目,突破了“高端控制阀精确控制”“燃气轮机壳体铸件缩孔防治”“轨道交通轴承可靠性监测”“高档数控珩磨机床多截面在线测量”“薄煤层采煤机截割用高压隔爆电动机”“大型风机智能维护”“智能控制高效刮板输送机”等多项重大技术难题,取得了专利、标准、商标、著作权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极大地增强了宁夏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宁夏力成电气集团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2项,获得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两项,省级科技奖项5个,省级科技成果10项,申请专利43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宁夏奔牛集团研制的重型综采成套输送设备的主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宁夏共享集团“大型高端燃气轮机铸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突破生产燃气轮机壳体铸件缩孔等世界性难题,大型成套的燃气轮机铸件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多项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被科技部授予“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被科技部批准为智能控制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该公司完成的“高端控制阀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项目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宁夏机械研究所、宁夏维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球墨铸铁叶轮铸件在2012年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一鸣惊人,一举夺得博览会“优质铸件金奖特别奖”,打破了欧洲的垄断;申报的“高孔密度碳化硅陶瓷柴油机尾气过滤器的合作研发”“工程机械铝镁合金关键零部件合作研究”项目列入2013年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计划,获得专项经费资助713万元。
截至2017年年初,装备制造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8家,占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7.8%。共享集团的“大型高端燃气轮机铸件研发”和“铸造智能化工厂建设”等项目,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大型3D打印机在铸造行业产业化应用。天地奔牛的刮板输送机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
2018年5月,由共享集团公司自主设计建设的世界首个万吨级铸造3D打印成形智能示范工厂在宁夏投产运行,其综合集成技术领跑世界,14台铸造砂型3D打印设备年产砂芯两万吨,改变铸造的传统生产方式,实现“五无”工厂(无吊车、无模具、无重体力劳动、无粉尘及废砂排放、无温差)。
4.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宁夏装备制造业虽已取得很大成就,但是,目前宁夏装备制造业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宁夏装备制造业企业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企业发展活力不足。第二,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少,产业集群不够明显,在13个分行业仅有7个行业形成一定规模,年产值超过15亿元的企业仅有5家,近年,伴随着经济下行,宁夏的装备制造业下行压力明显,部分企业处于停业或半停产状态。第三,配套能力不足。目前,宁夏尚未完全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配套的服务体系,原材料、市场和主要零部件配套矛盾依然突出,严重地制约了行业快速发展。第四,技术装备工艺水平低。除部分行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外,大多数企业技术装备自动化水平低,制造水平和工艺技术发展相对缓慢。第五,技术创新能力弱。引进人才困难,复合型人才少,不仅缺乏工程师、设计师、高技能技工,而且技术人员外流严重。企业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较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大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中低端。
(1)再创装备制造业发展新辉煌。中央政策倾斜和扶持是宁夏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三线”建设开始以后,宁夏得到了国家的有力支持,每年基本建设投资均在两亿元以上,随着沿海地区企业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内迁,较先进的工业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进入宁夏,有力地促进了宁夏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经过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宁夏开始生产大型机床、配套轴承、矿山机械及各种精密仪器仪表,并取得一系列显著成绩。
目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国家发布《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加速推进的历史机遇面前,随着宁夏丝绸之路经济带等的扎实推进,宁夏的装备制造业出现新的机遇期。在宁夏出台的“十三五”工业发展及“两化”融合规划中,提出到“十三五”末,把宁夏建成为西部“互联网+制造业”新先行区、西部先进制造业的新高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支点。优化生产力布局,统筹国际国内、区外区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宁夏装备制造业有更大发展。
(2)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市场化改革,目的是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高国企资本的市场价值与核心竞争力。不是单纯的为混而混,而是产业链中产业节点混合,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不同资源禀赋混合,切忌一窝蜂、定比例,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绝不能用行政取代市场。
其一,坚决落实《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精神,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真正落实“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强化交易主体和交易过程监管,防止暗箱操作、低价贱卖、利益输送、化公为私、逃废债务,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宜改则改,稳妥推进”“对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一企一策,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确保改革规范有序进行。”其二,促进产权改革。产权改革的关键是改制模式的选择。根据产权受让对象分为内部型股权多元化和外部型股权多元化。内部型股权多元化改革通常比较适用中小型国企。就管理层和大部分员工而言,由于长期从事企业内部工作,深知企业的价值所在以及亏损的制度性原因,有利于改革的推进。外部型股权多元化改革在资金上更有优势,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变现、推动国有股减持和流通。其三,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国企投资主体多元化是深化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投资主体多元化可以解决负债率过高的问题,提高国有资本增值能力,加快国企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体操作中,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国有资产重组,优化国有资产,增强投资者信心,推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其四,完善治理结构。结合我国正在实施的国有股流通、减持等政策,通过引入真正承担风险的股东,改变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抑制大股东的“掠夺”,建立中小股东保护机制,选举董事时采用累计投票制度。其五,加强国有资产重组。选拔适合于市场运作要求的管理人才,建立竞争、激励、淘汰的用人机制,健全管理与工作流程。改变人们传统的计划观念、无风险意识等思维习惯。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重塑共同愿景。建立企业全新的管理规则,推进组织机构创新、工作流程再造等,提高国企的经营管理水平。其六,建立分类分层的国有企业领导管理体制。将国企领导人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逐步向分类分层管理体制转变,加大企业领导人市场化选聘比例。针对企业类型不同,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方式,越是市场化竞争性企业,越要采用混合所有制的股权方式,管理方式则采用“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方式。
(3)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培育装备制造业发展产业集群。宁夏是一个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地区,缺乏外向型产业体系。要坚持全方位开放,既要注重对外开放,也要注重对国内区外的开放。加强与周边地区产业协作。按照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较大的产业关联性、较高的产业外向度、较大的相对比较优势、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等指标,培育一批面向国内和国际的装备制造业产业体系。大力引进内资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同时积极鼓励有实力的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加大与国内外专业研究机构和专业生产企业的合作力度,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及关键设备。
确定重点招商引资方向,有选择性地引入外部资金,要由引进单一项目向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转变,大力引进产业升级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投资项目。形成资源整合、分工专业、配套协作的良性互动机制,努力提高产业集群度。
(4)吸引聚集人才是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装备制造业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员工素质要求高的行业,员工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其在产业链条上价值的提升。新时期,员工不但要掌握各种专业与自动化、信息等有关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而且要有编程、监控、维修、管理、处理突发故障的能力。同时要积累和钻研技能和专业知识。而宁夏在装备制造业积累的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纷纷流入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是宁夏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人才强业战略。要建立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相结合的多元化激励体制,使知识型、技术型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目标紧密结合。以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开发人才的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壮大和振兴宁夏装备制造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