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语言学派研究术语的互通与归结

语言学派研究术语的互通与归结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言学翻译研究学派是翻译研究里最大的派别,成果丰硕。卡特福德、奈达和科勒都属语言学翻译研究学派,他们的对等理论虽然解说各有不同,但许多地方不乏相通之处。在卡特福德看来,text作为一个整体是无法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而只能是textual material。首先,异质同构涉及异同特征,是语言交际研究中必须处理的主要问题。科勒对翻译对等概念的五分法,较之卡特福德和奈达,在内容上显得更加具体和明确。

语言学派研究术语的互通与归结

语言学翻译研究学派是翻译研究里最大的派别,成果丰硕。卡特福德、奈达和科勒都属语言学翻译研究学派,他们的对等理论虽然解说各有不同,但许多地方不乏相通之处。卡特福德对翻译下的定义是: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TL)(Catford:《翻译的语言学理论》,1985:20),他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对等词不对等这个道理。在卡特福德看来,text作为一个整体是无法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而只能是textual material(语篇材料)。他把textual material分为四个层面,即音位、字位、语法、词汇。在翻译过程中,只能做到一个层面上的对等(equivalent),而同时在其他的层面上只能做到对应(correspondent)。他把这称为有限翻译(restricted translation),即翻译应该分为几个层面实施,我们不可能做到各个层面同时完全对等。

对此,奈达从异质同构现象(isomorphism)上论述了这一原理。首先,异质同构涉及异同特征,是语言交际研究中必须处理的主要问题。同构现象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保留信息的同构现象,二是改变信息的同构现象。所谓保留信息的同构现象,是指两个复杂结构之间尽管在形式上存在着某些差异,但它们可以彼此重叠。所谓改变信息的同构现象,是指彼此间存在着某些重大差别,因而在功能上不对等的同构现象。在语法中,一个层面可能存在同构关系,而另一层面又可能不存在。例如,John hit Bill(约翰打了比尔)和John heard Bill(约翰听见了比尔),这两个句子在一个句法层面,即“名词—动词—名词”结构和主谓结构的层面上彼此同构,但是,在施事和受事的功能关系上,两者却发生了逆转。修辞格之间的某些同构关系可能在形式上互不一样,而在功能上却极为近似。

英语中可以说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块石头打死两只鸟),但在汉语里,功能对等的表达法可以是“一箭双雕”。

正如奈达所言,翻译是一个在不同语言之间,从各个层面上不断发现同构体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发现在功能上同构的符号或符组的过程(Translating involves a constant process of discovering valid functional isomorphs between languages on all levels,in other words,signs and series of signs which will be functionally isomorphic.Nida:Adult Education in a Transnational Space:The Status of Adult Education in Norway and Spain,1986:68)。翻译者必须时刻注意寻找所谓的“对等”词汇、“对等”语法结构和“对等”修辞特征;同构体的意义不在于形式上的相似,而在于求得在某一层面的功能对等。这一点其实和卡特福德的层面翻译论是极其相通的,为了实现某一层面的对等,我们必须寻求这样的同构体,这就使得谐音、双关语等的翻译从理论上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德国翻译理论家科勒也认为对等并非笼统只有一个,而是有多种类型,因此他将对等区分成:

(1)外延(所指)对等(denotative equivalence):保留话语的实物内容。

(2)内涵对等(connotative equivalence):选择同义语言手段传递话语的内涵。

(3)语言规范对等(text-normative equivalence):强调各种文体应有相应的特征,遵循一定的语言规范。

(4)语用对等(pragmatic equivalence):把译文读者放在中心位置,即奈达的“动态对等”。

(5)形式—审美对等(formal aesthetic equivalence):传递原文具有的艺术、审美及作者风格个性等形式特征。

科勒对翻译对等概念的五分法,较之卡特福德和奈达,在内容上显得更加具体和明确。他认为翻译不可能保持全部层面的价值对等,而只能是某个层面上的对等。翻译就是选择,要建立翻译价值保留的层面,就要了解对等需求的层面。以“形式—审美对等”为例,就需要在目标语语篇里构建一个“形式类比”(analogy of form),调动目标语里的所有可能形式,必要时就创造出新的形式,使译文里的美学效果类似于源发语文本里的表达效果(科勒,引自Chester man,1989:104)。

从上述三位翻译论者的观点来看,他们的观点其实是相通的,都是为了解释一个问题:翻译不是完全对等,但译者可以根据文本翻译目的在某个层面上造出对等效果。这就使得翻译,尤其是谐音、节奏、韵脚、双关语等的翻译成为可能。试以下面例证说明,上述各家的解释术语虽然有异,但体现在译文里的技法基本相同。

(一)谐音翻译

例1 ...till upon my looking grave,it desisted-the best dancer,I was saying,in the county,tilla cruel disease,called cancer,came,and bowed her down with pain;but it could never bend her good spirits,or make them stoop,but they were still upright,because she was so good and religious.(《英美文学》,1995:145)

译文一:在全郡里,数她跳舞跳得最好:可是,一种叫作癌症的残酷疾病袭来,使她痛苦得弯下了腰;可是它并不能把她那愉快的心情也压下去,不能使她屈服,她在精神上仍然屹然挺立,因为他是一个善良而虔诚的人。(协调前的译文)

译文二:(她)一直是整个郡里最会跳舞的人,可后来大祸临头,舞女(dancer)碰上了癌魔(cancer),才使她受尽痛苦,跳不成了;但是疾病并没有使她颓唐下来,一蹶不振,她依旧心气健旺,精神不垮,这主要是因为她太虔敬善良了。(协调后的译文)

译文二是高健的译文,学者张慧琴运用高健的“协调论”(《翻译协调理论研究》,2008:17)来考察译文,认为译文一看不出任何文字游戏的痕迹,而高健的译文则是符合“协调论”的翻译典范。张慧琴赏析道:“原文中的‘dancer’与‘cancer’两个单词是谐音,但汉语译文无法将其音节传译,只好采用译文加注的方式,将二者协调统一。”(张慧琴:《翻译协调理论研究》,2008:98)

译文加注,不能算是很协同的译文。任何译者无须借助“协调论”,皆可率然采取“译文加注”这种最朴直的、最笨拙的翻译法,此等译文毫无技术含量。试运用上述语言学翻译理论中任何一家的论说(卡特福德的转换翻译、奈达的异质同构或科勒的形式对等),方有“协调统一”效果。

译文三:她一直是整个郡里最会跳舞的人,可后来大祸临头,舞星碰上了克星——癌症,才使她受尽痛苦,跳不成了;但是疾病并没有使她颓唐下来,一蹶不振,她依旧心气健旺,精神不垮,这主要是因为她太虔敬善良了。

在上面改译里,“舞星碰上了克星——癌症”才更好地再现了“dancer”与“cancer”的谐音关系,基本做到了把原文的语言机关(dancer/cancer)协调统一在译文里面。此非“协调论”之不济,乃是引用问题。以下例证莫不证明了双关语等修辞表达只要运用得当的翻译观点和方法,无不可以精彩地再现它。

例2 It was a splendid population-for all the slow,sleepy,sluggish-brained sloths stayed at home.(《翻译的艺术》,1997:97)

译文一:这是一批卓越能干的人民——因为所有这些行动迟缓、瞌睡兮兮、呆如树懒的人都留在家乡了。(余立三译文)

译文二:那是一批卓越的人——因为那些慢慢吞吞、昏昏沉沉、反应迟钝、形如树懒的人留在了家乡。(杨莉黎译文)

译文三:这是一批卓越能干的人民——因为那些行动迟缓、头脑迟钝、睡眼惺忪、呆如树懒的人留在了家乡。(章和升译文)

译文四:(出来的)这帮人个个出类拔萃——因为凡是呆板、呆滞、呆头呆脑的呆子都待在了家里。(马红军译文)

评析:在原句中,作者用了五个头韵词(alliteration)与前面的splendid呼应,词义色彩则正好相反,造成了强烈的诙谐和幽默的效果。一般说来,谐音押韵,如头韵、尾韵等修辞效果是“不可译”的,因为翻译时不得不照顾词义而破坏韵律与声调,虽然汉语有双声和叠韵,但要把这句中的slow,sleepy,sluggish-brained,sloths,stayed五个词的头韵翻译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前三个译文虽然有不少可取之处,但作为一句名言,在音、形、意、神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总觉得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马红军则比较精彩地传递了这点,用五个“呆”字,翻译出了五个押s字母的头韵词,真可谓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

例3 The ballot is stronger than the bullet.(《译林》,2004:87)

译文一:选举权子弹更具威力。

译文二:选票比大炮更具威力。

译文三:选票胜于枪炮。

译文四:选单胜过子弹。

评析:这是一句林肯的名言。林肯之所以用bullet和ballot相比,是由于两者既音似且形似。译文一里“选举权”和“子弹”之间缺乏音韵及字形上的对称关系,因此译文不理想。译文二、三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音韵特征,但译文四在音韵和字形上和原文最为贴近。(www.daowen.com)

例4 “Did you say‘pig’or‘fig’?”said the cat.

“I said‘pig’”,replied Alice.(《爱丽丝漫游仙境》,1998:46)

“你刚才是说‘猪’,还是‘鼠’?”那只猫问道。

“我说的是‘猪’”,爱丽丝说。

评析:这是英语儿童读物《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爱丽丝与猫的对话。句中fig的出现因与pig同韵,才使“猫”听不明白,如果将fig译成“无花果”,只是照搬了原文的词语,不能体现原文的韵味,因此,译文大胆地将fig(无花果)转译成“鼠”,这里,“鼠”是为了配合“猪”的音韵的。举一反三,我们同样也可以用“虎”“兔”或其他任何谐音字来替换。知此,实则知翻译。

(二)双关语翻译

例1 “Why is the river rich?”

“Because it has two banks.”(《诙谐英语》,2006:56)

“为什么说河水富有?”

译文一:“因为它总向前(钱)流。”

译文二:“因为它年年有余(鱼)呀。”

译文三:“因为有(油)水呀。”

评析:原文bank是双关语,一指河岸,二指银行;中文当然不可能有这样的对等词。译文的谐音双关,和原文的一词多义表面上格格不入,但在修辞效果上是一致的。

例2 The professor tapped on his desk and shouted,“Youngmen,order!”The entire class yelled,“Beer!”(《诙谐英语》,2006:67)

译文一:教授敲击桌子喊道:“年轻人,请安静!”学生叫道:“啤酒!”

原注:英语的order,含歧义:请安静;点菜,要饮料。

译文二:教授敲击桌子喊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吆喝(要喝)什么?学生:啤酒。

译文三:教授敲击桌子喊道:“小伙子们,你们叫什么叫?”

学生:“叫啤酒!”

评析:译文一完全无法传递原文的妙处,只能做些解释,读者也许能明白这里面的机关,但译文本身是不成功的。或谓此为张慧琴的“协调翻译”法。译文二则机智地找到汉语谐音词来再现原文的机关,方能妙趣横生。译文三亦如是。

例3 If we don’t hang together,we shall most assuredly hang separately.

——Franklin

译文一:咱们要不团结到一块儿,保准会吊到一块儿。

译文二:我们不紧紧抱在一起,准保会吊在一起。

译文三:如果我们不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那就必然分散地走上绞刑台。

译文四:我们不紧紧团结一致,必然一个个被人绞死。

译文五:我们必须共同上战场,否则就得分别上刑场。

译文六:我们必须共赴沙场,否则就得分赴法场。

译文七:如果我们不抱成一团,就会被吊成一串。

评析:这是富兰克林在《独立宣言》上签名时说的话,英文句子妙用两个hang。前一个hang together意为“团结在一起”,后一个hang separately意为“分头吊死”。玩笑的口吻中透着严肃,具有名言警句的特征。译文一至四过于口语化,上下句联系不够自然、紧凑,在力度上与原文也有很大的差距。译文五至七则注意到用中文双关语重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译文五和六用两个“场”体现出原句的两个hang,其修辞效果、语言风格都和原文比较接近,但无论是“共同上战场”,还是“共赴沙场”,都弄得太大义凛然,和原文口吻的诙谐幽默不吻合,译文七用“抱成一团”对应“hang together”,而“抱成一团”在中文里有团结在一起的含义,用“吊成一串”对应“hang separately”,同时“一团”和“一串”谐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