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年末,中共中央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此后,又相继转发了《关于有步骤地将10个工人以上的资本主义工业基本上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的意见》和《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对公私合营企业的性质、任务、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经营管理、赢利分配等方面问题作了具体规定,从而指导和促进了公私合营企业的改造、发展。
从1953年开始,宁夏省本着“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基础上,对5381户私营企业和个体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对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遵照“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鼓励合法经营,打击非法经营、偷税漏税和投机倒把的一系列措施,利用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一面,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一面。通过国营企业向私营工业采取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代购代销等形式,对资本主义工业进行了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打击了投机活动,限制了过度剥削。在此情况下,广大的私营工商业者纷纷申请公私合营,在认真搞好清产、核资、定股、复查工作的同时,对合营企业人事安排、生产组织进行了重新整合。通过对个体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其产品生产和销售都由国营企业掌握,纳入国家计划控制之下,割断了私营工业与自由市场的联系,限制和减弱了私营工业生产的盲目性和投机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剥削。1955年11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会议,通过了《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宁夏开始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在对单个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实行全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组织生产小组、联社、合作社,引导个体手工业者走向合作化道路。宁夏原有手工业者7000多户,主要有皮毛加工、制革、金属加工、纺织、食品、编织等47种。到1955年,宁夏手工业合作社(组)已达109个,从业人员达1868人。截至1956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出现了手工业集体化的高潮,手工业合作社(组)增加到220个,从业人员猛增到6439人,占手工业劳动者总人数的92.52%,基本实现了对手工业的合作化,完成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了公私合营。1956年前,政府主要是通过贷款、批发货物扶助他们营业,引导他们从事正当经营,并限制他们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从1956年开始,主要是通过合作社道路,区别具体情况,把他们纳入定息形式的公私合营或组织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到1956年年底,宁夏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在三大改造中,由于对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加之当时宁夏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出现了要求过多、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简单、脱离实际等问题。但总体来说,这场运动为宁夏省今后的经济发展和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必要的思想准备。(www.daowen.com)
1954年,中央决定撤销宁夏省建制,并入甘肃省,宁夏地区工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即使是在这样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国家还拿出1794万元为宁夏地区兴办了一批煤炭、电力、机械、化工、纺织等小型工业企业。
1955年,吴忠化工厂建成投产,成为宁夏第一家化工厂。1956年10月,石嘴山煤炭自备电厂开工,安装两台240千瓦锅驼发电机,并于1957年4月和10月投入运行。1956年11月,银川亚麻厂建成并开始生产。1957年3月,西北地区第一座地方磷粉厂——国营贺兰山磷粉厂正式投入生产。1957年5月23日,煤炭部西安管理局决定撤销石嘴山煤矿筹建处,成立石嘴山煤矿基本建设局。8月,石嘴山矿务局建成4台机组、容量为3480千瓦的自备电厂。10月20日,设计能力为年产45万吨煤的石嘴山煤矿第一对现代化斜井开工兴建,1958年8月建成投产。12月新建中卫镇罗铁厂,于1958年炼出第一炉铁水。
从1951年起,宁夏着手建设装机500千瓦的国营银川电厂和拥有460毛纺锭的国营银川毛纺织厂。1956年8月25日,银川毛纺织厂试制生产的45种新产品陆续上市,并远销兰州、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其中部分混纺呢和毛毯在7月份全国纺织业新产品评比会上获奖并受到国家奖励。到195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700万元,煤炭产量34万吨,发电量500万千瓦时,宁夏工业经济进入建立和发展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