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汉思维差异
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的儒家道家文化都以直觉思维为主导,这就是主体在充分的思想准备前提下,未经有意识的逻辑思维而直接获得某种知识的能力,突然发生认识上的质变与飞跃。直觉思维的特点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因此,中国文化强调整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务责任,忽视个体权利。相反,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是以主客体对立为出发点,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相互对立的概念与范畴,对外部事物的反映不是靠直觉感性的认识,而是依赖抽象理性的表述,是一种分析性逻辑思维模式。西方思维方式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分析思维的结果是将个体与部分置于首位,使西方文化产生了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
(二)思维差异在语言结构上的体现
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思维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思维成果也要依赖语言来表达,语言结构特点是与思维方式的特点相一致的。汉语文化侧重知觉、体验、感悟,汉语强调语序,语序可类比于人们感知世界的顺序,这也体现了汉民族靠直观感性认识外部世界的思维方式,如《春秋·僖公十有六年》中有这样一句话:“僖公十有六年春壬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说“陨石于宋五”而不是“五石陨于宋”,是先诉诸听觉。先闻陨声,视之为石,察其数为五,这是先诉诸听觉的认知次序,而“六鹢退飞过宋都”则侧重视觉,先观其数为六,察之为,而后为动作“退飞”,最后是动作结果“过宋都”,这是先诉诸视觉的认知次序。
英语句子的结构体现了西方民族对外部事物的反映不是靠直觉感性认识而是依赖抽象理性的表达,是一种分析性逻辑思维模式。例如:I take heart from the fact that the enemy,which boasts that it can occupy the strategic point in a couple of hours,has not yet been able to take even the outlying regions,because of the stiff resistance that gets in the way.句子一开始直言道出主语“I”对这一事实增强了信心,而后展开事实的内容提到“敌人”时,先说明其先前状况:“夸口能在几个小时拿下战略要地”,至于现在情况怎样:“甚至连边沿地区也未能突破”。究其因:遭遇顽强抵抗。从英语行文的逻辑事理上看,果在前,因在后,体现了分析性逻辑思维模式的特点。而用以感性思维为主的汉语表达这一内容通常是按行为发生的先后顺序,即“吹嘘能在几个小时内就占领战略要地的敌人,受到顽强抵抗,甚至连边沿地带也未能突破,这一事实使我增强了信心”。从英语的行文顺序看,英文重主体轻客体,先抒发己见,后陈述事实,这也反映出英语母语民族的价值取向,重个体意识,主张个人至上。
(三)思维差异在价值观念上的体现
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是中西思维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体现。英语中的“我”(I)是人称代词中唯一大写的一个,中国古代人们自称为“鄙人”,孔子推崇“爱他人为仁”,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毛泽东主张“为人民服务”。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极度重视个人价值。一位中国妇女与一位美国妇女谈起自己的丈夫时说:“He isvery short.He isugly.”中国人都明白这是谦辞,可这些话令美国朋友震惊,这对他们意味着对丈夫不尊重,尽管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离婚率居高不下,但只要夫妻关系还存在(甚至已经分手),双方就互相欣赏、互相夸奖。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还表现了义利统一的特点。朋友之间、亲人之间,甚至恋人之间的情义和利益占同等地位。一群朋友去饭店吃饭,各付餐费(go Dutch)非常正常,每人应付的餐费精确地计算到几毛几分。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极度重视个人隐私。去面试,去新的环境工作,没有人会问你的年龄、婚姻,这些隐私可以永远保密下去,你可以称赞朋友的新车、新房子、新家具或新衣服,但你不可以问价。如果雇员因病不能上班向老板请假,本人不说,老板不可以问什么病。
被动内向求静还是主动外向求动是中西思维另一不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一切皆流”“万物在变”的观点,而孔子、孟子都提倡“宁静致远”;西方文化追求运动、竞争、战争和主动出击;中国传统文化以求静止、和谐对称与中庸为特点。西方人认为要想维护民族内部的健康活力必须运动,乃至向外扩张进行战争。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乐于标新立异,爱出风头。中国学生上课爱坐后排座位,美国学生爱坐前排位置;中国学生到老师点他的名时才发言,美国学生争先恐后主动发言。
西方人的个人主义倾向使他们具有善于抓住机会、大胆冒险的特点,凡事总是“我来试试”(I’ll try),“如果我这次不能成功,我将再试一试”(If I can’t succeed this time,I’ll try again)是他们的口头禅。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为祸始,不为福先”,“命中无有,不可强求”,“安分守己”,“知足常乐”,“明哲保身”等处世哲学。
(四)思维差异与感知取向(www.daowen.com)
第一,时间取向。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导向的社会,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传统的思想规则、方法延续至今为大家所认同,变成了集体的意识,规定着人们的行为。回归自然,回归过去。在时间观念上,中国是一个以过去取向为主的社会,凡事人们总要考虑过去如何,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今天如何做也往往以过去为标准。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则立足未来,未来取向是他们的重要时间观念。中国人注重面对过去看问题,因而有“前无古人”“前所未有”“前车之鉴”之说,而英语民族却恰恰相反,the latest news(最新消息),the latest development(最新发展),the latest discovery(最新发现)。
第二,方位取向。
思维方式不同,感知世界的方式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对行为、事物、观念上的取向存在广泛的差异。英民族有“尚右忌左”的禁忌习俗,清晨起床若左脚先下地,表示一天不吉利,右脚下地才是吉利的兆头。习语getup on the wrong side of the bed(一起床就心绪不佳)就源于此,此外还有right-hand man(得力助手),right man(正直的人),have two left feet(极笨)等。古代中国多以左为尊。因为古人坐北朝南,则左为东,右为西,故座次上以左为尊。地域的差异,使英汉两个民族在对方位及其相应物的感知取向上不同。中国西部有高山,东临大海,素有“西风凛冽”与“东风送暖”之辞,在汉语文化氛围中,“东风”象征着“春天”“温暖”,它吹绿了中华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送春”之说。
但是,英国诗人、作家历来歌颂西风而贬斥东风。究其因,英国地处西半球,西临大西洋,东临欧洲大陆,西风从大西洋徐徐吹来,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才有西风报春之说。而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东风则象征着“寒冷”“令人不愉快”。
英汉民族对方位感知取向不同还表现为东、西、南、北方位词,截然不同的内涵意义。在汉民族的传统方位观念中,东为尊(东方日出),西为卑(西方日落),所谓“旭日东升”“朝霞灿烂”,“日落西山”“日暮途穷”就表达了这种观念。皇帝朝会时,文站东、武列西,皇帝后宫中东宫为上,西宫为别。中国自古以来也有“南面为王,北面为臣”,南为尊、北为卑的传统,人们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而英语文化却恰恰相反,英美人从英语地域文化上,自然是from north to south.诸如“西北”“西南”“东北”“东南”之类的方位词语,英语在说法上也和汉语恰恰相反,分别为“northwest”,“southwest”,“northeast”和“southeast”。
第三,色彩取向。
英汉思维在颜色取向上的差异也很明显。汉民族自古喜爱红色,是因为太阳和火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红色象征着幸福、喜庆、欢乐、热烈、成功、光明,因此,像结婚这样的喜事,新娘要穿红衣,顶红盖头,新郎要披红绸,戴红花,过年过节门上挂红灯。但西方人由斗牛的文化传统而视“红色”为不祥之兆(red for danger),斗牛士激怒牛用的红布被喻为“令人恼怒的东西”。在中国的历史上,黄色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色,它象征着神圣、皇权、尊贵、庄严,皇帝黄袍加身。英语习语born in the purple(出身豪门,出身王室),典出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君主穿紫色的袍子,因此,紫色就成为尊严、豪华和权力的象征。某人登上皇帝宝座时则说“raised to the purple”。汉语的“青衣”,译成英语则是black dress,同样,blue Monday(讨厌的星期一),bluemood(闷闷不乐),in the black(盈利),in the red(亏损)都有各自特有的含义。
英汉文化所表现的种种不同的个性特征,其根源在于两个民族生存的客观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气候物产相异,进而影响各自的生存方式。不同的生存方式必然会有不同的物质文化,同时也衍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英汉不同类型的文化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汉民族以直观感性为主的思维模式和西方民族分析性逻辑思维模式。由于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实现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方式不同,对事物的认识感知也不同。所以,了解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模式学习英语,能够透过语言现象领会语言实质,掌握语言的内在规律,从而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英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