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对等理论与英汉差异对长难句翻译的影响

对等理论与英汉差异对长难句翻译的影响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英语长难句的翻译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充分了解英汉之间的句法差异。(一)对等理论简述“对等”是翻译领域的一个关键性术语,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对等,是无数翻译家和翻译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本节将主要介绍奈达的“动态对等”和金隄的“等效论”。对等理论已经在中外翻译界延续了很长时间,翻译学派各持己见,相持不下。

对等理论与英汉差异对长难句翻译的影响

英语长难句的翻译一直是英汉翻译中的难点和重点之一,是两种语言差异体现最明显、最集中、对抗最激烈的过程。“动态对等”“功能对等”以及“等效论”都追求原文与译文最大程度上的对等。对于英语长难句的翻译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充分了解英汉之间的句法差异。

(一)对等理论简述

“对等”是翻译领域的一个关键性术语,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对等,是无数翻译家和翻译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本节将主要介绍奈达的“动态对等”和金隄的“等效论”。对等理论已经在中外翻译界延续了很长时间,翻译学派各持己见,相持不下。直到1964年,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中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为直译和自由译之争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奈达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翻译家,他的一生都在从事《圣经》的翻译工作,默默地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达半个多世纪。奈达在翻译《圣经》的实践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翻译理论,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经典之作。在《翻译科学探索》中,奈达提出了两种对等,即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和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形式对等注重信息本身,包括格式和内容(Formal equivalence focuses attention on the message itself,in both form and content.)(Nida,159)。“动态对等的翻译注重完全自然的表达,力图使译文的接受者和译入语文化下的行为模式相联系,使译文的接受者在不需要了解源语的文化模式的情况下就能理解原文的信息(A translation of dynamic equivalence aims at complete naturalness of expression and tries to relate the receptor to modes of behavior relevant with in the context of his own culture;it does not insist that he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patterns of the source-language context in order to comprehend the message)(Nida:《翻译理论与实践》,1989:159)。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奈达给翻译下了这样的定义:“翻译就是将源语信息用最切近、最自然的译入语表达出来。首先做到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形式上的对等(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tion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Nida:《翻译理论与实践》,1989:12)。“动态对等”指的是一种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既要使译文最大限度地切近原文,还应使译入语接受者在读译文时做出的反应和源语接受者读原文时做出的反应相同。

“动态对等”是奈达在翻译《圣经》的长期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翻译原则,很多翻译家也因此质疑它的可行性,认为奈达过分地强调读者反应,是翻译《圣经》这种独特文体的要求,并不能用于其他类型文本的翻译。后来奈达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从而使其含义更为清楚。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中,奈达提到:“最低限制而又切合实际的功能对等定义可以表述为: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应当达到能够想象出原文读者是怎样理解和领会原文的程度。而最高限度合乎理想的定义可以表述为:译文读者应当能够基本上按照原文读者理解和领会原文的方式来领会译文。”

我国老一辈翻译家金隄先生在奈达和瞿秋白、茅盾等前辈的影响下,以中国的翻译实际为基础,结合翻译《尤利西斯》的实践经验,为“等效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所谓“效果”,是指信息接受者的“感受”,而不是奈达所说的“反应”。“反应”可以包括行动,但信息接受者的行为还要由信息外的诸多环境和个人因素决定,故不能作为翻译追求的目标。等效翻译所追求的目标是:译文与原文虽然在形式上很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是,译文读者能和原文读者同样顺利地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这就叫作等效或基本等效。金隄认为,为了达到效果上的对等,译文必须通达(金隄:《翻译的目标》,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12]:22),也就是奈达所说的“自然”。

金隄认为对译文接受者的接收渠道和原文接受者的渠道之间的差别,译者应有一个全面而细微深入的了解,他主张要根据新的接收渠道的特点改变信息的形式,甚至调整部分内容,使译文中的形式与内容适应新的接收渠道,这样才有可能产生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效果(金隄:《翻译的目标》,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12]:22-23)。

无论是奈达的“动态对等”,还是金隄主张的“等效论”,都是为了让译文实现“与源语信息最为接近、最自然的对等”。“与原文信息最为接近”即为“信”的要求,而“最自然”则是“顺”的要求。只有既“信”又“顺”的翻译,译文读者才能以与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译文。

长难句的翻译最考验译者对“动态对等”和“等效论”的实践。长难句复杂的句法句式着实给“对等”的实现带来很多困难。既要忠实原文,保证原文信息的完整表达,又要尽力保留原文的意境气氛、感情色彩,最终呈现出的译文还要通顺、地道,这样的对等给译者提出了很大挑战。英语长难句的翻译必须在充分了解两种语言差异的前提下,突破原文在词汇、句法上的形式,才能实现对等。严复提出翻译要做到“信、达、雅”,翻译长句、难句需要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实现翻译的理解要旨。

(二)英汉句法对比

英语中的长难句大多句子较长,成分复杂,有的是并列结构,有的是复合结构。除了句子的主干外,还有多个主谓结构或多个修饰成分。三大类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的综合运用更加大了句子难度;在英语中,有时为了句型结构或表达上的需要,会将原本相连的词语或表达分隔开来,这种分隔结构会对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带来很大障碍。另外,替代与重复、名词化现象等也是造成长难句翻译困难的原因。

从长难句的一般特征中可以看出,英汉两种语言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在词汇、句法和思维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别。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就能在长难句的翻译过程中利用这些特点,摆脱两种语言的互相干扰。下面主要就英汉句法方面做简要归纳。

1.形合与意合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内部衔接上的差异表现为,英语属于形合语言,汉语属于意合语言。所谓英语属于形合语言,是指“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接应(overt cohesion),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连淑能:《英汉对等研究》,1993:48-49)。所谓汉语属于意合语言,是指“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covertcoherence),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连淑能:《英汉对等研究》,1993:53)。英语句子会使用大量的衔接手段,如连词介词等,而汉语虽然也有,但使用的频率比英语少得多。所以,英译汉时往往要省译一些连接词,才能使译文符合汉语习惯,读起来流畅。(www.daowen.com)

2.树状与竹状

从句式结构上看,英语主谓关系明显,统领全句,其他成分通过各种连接手段依附在主句上,结构严谨,使整个句子不断发展壮大,犹如一棵参天大树;而汉语则依靠语义的连贯,句子结构松散、灵活,像竹子一样,一节一节地连接下去。英译汉时要理顺句子结构,抓出句子主干,层层分析。

3.静态与动态

在词性方面,英语中名词占优势,汉语中动词占优势。名词化是英语常见的现象,如果表示动词的概念需要做主语、宾语、定语等,就会出现名词化。另外,英语中表示状态时,多用介词、形容词副词,而汉语则倾向使用动词,因此,英语状态性较强,呈静态,而汉语动作性较强,呈动态。英译汉时要尽量将英语的静态词转化为动词,才不至于出现蹩脚的译文。

4.被动与主动

在语态方面,被动语态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适用范围广,数量大;而汉语中主动语态占主导地位,被动语态的使用很受限。这种差异也体现了英语侧重理性思维,重视事实;而汉语则侧重感性思维,重视感情抒发。英译汉时,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大多数情况下都转译为主动语态。

5.替代与重复

“英语思维倾向分析推理,汉语思维倾向直观;英语更重逻辑,汉语更重美感。”(彭萍:《实用英汉对比与翻译》,2009:170)因此,英语一般来说常避免重复,用替代手段来代替前文中出现的内容;而汉语则更多地使用重复这一手段,重复前文提到的人、物和事,才觉得意思明确。所以在英译汉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将英语里的替代手段翻译成汉语中的替代,而是要根据情况使用重复取代原文的替代。

6.语序差异

“表达上的差异主要体现为论理逻辑和叙述逻辑的习惯性和倾向性。”(刘宓庆:《文体与翻译》,1985:159)汉语喜欢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事情经过,按照空间前后描述事物,按照先原因、条件和目的,后结果、结论的方式阐述事理。所以,在翻译时,要照顾到译文读者的思维,按照汉语的论理逻辑和叙述逻辑表达,这样翻译出来的东西才能被译入语的读者所接受。试看一例:

例 The greatest threat came not from the settlers,muskets,although they were a threat,but from their germs,like the smallpox,and measles that the colonists carried to seventeenth-century Virginia,to which the Indians had no immunity(19).(Herbert A.Giles:《中国和马楚斯》,2011)

译文:尽管殖民者的火枪对印第安人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但最大的威胁却来自殖民者带来的病菌。17世纪,天花、流感和麻疹等病菌随着殖民者的入侵传入弗吉尼亚州,而印第安人对这些病毒毫无免疫力。

在这个句子中,not from和but from之间被al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作为插入语分隔开来,they代替的是上一句的muskets,like引导的介词短语中又包含了that引导的后置定语从句,并且将which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和其先行词germs分隔了开来。两个定语从句中又涉及两个主谓结构。如果我们在翻译前,能理顺长难句的特点和句子结构,在翻译时才能游刃有余,灵活处理。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拿外语跟汉语进行比较,可以启发我们注意被我们忽略的现象(罗志文:《从英语语言特点视角下解决英语长句翻译》,2012:71-72)。了解了英汉句法上的差异,在翻译长难句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凌驾于句子之上,熟练运用长难句翻译的各种技巧,争取译文与原文最大限度的对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