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语热背后的中国热现象

汉语热背后的中国热现象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我们剖析汉语热的原因时,绕不开的是“中国热”。世界各国普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汉语在国际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过程中作用凸显,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学习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和“汉语热”。“但现在,汉语有时是与法语、西班牙语并列的第二外语。这一变化与我们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当我们剖析汉语热的原因时,绕不开的是“中国热”。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扩大、国际地位提高,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显著增强。世界各国普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汉语在国际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过程中作用凸显,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学习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和“汉语热”。

徐海铭(《汉语加速成为“国际性语言”》,人民网,2017年9月)介绍,以前在欧盟国家,汉语通常位于第三外语的位置。第一外语一般是英语,第二外语是法语、德语或西班牙语等。“但现在,汉语有时是与法语、西班牙语并列的第二外语。这一变化与我们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英国从政府到民间全方位推动汉语教学,2010年到威尔士大学兰彼得孔子学院做汉语教师志愿者,后来到英国本土高校教中文的高菲正是该过程的亲历者。在她看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到中国旅游、投资英国人增多,他们对中国有了更多的了解,学习汉语的需求相应增加,也鼓励自己的孩子学汉语。我教的学生中,就有跟着父母去过中国的。但也有一些英国人借助媒体了解中国,媒体营造的氛围也为汉语热的升温提供了土壤”。

在汉语学习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掌握汉语是就业的加分项。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前院长、艺术管理教授威廉·里德在接受报纸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现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汉语,因为“会增加就业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学习使用汉语的人中有不少是海外华侨和华人,他们希望下一代学好汉语,不忘中华文化,留住自己的根。

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习的越南留学生朱瑞华就在注重汉语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因为爷爷很重视我们的汉语学习,家里人看的电视节目、读的报纸、日常交流都是用中文,所以,我从5岁就开始在家里学汉语。而且,爷爷还会给我讲故事,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朱瑞华希望自己将来也能从事和中文相关的工作。马箭飞表示,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世界了解中国、研究中国、学习中国的需求空前高涨,极大地增强了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

【注释】

[1]林民旺:《印度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及中国的政治选择》,载《世界政治与经济》2005年第5期。

[2]杨洁勉:《中国特色外交的实践自觉和理论自觉》,载《外交评论》2012年第1期。(www.daowen.com)

[3]马莉莉、任保平:《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

[4]《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全文),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5598619.html。

[5]郑启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1978—2008)》,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6]张蕴凌:《把握周边环境新变化的大局》,载《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1期。

[7]李泉、张海涛:《汉语国际化的内涵、趋势与对策》,载《语言文字应用》2014年第2期,第107-117页。

[8]李吉华:《浅谈英语发展的趋势》,载《新课程》(教研版)2012年第2期,第133页。

[9]袁鹏:《关于新时期中国大周边战略的思考》,载《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