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英汉重名词介词与动词对比

英汉重名词介词与动词对比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语倾向于使用名词与介词,汉语则倾向于使用动词。如果保留英文中的名词或介词形式,译文会显得生硬、拖沓,出现“翻译腔”或语言表达不清。因此,译者在翻译中通常要进行词性转换,以求更加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将原句中的名词改写为动词形式,如将“进行公开武力攻击”改为“公开武力攻击他国领土”,将“进行奴役”改为“奴役殖民地人民”,这样语言更加精练,也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英汉重名词介词与动词对比

英语倾向于使用名词与介词,汉语则倾向于使用动词。如果保留英文中的名词或介词形式,译文会显得生硬、拖沓,出现“翻译腔”或语言表达不清。因此,译者在翻译中通常要进行词性转换,以求更加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下面结合例子具体分析。

例1 Aggression took many forms:the unilateral denunciation of treaties and international commitments,interference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other states,the use of threats against weaker neighbors,the imposition of unequal relationships,outright armed attack against the territories of other states and their dismemberment,the subjugation of colonial peoples,and the denial of the right of self-determination and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英美文学》,2011)

译文:侵略有很多种形式:单方面废除条约与国际义务、干涉别国内政、威胁弱小邻国、强行缔结不平等关系、公开武力攻击他国领土、奴役殖民地人民、剥夺其自决权和基本人权等。

这句话中,出现了很多个名词:denunciation,interference,use of threats,imposition,armed attack,subjugation,denial,如果在汉语译文中全部保留名词形式,则在一些情况下必须补充动词,采用“进行威胁”“强制缔结”“进行公开武力攻击”“进行奴役”“予以剥夺”等译法,译文显得非常生硬、拖沓,翻译的痕迹太过明显,无法称得上是一篇优秀的译文。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将原句中的名词改写为动词形式,如将“进行公开武力攻击”改为“公开武力攻击他国领土”,将“进行奴役”改为“奴役殖民地人民”,这样语言更加精练,也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www.daowen.com)

例2 The Counter Terrorism Bureau has been setup under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丁一丹:《从书名翻译看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2017)

译文:反恐局设立于公安局之下。

英文多用介词,汉语多用动词。将under译成“于……之下”,读起来非常拗口,如果稍作改动,将其换成一个动词,例如“隶属”,将原文译成“反恐局隶属公安局”,就显得更加流畅自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